滬指重上3000點:券商股大漲 兩市成交額再破萬億

2-20 摘編自東方財富研究中心文章

滬指重上3000點:券商股大漲 兩市成交額再破萬億


滬指重上3000點:券商股大漲 兩市成交額再破萬億

大盤概述

A股三大股指今日集體走強,滬指收盤上漲1.84%,重新站上3000點大關,收報3030.15點;深成指與創業板指分別大漲2.43%與2.21%,雙雙再創階段新高。兩市成交額再破萬億元大關,達到10684億元,行業板塊呈現普漲態勢,券商板塊大漲。北向資金今日淨流入70億元。

機構觀點

對於後市大盤走向,機構紛紛發表看法。

國盛證券分析,隨著政策預期不斷強化,企業復工有序進行,經濟有望逐步恢復,A股市場環境大幅改善,為A股市場修復性上漲創造了有利的內外部條件,市場中長期趨勢濤聲依舊。

中信證券研報表示,當前疫情形勢出現積極變化,穩經濟目標的重要性不斷提高,預計未來會有更多貨幣、財政、短期非常規政策以及資本市場改革舉措接力。本週復工進入關鍵驗證期,政策全面發力下緩慢恢復可期。科技依然是全年主線,調整即是配置機會,從風險收益比的角度看,重點關注券商、汽車、房地產、上游工業品、建材及銀行的輪動機會。

前海開源基金首席基金學家楊德龍認為,外資在2020年還會加速流入A股市場,流入的資金量將會達到3000億元以上。特別是2月3日市場出現了“黃金坑”,外資更是加速流入,隨後出現小幅流出。與此同時,3月份富時羅素納A因子擴容即將拉開序幕,被動資金介入,對市場的提振已近在咫尺。

海通策略認為,上證綜指2440點以來的上漲源於估值修復,借鑑歷史,4月份是明朗期,從領先指標見底時間推斷同步指標見底還需要時間。總之,在量能有效放大之際,儘管市場略有回調,但多數機構一致認為,即使指數後續出現適度調整,也更有利於股市健康運行,適度調整讓猶豫的場外資金入場,更有利於行情長線樂觀。

巨豐財經認為,這波超級反彈有望演變為中級行情,而中級行情不會一蹴而就,期間也需要經歷波折。但這裡的波折不會太大,畢竟下方的支撐和推動力比較強。首先,政策逆週期調節和資金的大幅介入是市場強有力的支撐;其次,市場出現罕見的8連陽,市場向好的趨勢已基本顯現。而兩市成交始終保持在強勢範圍內,本週已經突破萬億,投資者情緒高漲可見一斑;再者,投資者人數刷新歷史新高。雖然真實的交易者並非這麼多,但是開戶數的增加無疑也給市場活躍性帶來極大的提升。與此同時,基金市場在去年收益良好的基礎上繼續火爆,某基金募集規模超過千億創下歷史記錄;最後,富時羅素擴容按原計劃進行,不出意外,3月外資擴容又將拉開序幕。而加大長線資金介入的背景下,包括險資在內,今年市場長線資金的支撐和提振力度有望再次增加。

山西證券表示,對短期走勢保持樂觀,短期內有交易性機會存在,但也要注意及時規避風險。政策呵護下市場有望維持交投活躍的態勢,但是近期存在不少風險點,目前市場中的確定性機會減少,操作難度加大。此前市場走勢主要受疫情的發展驅動,隨著逐步復工復產,資金開始逐步佈局一些基本面較好、確定性較高的個股。

星石投資首席研究官方磊表示,經過2月3日的調整,整個A股的估值水平已經處於很低的位置,比如萬得全A總體PE僅為16.0倍,處於歷史30%分位數以下;而上證指數的PE僅為11.8倍,處於歷史10%分位數左右,從而吸引各類中長期資金加速流入,為近期市場行情帶來一定的支撐。

重陽投資總裁王慶認為,節前場內機構倉位已經較高,但節後A股市場反彈過程中持續放量,這表明大量場外資金在疫情導致A股大跌的情況下加速入市。陸股通數據顯示,外資機構在節後首周大幅淨買入300億元,是本輪“抄底”的最顯性力量。儘管外資機構在A股市場中的佔比越來越高,但如此巨大的成交量,顯然少不了境內投資者的大規模參與。

滬指重上3000點:券商股大漲 兩市成交額再破萬億


本人操作

昨日14.42買入眾生藥業(002317)、6.91買入輝隆股份(002556)。今日開盤,眾生藥業報14.95(高開+1.56%),隨後震盪下跌,最低探至14.18(-3.67%)。輝隆股份7.04(+2.03%)開盤,快速衝至最高7.17(+3.91%),隨後小幅震盪,最低探至6.84(-0.87%)。

午盤中,本人忍無可忍,14.29(-2.92%)賣出眾生藥業,換賽特新材(688398),71.64(+0.28%)買入。而輝隆股份未動,繼續持股。下午3:00收盤,眾生藥業報14.26(-3.13%),賽特新材報71.82(+0.53%),輝隆股份報6.90(0.00%,平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