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公祭日:知恥而後勇,吾輩當自強


國家公祭日:知恥而後勇,吾輩當自強

描新,也就是描心,有心,民族的記憶就不會消退。

12月13日,是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日。

在南京,在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集會廣場上,在莊嚴的國歌聲中,五星紅旗緩緩升到杆頂,隨即又緩緩下降。

記憶和思念,不因時間而消減。

更多的網民通過觀看直播、視頻、新聞等方式,一同回顧這段屈辱的歷史,一起追思30多萬無辜死難同胞。

歷史不能忘。1937年7月7日,日本侵略者悍然發動了全面侵華戰爭,給中國人民帶來了前所未有的巨大災難。同年12月13日,侵華日軍野蠻侵入南京,製造了滅絕人性的南京大屠殺慘案,30萬同胞慘遭殺戮。

這一駭人聽聞的反人類罪行,是人類歷史上最黑暗的一頁,也是中華民族永遠的傷痛。

國恥不敢忘。生活在當下的和平年代,我們早已遠離戰火的硝煙,沐浴著和煦的陽光、享受著時代的紅利,但忘記歷史等於背叛,我們不能忘記,也不敢忘記。

從2014年設立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日至今,每到這一天,舉國上下都會以各種形式緬懷80多年前慘遭侵華日軍屠殺的遇難同胞。

每一次懷念都是為了銘記歷史,銘記歷史不是要延續仇恨,而是為了喚起每一個善良的人對和平的嚮往和珍視。須知,當今世界並不太平,地區熱點此起彼伏,戰爭的陰霾也從未真正消散,只有人人都記得戰爭的傷痛,才能珍視和平的珍貴。

“知恥而後勇,吾輩當自強”,新聞跟帖中網民這句留言,被很多人點贊,因為道出了大家的心聲。剛剛閉幕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發出號召,“勠力同心,銳意進取,堅決奪取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偉大勝利”。在實現百年奮鬥目標的關鍵歷史時期,從歷史中汲取前進的力量,知恥後勇、自立自強,堅守崗位、做出成績,才是對死難同胞和革命先烈的最好告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