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来自美国,南京大屠杀时执意留下,保护了上万中国妇孺免遭屠戮

她来自美国,南京大屠杀时执意留下,保护了上万中国妇孺免遭屠戮

她叫魏特琳,南京市民称其为“活菩萨”,她的墓碑上写着“金陵永生”。张艺谋导演的电影《金陵十三钗》的原型,就是源于她的事迹

南京大屠杀时,她是金陵女子文理学院的主任,美国政府要求她离开,“我不能这个时候抛弃中国”,这便是她的回答。。

她来自美国,南京大屠杀时执意留下,保护了上万中国妇孺免遭屠戮

就这样她执意留下,保护了1万余名难民免遭屠戮,挽救了成千上万名女性免遭侮辱,但她却数度遭日军威胁,殴打。

1937年12月初,日军逼近南京城,魏特琳在南京安全区国际委员会的支持下,魏特琳带领10多名员工在金陵女子文理学院建立了妇女儿童难民收容所并担任所长。

12月13日日军从南京坍塌的城墙缺口蜂拥而入开始了持续六周的大屠杀强奸抢劫焚烧,在日军疯狂暴行中,金陵女子文理学院成为专门收容妇女儿童的难民所,它如同血海中的孤岛,保护了上万女性免遭日军摧残。

她来自美国,南京大屠杀时执意留下,保护了上万中国妇孺免遭屠戮

魏特琳女士(前左四)与金陵女子文理学院难民收容所部分工作人员合影

这位金发碧眼的女士面对凶残的日军,临危不惧、大义凛然,想尽一切办法阻止日军的暴行。正如拉贝先生在日记中这样形容魏特琳:“像抱窝的老母鸡带小鸡那样保护着她们”。她尽其所能保护难民,以职业训练班的名义变相收留难民。在暗无天日的大屠杀中,魏特琳让人们见到了那绝望中的希望。

在这段日子当中魏特琳用日记的形式记录了每天的生活,并每月定期将其邮寄给美国好友,以便她们更好地了解中国时事,当时在美国的好友认为魏特琳的日记很有价值,于是将它寄给俄亥俄州辛辛那提市的《同学》上发表。

她来自美国,南京大屠杀时执意留下,保护了上万中国妇孺免遭屠戮

魏特琳日记

20世纪80年代中期,人们在整理传教士档案资料时,发现了魏特琳日记原稿。成为日本对南京侵略的铁证,日军暴行的力证。

魏特琳,是美国基督会在中国的女传教士。大学毕业后,她加入了海外基督教传教士联合会,后来受美国基督会差会派遣来中国,1916年,金陵女子文理学院在南京成立时,她担任教育系主任。开始了她与南京与金陵女大长达二十多年的不解之缘!

作为传教士,工作之余她经常走访学校周围的市民家庭,免费向周围百姓宣传各种科学知识和家政知识,并且每周两次请医生免费为贫民看病,她还经常鼓励学生们走出校门献身社会为穷苦四邻服务。

她来自美国,南京大屠杀时执意留下,保护了上万中国妇孺免遭屠戮

魏特琳女士

在南京大屠杀期间,魏特琳既要照顾难民生活,又要阻止日军来绑架妇女,面对巨大的身体和精神压力,她依然强打精神鼓励难民们坚定地活下去,并对他们说:“中国没有灭亡,而且永远都不会灭亡。日本注定要失败”。

当看到一位为试图保命而戴着太阳袖章的小男孩时,她对他说:“你没必要佩戴这个太阳标志,你们中国人不要担心,日本一定会战败,中国不会灭亡。你要记住自己佩戴那玩意儿的日子,永远都不要忘记”。

然而,1940年的4月,魏特琳遭到了无端的栽赃,有人将侵华日军在金陵女子文理学院掳走中国妇女的账算在善良仁爱的魏特琳女士头上。为此,她再次受到巨大的心灵打击,患上了严重的精神抑郁症。

1940年5月14日,她在多方的劝说下离开南京回美国治病。她在日记中写道:“多年来我深深地爱着金陵女大,并且试图尽力帮助她。”她这样说了,也确实这样做了。但是她将不得不离开她无限热爱的这一切了。1941年5月14日,也就是她离开中国一周年的日子,她选择这一有意义的日子,结束了自己的生命,死在了印第安纳州一间普通公寓里,年仅55岁。

她来自美国,南京大屠杀时执意留下,保护了上万中国妇孺免遭屠戮

在遗书中,她写道,她在中国的传教失败了,与其受精神之苦,不如一死了之。临终前说:“如果能再生一次,还是要为中国人服务,中国是我的家。”她的墓碑上用英文刻着:明妮·魏特琳,观音菩萨,到中国去的传教士 。但在最醒目的地方刻下的,却是四个中国汉字——金陵永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