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純仁妙施粥

北宋年間,寧縣鬧饑荒,州縣範純仁命令施粥賑災,州府衙役發現施粥時有很多不是難民的人也來領粥,上報給範純仁尋求對策。範純仁說:“這個好辦,施粥前向鍋裡撒一把土即可。”衙役不解,但也只得照辦。

宋純仁妙施粥

施粥時衙役按照範純仁的吩咐向鍋裡撒了一把土,一些準備領粥的人看到這種情況立馬離開了。

衙役再次報告了這個情況,範純仁哈哈大笑說:“走的人不是真的饑民,真正的饑民誰在意粥裡還有沒有這一點土呢。”衙役歎服。

宋純仁妙施粥

粥對於真正的饑民是剛需,對於非饑民來說就不是了,範純仁在施粥時附加了“耐受力成本”這個代價,這個成本饑民為了生存可以忍受,非饑民一般不願也不必付出這個代價;也就是說範純仁設計的這個求粥代價的閾值在非饑民之上,而沒有超出饑民,這樣才成功的把兩種人區分開來

進一步講如果這個閾值過大,比如土放的太多,粥不成粥,饑民吃粥與吃土有何分別,這樣也不會有人排隊,如果閾值過小,只是向鍋里加了一小粒土呢,這與不加土基本也沒有分別。

所以這一把土就是一個臨界點,區分開的臨界點

宋純仁妙施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