滿族人的服飾和裝扮有什麼特點?

滿族人的服飾和裝扮有什麼特點?

公元1912年末代皇帝溥儀遜位,標誌著中國最後一個封建朝代“清朝”覆滅。作為一個距離現代人最近的封建王朝,它的習俗與文化並沒有徹底消亡。

相反很多習俗與文化還一直影響著現代人。尤其是在滿族聚居地,依然可以感受到清朝時代的遺風遺俗。

滿清帝國作為中國最後一個“大一統”封建王朝,政治、經濟、文化、民風、民俗,都具有比較典型的滿族色彩。這裡面既包括語言、文字、書籍,還包括生活習慣、節日習俗、服飾禮儀等多方面的內容。

滿族人的服飾和裝扮有什麼特點?

現在很多人在各種書籍或影視劇中,所看到的滿清服飾基本上,都是“官服”或“民服”。樣式方面多以“長袍馬褂”、“旗袍夾襖”為主。事實上具有滿族特色的滿清服飾,不僅樣式繁多而且還有很多講究。

筆者認為滿清服飾習俗與文化,既可以代表滿族的民族特色,同時也可以彰顯滿族人的政治與生活。

任何一個民族的服飾和裝扮,都具有一定的獨立性與排他性。雖然在滿清帝國晚期,滿族服飾曾出現了“滿漢服飾”相互交融的特點,但滿族服飾的鮮明特徵卻未曾改變。

要想進一步瞭解和分析,清朝時期滿族服飾習俗與文化,就應該從滿清入關時的一系列鞏固政權的策略入手,只有這樣才能站在歷史角度,更加客觀的看待滿族服飾習俗與文化演變。

滿清服飾分類以及特點

1.滿清服飾的歷史沿革

服飾和裝扮在古代中國歷史中,所佔有的重要地位以及重要意義想必大家都瞭解。無論是地處中原的漢族王朝,

還是偏安一隅的少數民族政權,服飾習俗與文化的發展,都離不開政治、經濟、地域等因素的影響。

古代由漢族人所建立的國家,無論是王公貴族還是平民百姓,服飾的主要特徵和風格,都是以“寬袍大袖”和“拖裙盛冠”為主。不論男性還是女性都以這種服飾為榮。因為這種具有漢民族特點的服飾,既可以彰顯大國風範也可以體現民風民俗。

滿族人的服飾和裝扮有什麼特點?

但處於同一時代的少數民族,由於其民族特性以及生活方式上的異同,他們的服飾基本上都以“小衣襟短打扮”為特點。尤其是對於以狩獵和遊牧為生的民族來說,這種類型的服飾更有利於生產和生活。

但是從1644年清順治帝帶領滿族人入關之後,由漢族人建立的大明王朝名存實亡。隨之而受到影響的不僅是政治、經濟等方面,還有文化、習俗、服飾等方方面面。尤其是“改冠易服”政策實行之後,漢族的傳統習俗與文化,遭到了前所未有的破壞和踐踏。

滿族人的服飾和裝扮有什麼特點?

如果從積極角度來看待整個問題,其實也屬於一次比較重要的歷史變革。尤其是在服飾和裝扮方面,從“寬袍大袖”轉變為“短衣窄袖”,同時服裝的顏色、樣式、圖案、裝飾以及“等級”諸多方面,也都發生了翻天覆地的改變。

2. 滿清服飾的官民分類

歷史上的歷朝歷代在服飾領域,都存在著等級劃分的特點。皇帝與王公貴族的服飾,一般多以尊貴大氣、樣式複雜、紋飾繁多而著稱。普通老百姓的服裝則比較簡單和隨意。清朝時期的滿族服飾基本上都遵循這個規律。

尤其是滿清王朝實行“八旗制度”改革之後,“旗裝”在滿清貴族與老百姓中流行起來。這種類型的服裝由於製作簡便、用料較少、穿著便利,基本上成為了當時滿族人的主要民族服裝。

滿族人的服飾和裝扮有什麼特點?

(1)官服中的“長袍馬褂”

清朝是我國最後一個封建王朝,滿清統治者的思想既受到了滿族特有的文化影響,同時也吸納了儒家學說中的一些“糟粕”。

“三綱五常”、“三從四德”,這些為統治階級服務的儒家思想,在清朝的時候不僅照搬全抄而且還愈演愈烈。

這種思想對滿清服飾的影響也非常大,滿清統治者為了體現其正統地位,在服飾文化方面也劃分了“等級”。清朝的龍袍、貴族服飾以及官服,不僅雍容華貴而且還會有很多體現“等級”的元素。

清朝皇帝的龍袍上有“十二章龍紋”,這種可以體現唯一性與統治權的服飾,只有皇帝才能堂而皇之的穿在身上。皇子作為皇帝的“龍子龍孫”,可以穿金黃色繡九條蟒的“蟒袍”。無論是龍還是蟒都體現出了天人合一的貴族之風。

而王公貴族所穿的“蟒袍”又稱花衣,不能使用金黃色布料,否則就會被定“犯上作亂”之罪。這種蟒袍其實是專門為王公貴族制定的“官服”。當然除了“官服”之外,貴族或官員平時也可以穿“常服”和“行袍”。

滿族人的服飾和裝扮有什麼特點?

“馬褂”是滿族人比較平常的外衣,一般都會套在袍子外面穿。可以分為春夏秋冬四季馬褂,在不同的季節可以搭配不一樣的長袍穿戴。從種類上來分馬褂可以分為長褂和短褂。長褂是清朝官員所穿的一種禮服。大家通常所說的馬褂一般都指短褂,這種類型的衣服部分官民。

(2)民服

從整體角度上來講,滿族中下層老百姓的服飾多以“素樸”和“肅穆”見長。之所以樸素是因為使用了低劣的布料,而所謂的“肅穆”則是指顏色特別單一。

普通的滿族居民也可以穿長袍馬褂,經濟條件稍微好一些的人可以穿馬甲和襯衫。

但是這裡所說的馬甲和襯衫,只能當做貼身衣服穿在長袍裡面。這裡面所說的馬甲,外觀類似於今天的背心或者坎肩一類的衣服。

襯衫的外形雖然類似長袍,但長度基本上也就是在大腿根一下或膝蓋以上。主要的作用就是“遮羞”,從這個角度來看老百姓的服飾,不僅可以用“樸素”來形容,嚴重點說甚至可以叫“寒酸”。

滿族人的服飾和裝扮有什麼特點?

滿族男子一般都穿“高腰褲”,由於當時沒有所謂的腰帶,高出胯部的褲腰就用繩子捆綁。這種褲子的褲腿非常肥大,所以也必須用繩子將褲腿綁緊,這其實也就是“綁腿”的一個來歷。

當然從滿族的服裝樣式來看,滿族男性的服裝除具有非常濃重的滿族特色,除了上面介紹的馬甲、襯衫之外也有長袍和馬褂。

長袍一般都為立領直身樣式,衣襟主要是“偏襟”為主,長度可過膝或到達腳面。

滿族人的服飾和裝扮有什麼特點?

但由於長袍並不適合日常勞作,所以普通勞動人民很少有穿長袍馬褂的習慣。讀書人或者鄉紳等才是長袍馬褂的忠實信徒。

因為相對於普通的短衣、襯衫來說,長袍馬褂也可以體現出一定的階級屬性。

清代女裝按照種類來分,可分為滿族婦女的民族服飾“旗裝”,另一類就是具有漢族特色的漢族婦女服裝。但大多數情況下生活在底層的女性服裝,衣料多為粗布、顏色主要以藏藍、深灰或黑色為主。只有在節日的時候才能穿紅戴綠。

滿族人的服飾和裝扮有什麼特點?

通過對滿族服飾的介紹,筆者認為滿族服飾的特點,主要可以歸納為“袍、褂、襖、衫、褲”幾大類。從文化角度來分析,滿族服飾在貴族以及百姓之間流行起來,可以稱得上是一次古代中國服裝變革史。

因為滿族服飾徹底擺脫了漢族服裝的“寬袍大袖”,取而代之的是“短衣窄袖”,這種具有滿族文化意味的服飾。我們不能說這是一種歷史的倒退,只能說符合歷史發展的習俗或文化,才能適應當時社會的發展與文化傳承。

滿族服飾習俗和文化特點

1.滿族服飾習俗的演變

滿族作為一個擁有悠久歷史和底蘊的少數民族,在其崛起於白山黑水之後,就對整個中國的格局產生了不可抵抗的影響。

無論是政治、經濟、文化,還是生活習慣或習俗等方面,從1644年之後就出現了滿漢相互交融、影響、發展的局面。

滿族服飾作為滿族習俗文化中的重要組成部分,不僅可以體現出滿族政權的特色,同時也可以體現出滿清統治時期的時代特色。

滿族人的服飾從設計角度來看,主要以“平直線條”為依託,也就是說在做衣服的時候也十分講究“對稱性”。

滿族人的服飾和裝扮有什麼特點?

無論男裝還是女裝穿起來都特別寬鬆,上身基本上都以符合身體輪廓的剪裁為主,衣袖多以“緊袖”為主,但下襬或裙襬卻擁有獨特的設計元素“兩邊開叉”。這其實也是滿足服飾的一個主要特點。

“兩邊開叉”既可以方便行走又不妨礙上下馬,從這個角度來看也可以體現出,滿族人是在“馬背上”打天下的民族特徵。隨著時間推移和歷史發展,滿族服飾在不斷吸收漢族服飾元素的基礎上,也進行了一些改良和創新。

滿族人的服飾和裝扮有什麼特點?

尤其是在清朝晚期的時候,滿族女性的服飾也發生了一些變化,其中比較典型的就是,衣服的領口和袖口領出現了“盤滾”裝飾。同時滿族服飾裡面的“盤扣”,也變得更加精緻和富有文化氣息。

2.滿族服飾的文化特點

滿族服飾色彩相對來說比較單一,皇族服飾多以“金黃色”為主,這種顏色由於具有政治色彩,所以除了皇帝以及皇親國戚之外,其他人一概不能穿黃色調的衣服。但是“旗裝”無論從用料還是顏色上來說,都具有豐富多彩的特點。

具有八旗制度文化依託的“旗裝”,在顏色上類似於現代的“混搭”風。簡單的說就是服裝顏色的對比度相對來說較高。尤其是皇族的“旗裝”顏色不僅鮮明,而且還具有比較強烈的對比度。但是普通滿族百姓的服飾顏色則是以暗色調為主。

滿族人的服飾和裝扮有什麼特點?

滿族服飾中的“盤滾”設計十分具有藝術氣息,在清朝末年出現的“十八鑲”,就是一種在領口或袖口,鑲十八道花邊的特殊技藝。這不僅體現出了滿族服飾習俗和文化,同時也證明了當時的人們審美觀已經得到提升。

滿族服飾上的圖案不僅在當時非常值得追捧,即使是在現代社會中,很多服裝設計師還依然會採用滿族圖案元素。具有滿族特色的服飾圖案,不僅是為了美觀、大方和尊貴而設計,其實這些圖案也是人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

無論是皇族還是老百姓,都喜歡在衣服上紋繡“福、祿、壽、喜”,“八寶、八仙” 以及鳳凰仙鶴、梅蘭竹菊、龍獅腆麟等。這些滿族服飾常用的紋飾,不僅為旗裝增加了雍容大氣的特質,同時也體現出了滿族服飾文化的高超技藝。

滿族人的服飾和裝扮有什麼特點?

其實,最具滿族服飾特色的就是“旗袍”,這種有“特製”意味的民族服飾,最初主要在皇宮內院中流行。

但隨著時代演變“旗袍”走出高牆大院,逐漸在民間生根發芽。現代社會很多女性也特別喜歡穿“旗袍”,從這一點看滿族服飾習俗和文化,在現代社會中不但沒有消亡,反而成為了一種流行趨勢。

當然,隨著1912年清朝最後一個皇帝走出紫禁城,由滿族所締造的清王朝就此覆滅。蟎清王朝雖然退出了歷史舞臺,但滿族文化卻未曾消失。無論是滿族習俗、服飾文化,以及多種與滿族有關係的文化體系,其實正在以另外一種方式影響著現代人。

結 語

筆者認為縱觀中國古代少數民族政權歷史,我們不得不承認由滿族建立的滿清帝國,在整個中國歷史中所佔據的重要位置。如果從中國服裝史的角度來分析,清朝時期的滿族服飾其實正處於一個重要轉折期。

滿族作為一個遊牧民族,滿族人的服裝多以“短衣窄袖”為主,這種獨特的滿族服飾,可以在最大限度上滿族在生產、生活中的便利性。

但清朝入關之後滿族服飾文化,在與漢族服飾文化的接觸、交融的過程中,逐漸形成了一種新時期的服飾文化。

“滿漢服飾”習俗和文化,才是清朝時期服飾文化的重要符號。雖然後來滿清王朝覆滅之後,人們在“西化”思想的感染下,不僅改變了髮型同時也改變了穿衣習慣。至此滿族服飾基本上在中國歷史上消失了。但滿族服飾習俗和文化,卻永遠留在了中國民族服裝文化的史冊裡。

【參考文獻】

1.唐仁惠,劉瑞璞《晚清滿族服飾“錯襟”意涵與匠作》

2.孫心雷《清代女裙淺析》

3.柴娟《近代民間服飾中“線”型研究及設計實踐》

4.孫羽妲《清代宮廷女性服飾紋樣在高級時裝定製中的應用研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