王皇后的如意算盘帮了武则天的大忙

贞观十年,武则天入宫为太宗才人,此后十二年默默无闻,直到贞观二十二年太宗驾崩前,她才与太子李治有了一段露水情缘。这段媾和的情事最初并没有改变她的命运,在太宗驾崩之后,她与其他无子女的嫔妃一起在长安感业寺出家为尼。

王皇后的如意算盘帮了武则天的大忙

本来这件事已经到此为止,假如高宗李治不去找她,她也只能青灯黄卷孤独终老了,然而太宗周年忌日时,李治去感业寺进香。再次与她相见。这一次武氏在高宗面前哭泣不已,这其实就是无言地诉说自己在寺里清苦的岁月,并暗含责备李治言而无信之意,李治无言以对,潸然泪下。

我认为李治与武氏之间并无真挚的爱情,他们二人之间自始至终都没有过爱情,影视剧中把他们之间的事情往爱情上靠是为了迎合受众口味而已。武氏比李治年长好几岁,又是太宗旧人,这在当时属于禁忌之恋,但李治性格懦弱,本性善良,既然二人之前已经有过肌肤之亲,这会儿想起自己失信,多少还是有些不好意思的。李治这个人很容易共情,这一点以后在很多事情中都有体现,他听武氏诉苦,心中愧疚,又有共情,潸然落泪也是正常,只是于爱情无关。

这二人在感业寺如此形状,左右宫人都看在眼里,大家都心知肚明,然而李治是皇帝,看破不说破,才是好宦官。当时旁边还有一人也看在眼里,但她并不是宦官,而是李治的原配皇后王氏。王皇后对武氏留了心,她花了几天几夜的时间,想出了一个极其愚蠢的主意来自取灭亡,为“NO ZUO NO DIE”这个成语做了一个极好的注脚。

王皇后,姓名不详,出身太原王氏,前面说过,太原王氏是五郡七望之一,大唐王朝的第一等贵族门第。王皇后的叔祖母是李渊的同母妹妹同安公主,因此她也是李唐皇室亲戚。她与高宗李治同岁,长得很漂亮,但很无脑,典型的傻白甜。她在贞观年间为晋王妃,之后成为太子妃、皇后。王皇后的母亲柳氏,受封魏国夫人。

王皇后的如意算盘帮了武则天的大忙

高宗李治为太子时,纳兰陵萧氏之女为良娣。兰陵萧氏本是南朝皇族后裔,虽然不在五郡七望之列,但也是名门。萧良娣生许王李素节、义阳公主、高安公主,而王皇后无子女,因此萧良娣成为后宫宠妃。

李肃节是高宗第四子,之上还有李忠、李孝、李上金三个哥哥,不过这三个哥哥都是李治临幸宫女所生。帝王临幸宫女本来也不是什么罕见的事,但是高宗儿子中一半是宫女所生,可见他这个人确实是特别喜好偷情。他一生在政务上无所用心,但在偷情这种事上特别上心,之后又偷过许多奇葩的女人。

李忠、李孝、李上金三人的母亲都是普通宫女,并无过人的才干和野心,而王氏虽然是皇后,却无子女,因此萧淑妃得宠。

萧淑妃姿色妖媚,并不善良,是一个阴狠善妒的女人,而王皇后虽然是大家闺秀,却心胸狭窄,尖酸刻薄,这二人在高宗的后宫里是两大门派宗主,互相斗得头破血流。萧淑妃很能生,一年一个,连生三胎,在王皇后面前趾高气扬,目中无人。王皇后争宠争不过她,气急败坏,就经常在萧淑妃面前摆皇后的架子,故意处处刁难她。

王皇后随高宗在感业寺上香,见高宗与武氏对泣,这二人的奸情昭然若揭,自然是瞒不过她的眼睛。她回去之后想来想去,觉得高宗可能是喜欢这位后妈,于是决定暗度陈仓,把武氏弄到宫里去,这样既可以向高宗邀功,又可以多个帮手来对付萧淑妃。在她的设想中,武氏在感业寺日子过得清苦,家中又没有靠山,像这样一个女人,被她一手从苦海里捞起来,这余生铁定会掏心掏肺地报答她,然而施恩这种事,也需要智商和控制能力。

皇后为争宠而替皇帝拉皮条,这种事通常都没有好结果,为什么呢?因为皇后一旦沦落到用这一招的时候,她的地位肯定是岌岌可危的。假如新拉来的这个女人不能够分宠,那这种皮条拉了也是白拉。假如新来的这个女人果然得到了皇帝的欢心,那么很快她就会图谋皇后的位置,作为皮条客的皇后前门拒虎后门进狼,实在是得不偿失。另外,这个新来的女人既然能够干掉之前的宠妃,那么肯定是个更难对付的敌人,如果上一次皇后的局面是岌岌可危的话,那这一次必定是要败北的。

王皇后的如意算盘帮了武则天的大忙

从前北齐历史上也出过这种事。北齐后主高纬的皇后斛律氏蒙难,她身边的小宫女穆黄花成为皇后。穆黄花失宠,为了和曹美人、董美人斗法,她找来冯小怜做帮手,结果冯小怜斗倒那些宠妃之后,穆皇后的日子也到头了,最后她沦为娼妓。北齐离唐朝并不远,但王皇后显然没有了解过北齐的历史,义无反顾地一头扎进了当初穆皇后摔死的那个坑里。

武氏虽然是太宗旧人,但位分极低,很不起眼,自从她入感业寺之后,这个人在大多数人的心目中已经被彻底抹去了,没有人记得她。在这种情况下,王皇后想把武氏从感业寺捞出来,这事儿并不难办。但是,捞出来之后的事情就很难办了。

首先,皇帝纳嫔妃必须要记录这个人的身世,不可能弄个来历不明的女人为妃,万一是个女杀手女刺客女恐怖分子怎么办呢?其次,假如皇后把她弄出来了,而皇帝畏惧人言,不肯收这位小后妈做嫔妃咋办呢?高宗软弱,这是很有可能发生的事情呢。另外,一旦武氏身份曝光,大臣们肯定是要反对的,万一皇帝顶不住压力,这口锅皇后怎么背?她本来就快失势了,岂能冒险背这种重的锅呢?

王皇后这个心事只能跟一个人说,就是她母亲魏国夫人柳氏,这个柳氏果然是见过一点世面的,她想了个主意,把这口锅甩给李治自己背。

柳氏对王皇后说:“皇帝喜好偷腥,你就创造机会让他去和那个小尼姑偷情,等到小尼姑怀孕了,你再把她接回来。小尼姑有了皇帝的孩子,你接回来是不让天家骨肉离散,这一条在手你自己就站得住脚,之后无论怎么折腾,都不会有人说你不对,到时候让皇帝和大臣们对撕去。我琢磨着,大臣们也不敢说什么,要是再说,那就是鼓动皇帝始乱终弃,为父的抛弃儿子,这是违逆人伦的大事,为礼教所不容。”柳氏说的很对,也算是想得很周到,可惜她不了解武氏的为人,倘若她知道之后的事情,那是宁死也不会这样做的。

自永徽元年太宗忌日进香的事之后,王皇后多次安排机会让太宗去感业寺偷情,她自己在寺中又安插了眼线。次年武氏怀孕,高宗还不知道时,王皇后已经知道了,她对李治说:“既然陛下对感业寺的那个小尼姑有情,还是应该接她来宫里住才是,倘若她身居宫外又怀孕了,这孩子将来恐怕要受人猜疑,就是陛下肯认,别人还不知道信不信呢!”几天后,高宗接到武氏送来的消息,知道她怀孕了,考虑到王皇后的话也有道理,立刻派人将她接入宫中,封为昭仪。武昭仪生皇五子李弘。

武昭仪入宫的事情非常隐秘,直到产子之后才被外廷所知。高宗纳了太宗的女人,这种事当然是违反大唐的道德准则的,但是这一次朝臣们的反映并不激烈,甚至可以说是波澜不惊。

为什么会这样呢?首先,李渊一家虽然是汉人,但胡风很盛,生活习俗方面都不是标准的汉人作风。这是因为唐之前的北方经历了西晋以来的五胡乱华、北朝等时代,汉人的习俗和胡人的习俗交融,也就是民族融合。李渊的祖父李虎时代开始就比较胡化,李世民杀了李元吉,还将李元吉的妻子元氏和妃子杨氏纳入自己的后宫,还都生了儿子。有这样的先例,大臣们的心理承受能力已经比较强了。

王皇后的如意算盘帮了武则天的大忙

其次,按照汉儒的道学观念,这种事情当然属于“禽兽行”,但在实操中,儒家还有一个传统,就是对于这种木已成舟的事情保持沉默。这一条行为准则在《论语》里叫做“成事不说,遂事不谏,既往不咎”。武氏连儿子都生了,难道现在还让皇帝把李弘杀了吗?

魏国夫人柳氏与王皇后当初的设想至此已经实现了前半截,接下来就是要让武昭仪去帮助她们对付萧淑妃了。可是,她们万万没想到的是,武昭仪根本没有把萧淑妃当成最大的对手,因为她并不想做贵妃,而是想做皇后,所以她决定把王皇后和萧淑妃统统弄死。

王皇后的如意算盘落空,这回真是要搬石头砸自己的脚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