遊管仲紀念館:第一政治家——管仲

歷史這條長河在中華這片厚重的土地上流淌了五千年。五千年裡,發生了多少令人嚮往的,令人著迷的故事,更有著令人探尋的那些人。五千年裡,歷史的車轍在不斷向前,過程中留下了許許多多為數不清的人,就如同一輛不斷前行的列車,總有人下車,有人上車,不斷上演著一段又一段的歷史大劇。

若問中華歷史上最具風采的華章,當屬春秋戰國。這時期,正處於歷史大變革的時代,亦是大爭之世。也許每個中國人想起這段時間,都會想起這麼一些人,孔子,老子,墨子等等這些耳熟能詳的大人物,去很少有人會想起有著諸子之首,百家之先,聖賢之師之稱的管子管仲。

管仲何許人也,作何事?簡單一句,春秋五霸之一的齊桓公就是他作為齊國政府一把手時給推上去的。

想當初,齊國的國君姜諸兒,這個人可是個不著調的主,也做了些混蛋事,弄得齊國的內政軍事外交是一片混亂,齊國也有點衰落下來,最後下場也沒得個好。這時候姜小白和姜糾兩兄弟就發現機會來了,終於可以榮登大寶了。於是分別從莒國和魯國出發趕往齊國,這時候都知道誰先到誰就是國君。於是拼了命的往前趕,這時候輔佐姜糾的管仲就展現了非同尋常的思維方式,這時候不是比誰先到齊國,而是看誰能活著到齊國。於是親率兵士半道截殺姜小白,也許對於自己的箭術太過自信,使得姜小白躲過一劫,提前進了齊國,坐上了國君之位。從這一舉動可以看出,管仲從來就不是一個做事空談道德的人。相反,他處理問題非常的理性。

齊桓公姜小白即位之後,本想大施拳腳,一展胸中抱負,去發現齊國早在他親大哥齊襄公姜諸兒的手上時,被他搞得一團糟。要人才沒有,要錢沒有,可以說要啥啥沒有。這一看這哪行啊,否者齊國就完蛋了。於是準備讓鮑叔牙擔任政府一把手,鮑叔牙一看我能力不行,說“如果大王您不記仇的話,就讓管仲擔任一把手吧,有他在,咱齊國一定會強盛起來的。”就這樣管仲便從仇人一躍成為政府的一把手。

管仲認為齊國要想實現富國民強,首先就得發展經濟,提出了“國多財則遠者來,地辟舉則民留處,倉廩實則知禮節,衣食足則知榮辱”這一治國方針。這句話放到現在仍然適用,國家發展壯大了,其他地方的人才自會遠道而來,並且能夠留下來;老百姓吃不飽,穿不暖,就別提什麼高大上的理想。從社會學的角度看,社會經濟的發展決定了社會文明的發展程度。從哲學的角度看,物質基礎,決定上層建築,沒有先進的物質,註定不會有發達的思想、社會和精神文化。

怎麼來錢快呢?地域上齊國靠山靠海,有著天然的地理優勢,便主張“唯官山海為可也”什麼意思呢?就是實行鹽鐵國家專營,在古代中國,大部分的封建王朝的主要的財政收入,除了農稅,就是這兩項了。這也是為什麼古時候私人販賣鹽鐵,就是犯法的事,因為這種行為就是向政府搶錢,能有的好。

人一旦有錢了,就想找點事做,何況是一個國家的國君呢。這不齊桓公姜小白就要出來找事了,就是想向周邊的一些國家秀一秀肌肉,跟一些國家掰一掰腕子,刷一波存在感。當然了柿子得挑軟的捏,齊桓公三年,管仲建議出兵問罪不遵禮法的譚國,不費吹灰之力拿下了不尊禮法的譚國,擴大了國土。接著又消滅了遂國。並且趁這機會,搞了幾場圓桌會議,意思就是這塊我說了算,從此齊桓公成為公認的霸主。

當然了,自封的,其他國家不一定買賬不是。都知道大家頭頂上還有一位大佬呢!雖然這位大佬現在說話也不一定管用,至少面子上過得去。怎麼辦呢,找藉口啊,齊桓公三十年,管仲讓齊桓公質問楚國為何不按時向周天子進貢祭祀所用的茅草而導致祭祀大典無法及時進行,使得楚國承認自己的錯誤。齊桓公三十五年,齊桓公召集魯、宋、曹等國國君及周王宰孔會於葵丘。周公宰代表周王正式封齊桓公為諸侯長。同年秋,齊桓公以霸主身份主持了葵丘之盟。此後遇到侵犯周王室權威的事,齊桓公都會過問和制止,此次盟會齊桓公確立了自己的霸主地位。這就是著名的“尊王攘夷”之策,以諸侯長的身份,挾天子以伐不敬。當然其中作秀的成分估計也不會少,用現在的話就是拉虎皮扯大旗。

春秋戰國時期,整個中國並不是一片祥和,內有諸侯連年征戰,外部有戎,狄等少數遊牧民族的侵略。齊桓公二十六年,當時西北方的狄人也起兵進攻中原,先攻邢國。作為霸主的齊桓公,當然不能置之不理。管仲也很關心這個問題,他向齊桓公說:“戎狄性情十分殘暴,貪得無厭。諸侯各國都是親戚,彼此關心,一國有難,大家都應相助,不能袖手不理。滿足現狀的安樂是很危險的,出兵救邢才是上策。”齊桓公認為也很對,正好可以顯示我這盟主的作用,我這盟主也不是白當的。後來孔子也說“管仲相桓公,霸諸侯,一匡天下,民到於今受其賜。微管仲,吾其被髮左衽矣。”意思就是管仲幫助齊桓公當上了霸主,使得天下安定了下來,老百姓到今天還受到他的恩賜。如果沒有管仲,我們就要受到外族的統治了。從側面也印證了,齊桓公在管仲的幫助下,算是一定程度上統一了北方地區,使得當時的百姓免於戰火,同時也保護了中原經濟和文化的發展。

從今天來看,霸權,霸主這幾個單詞都意味著血淋淋的,殘酷的戰爭。令人奇怪的是縱觀整個齊桓公稱霸的過程,卻沒有多少的戰爭。從孔子的一些話裡可以印證:桓公九合諸侯,不以兵車,管仲之力也!如其仁!如其仁!

有一年,齊桓公想攻打楚國,但是當時楚國同樣也是大國,怎麼辦呢?管仲就說楚國別的不多,就鹿多。我們可以高價買鹿。為炒作這一事件,管仲還煞有介事地對來自楚國的官方採購商人說:“你能給我弄來二十頭活鹿,我就賞賜你黃金百斤;弄來二百頭,你就可以拿到千斤黃金了。楚國就算不向老百姓徵稅,財用也夠了。”於是楚國上下都轟動了:無論官方還是民間,無論男女老少,全都來勁了,頗有點“全民炒股”的意味。老百姓都放下手頭的農活,漫山遍野地去捕捉活鹿。這個時候,管仲讓大臣隰朋悄悄地在齊、楚兩國的民間收購併囤積糧食。

於是,管仲對齊桓公說:“好了,這下我們可以安心去攻打楚國了!”齊桓公問:“為什麼?”管仲回答:“楚國拿了比往常多五倍的錢,卻誤了農時,糧食又不可能幾個月時間就可以收割的,楚國到時候一定會去收購糧食的。到時候我們封鎖邊境就行了。”齊桓公恍然,於是下令封閉與楚國的邊境。結果楚國的米價瘋漲,楚王派人四處買米,都被齊國截斷,逃往齊國的楚國難民多達本國人口的十分之四。楚國元氣大傷,三年後向齊國屈服。這就是著名的楚國購鹿,同樣的計謀也用在了衡山國身上,這大概就是史上最早的經濟戰了吧。

我認為管仲之所以能夠做到這些,大概就是對人性知悉甚微吧。不管是將管仲歸為法家也罷,道家也好,儒家也可,說到底,就是一位最為純粹的政治家,一展胸中抱負的知識分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