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阅读的基本原则,你一定要知道啊

英语阅读的基本原则,你一定要知道啊

关于英语,你们最常问的是不是:

零基础怎么开始学英语?

要不要买题来做?

我这个年纪学习英语,会不会太晚了…

其实这些问题特别宽泛,有的真让我一时间无法回答。

你学英语的目的是什么?要达到什么效果?

想拿到一个确切的分值来体现水平,就去报名考试,不要怂不要拖,抓紧报下来就有学习动力了。也能满足你们要做题的愿望。。

想旅游的时候拉老外问路,进餐馆和waiter相谈甚欢,听懂native正常的说话。那我劝你别做题了,因为没有什么卵用。

考试这东西和实际运用能力肯定不能完全划等号。要是你不那么汲汲于一个数值,就听我的:以 『能听懂,能讲能说能写为目标』去学习英语。

没办法,我实在不忍心想象你们一边给小孩做饭一边看题的样子,我是个心软且效果导向型的疯子。

但是说到底,学习英语是一件任何年纪开始都不晚的事情。你要问了『诶?不是5-6岁的小孩学英语最快吗?』。好吧,我知道了,你想要像五六岁小孩学英语的速度那么6。

别做梦了,不可能的。人脑中管理语言的布洛卡区域在5-6岁正当发育初期,这时候接受任何形式的语言刺激都能事半功倍。

等到你二三十岁,布洛卡和流体智力都走下坡路了,再怎么接受语言的刺激,也不会比小孩来得更快。

(流体智力:是一种以生理为基础的认知能力,如知觉、记忆、运算速度、推理能力等。流体智力是与晶体智力相对应的概念,流体智力随年龄的老化而减退。)


但是现在有其他的一些手段来让你无限逼近小孩学习的速度,一起来看看吧。

硬核预警…

我先提一个现象,你们瞧瞧自己有没有同样的问题昂:

在看原版书觉得最痛苦的时候,是不是总会这样:

1. 找来原文书,总看不进去:密密麻麻的英文单词排列在一起,没看几行就头大了。读下去都困难,不要说理解了。

2. 听听力,看剧(没中文字幕),脑子难以跟上actors的嘴皮子速度。『卧槽这句好熟悉,什么意思来着?』『这个单词我才背过诶!完了这句话又在讲啥?』

………

长此以往,你会严重怀疑你背单词没用,看原文书更没用,学英语也没有信心和效果了!

没用对科学方法,没几个人能坚持到最后。

英语阅读的基本原则,你一定要知道啊


01 大脑在阅读时,是一块一块的看


这是为什么呢?为什么你看原文书看不下去?

这是因为,大脑不希望你这么阅读,你没有用对它想要的方法。

我们的大脑,接收信息的能力太差了。而且对于庞大的,排列紧密的信息,本能地排斥。

差到什么地步?你原本打算扎扎实实记下来的东西,经过一阵突然的打断,比如倒杯水,接个电话,就完全想不起来了!

随年龄增长,大脑接受信息的神经元就像是一些年久失修的管道,接收到的信息也流失巨大。

你给大脑输入5条信息,最终大脑能够接收到的信息可能只有1条。简直太可怕了。

但是我们毕竟还是每天在看材料,书籍,在不停地接收庞大的信息。

这说明了,大脑在以它的方式,努力地弥补这个弱点。

回想一下你看书是怎样的:

「According to a research project at Cambridge University, it doesn't matter what order the letters in a word are, the only important thing is that the first and last letter be in the right place. This is because the human mind does not read every letter.」(剑桥大学的研究表明:单词中字母的顺序如何不重要,重要的是第一个和最后一个字母的位置。这是因为大脑在阅读时不会读到所有字母。)

以上面这段话为例,你一眼看过去,是不是看不出这段话的内容? 反而是接收到几块几块的语句划分:

比如「Cambridge university」,「the only important thing」,「first and last letter」,「human mind does not」

是这样吧?这些一小块一小块的短语,其实就是我们的眼睛在与大脑配合的时候,大脑接收到的信息——就是这些成小块的,成组的词语组合。

我们的眼球在吸收信息的过程中,也是模块化的:每2-4个词一个小方块, 一眼扫过去,只看到这些方块里的内容。

阅读中文的时候会包含更多,而大多数时候我们只需要「扫读」关键词and短语,就能明白一段话大致讲了什么。

这是两个器官「偷懒」的方式。对于排列紧密的信息,本能地逃避,本能地选择一种

所以,如果你拿到一篇原文,就开始一个字一个字地去读,那么效率将大大减慢,这是因为我们改变了吸收信息最初的方式,大脑需要更多的神经元来处理。

建议1:

刻意地训练「模块化」看书方式,拿到一段话,不要打消你的眼球接收到的「块状短语,句子」,而是在平时阅读的时候有意识地练习「快速理解短语和句子的能力」,这样,不仅能提升阅读的速度,更会锻炼你的英文思维。

英语阅读的基本原则,你一定要知道啊


02为什么反应慢?试着摆脱「隐性翻译」吧


语言的学习是一个输入——处理——输出的过程,我们平时用母语表达,大概过程是:

外部世界信息输入人脑→大脑语言中枢生成语言→语言输出。当然这个转化是非常快的,很多时候我们基本上是意识不到这个过程的,会不假思索地用母语脱口而出。

英语阅读的基本原则,你一定要知道啊

(图为信息从接受——被大脑吸收——再输出的过程)

可以看出我们真正吸收的信息很少很少.

但是,假如我们想用非母语语言表达的时候,信息输入时,很可能我们脑海中首先生成的是母语,然后再转化为非母语的第二语言输出,那么由于多了一个过程,相对就会慢很多。

举个例子来说:

你可能看到「banana」,首先想到的是中文字「香蕉」,但很少会首先想到一根弯曲的,黄色的,带着香气的真实香蕉。

大多数中国人在看英文的时候,总会多一个步骤:把看到的信息在脑中先翻译成中文,再去理解意思。 这也是为什么总看不进原文书,因为我们被这样的「隐性翻译」霸占了,大脑浪费了太多神经元。

如果能够摆脱「隐性翻译」这个中介,做到「看到即输出」,试着用英语思维来对材料做直接性的理解,那么我们看原版书将大大减少心累和痛苦。

但是,英语毕竟是我们的第二语言,中文为母语的思维在我们很小的时候就已经根深蒂固了。

这也就是为什么,二语习得,永远是五六岁的孩子来的更高效。

在语言能力启蒙之初,英语和汉语在他们大脑中的位置都是平等的,那么这时候,刻意地维护一下这二者的平衡,提高一些英语思维的比重,在以后的英语阅读中,看原文将不会太费力。

但是我们成年人也有应对方法。


英语阅读的基本原则,你一定要知道啊

不就是看到原文就能想到实体吗?那好,在日常生活中,你可以将手边的一切事物用英文描述出来。最简单的,从一些单词开始。

比如我现在手边有一小杯雀巢咖啡,闻到它的香气,看到它的颜色,对自己说一句「coffee」。

当然也可以描述它的性状,比如:「brown」,「hot」,「saline」(苦涩的).

把你的思维,从「隐性翻译」的掌控中解放出来。下次在阅读的时候,你看到「coffee」,大脑就会自动反映出咖啡的实体了。

同理,从桌椅板凳,花鸟鱼虫,这些实体开始,慢慢上升到 「人类」「自然」「心灵」等抽象词的具象化描述,对于理解原文和拓展单词量,都有相当大的帮助。

英语阅读的基本原则,你一定要知道啊


本文完

还没读够?下面这些往期文章也值得一读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