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好轉“報復性吃喝”,當心身體吃不消

隨著三月接近尾聲,國內疫情逐步穩定,多省市已實現了本土確診0新增。

儘管境外輸入病例依然需要保存警惕,但對大部分人來說,生活已然從宅家防疫,逐步恢復到正常生活軌道中。

自己在家兩月自煮飯菜,不少人早已按捺不住自己對火鍋店、奶茶店的嚮往了。在不少地區恢復了餐飲營業後,憋了兩個月的大夥開始了報復性的消費。

除了遵從規矩,做足防護措施去堂食的,就算是懷有高度謹慎心理而不敢去堂食的小夥伴,也默默打開某寶、某團,清空滿滿的購物車,點上幾份外賣,然後等著快遞/外賣小哥的那通電話。

疫情好轉“報復性吃喝”,當心身體吃不消

在憋了兩個月後,不少人都選擇了火鍋奶茶作為自己的補償性吃喝的首要選擇。根據一些平臺公佈的數據顯示,為期5天的商家活動中,共售出了超過130萬份火鍋,環比上漲達到驚人的186%。年輕人都愛的奶茶平均售出超過108萬杯。

疫情好轉“報復性吃喝”,當心身體吃不消

值得注意的數據是,在火鍋熱銷的帶動下,痔瘡膏、腸胃藥的銷量節節攀升,一些諸如菊花、清涼茶等清熱祛火茶飲銷量更是暴漲170%。

不少愛吃的小夥伴背後,或許正承受著別人不知道的“痛”。

疫情好轉“報復性吃喝”,當心身體吃不消

乖乖居家兩個月,頓頓家常菜,早在疫情結束前,很多人都有了“恢復堂食後一定要吃頓火鍋”、“清淡了這麼久不整點香辣上頭的說不過去”“到時火鍋吃到爽,奶茶喝到飽”想法。

儘管“火鍋燒烤點一本、奶茶按照桶裝買”的誇張例子畢竟是少數,但是相比疫情前,大家都會選擇或多或少地滿足飲食補償,補償性飲食的風險依舊值的我們注意。

1、飲食口味轉變,胃腸可能“頂不住”

相較外界諸多口味繁多、花樣百出的美食,自煮的家常菜無疑是“平平無奇”。持續了長時間的清淡飲食後,突然攝入過鹹、過辣的食物會刺激我們的消化系統,影響到正常的消化功能,導致胃痛、腹瀉等問題。

2、吃辣吃到爽,疾病找上門

辛辣食物固然吃著過癮,但是報復性消費下,過量食用也會給身體帶來了罹患疾病的風險。攝入過多的辛辣食物會損害我們的腸胃,可能會誘發諸如急性腸胃炎和痔瘡等疾病。

3、奶茶好喝,可不要貪杯

奶茶,很多人都是又愛又恨。這種高糖、高熱量的飲品喝多了,人體血脂、膽固醇都會明顯增高,罹患心血管疾病的風險也會加大,同時,高糖攝入導致的肥胖會讓不少打算減肥健身,一展自己身材的朋友在塑造身材的道路功虧一簣。

疫情好轉“報復性吃喝”,當心身體吃不消

攝入過多糖分還會使記憶力變差

疫情好轉,憋了許久的我們選擇“撒撒歡”也無可厚非,喝多一兩杯珍珠奶茶,約上親朋好友吃多幾次火鍋滿足滿足禁足兩月產生的口腹慾望,但是也要注意別給報復性思維衝昏了頭腦。火鍋奶茶雖好,適量才是上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