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卑與超越》:“克服自卑”是謊言?那自卑的存在是好是壞?

“很多人並沒有體會過真正的自卑是什麼樣的,真正的自卑是真實可見的,是不以你的意志為轉移的,是烙印在你生命中的一部分。它時時刻刻存在著,你根本克服不了。”


知乎上一個超高讚的答主,在談到自卑時,分享了這段話,也分享了自己的經歷。


因為先天性的基因缺陷,導致他患有罕見的大皰性表皮鬆懈症,也叫“蝴蝶寶貝”,他的皮膚會像蝴蝶翅膀一樣脆弱。由於表皮和真皮黏合鬆散,任何輕微的磕碰和摩擦都會讓皮膚破損掉落,甚至食道粘膜和內臟器官也不能倖免,繼而引發併發症。隨著年齡增長,皮膚反覆破損和潰爛,得皮膚癌的幾率也遠高於常人。


他的雙手畸形萎縮,不能開車、不能做家務,不能從事體力勞動,這是他自卑的來源之一。


“在超市裡買東西時,收銀員小姑娘因為我的手,嚇得不敢接過我手上的硬幣;要是硬幣掉在地上就更尷尬了,我的手指撿不起來,但我不敢請別人幫忙,只好蹲在那裡撿半天”。這種類似的尷尬場景,常常在他的生活中出現,他也沒有勇氣和心儀的女孩牽手。


走在外面,還要接受來自各方的關懷:

“你是燒傷嗎?”

“你父母怎麼不帶你去看看?”

“會傳染嗎?”

……

除此之外,因為併發症,牙齒全部壞死,吃不了硬米,連外面餐館的麵條對他來說都太硬了。我們日常簡單的吃飯,在他那裡也變得困難,他不僅無法像正常人一樣吃飯,還得面對別人異樣的眼光。


自卑,根本無法克服,“如何克服自卑”本身就是偽命題。


先天能力不足,這是客觀存在的事實,並且醒目的存在,提醒著他的缺陷。那既定的事實無法改變,早期的自卑深入骨髓,難道就只能坐以待斃了嗎?說到“自卑”,自卑又到底是什麼?


阿爾弗雷德•阿德勒在《自卑與超越》中下過一個定義:“當有問題出現時,如果個體無法恰當的適應或應對,並且堅信他們一定沒有辦法解決,這就是自卑情結的表現”

《自卑與超越》:“克服自卑”是謊言?那自卑的存在是好是壞?

阿爾弗雷德•阿德勒,是奧地利精神病學家,是個體心理學的先驅,他也曾是弗洛伊德的學生,後來兩人因為觀點不同而決裂。阿德勒著有超過300篇論文和書籍,涵蓋兒童心理學、婚姻、教育及個體心理學方面;終其一生,阿德勒致力於培訓教師、社會工作者、心理醫生的工作,他因有關自卑情結的論述而知名於世。


《自卑與超越》是他的心理學經典《生活對你的意義》的中國譯本。他在童年領域之於人類精神世界成長的探索獨闢蹊徑,成為個體心理學派的開山鼻祖。


在《自卑與超越》一書中,阿德勒詳細解讀了自卑的形成原因,用“自卑”和“超越”兩個關鍵字的關聯關係,剖析人性行為背後的真實動機。


01 自卑的形成:每個人都有不同程度的自卑。


《自卑與超越》:“克服自卑”是謊言?那自卑的存在是好是壞?

阿德勒曾說,“每個人都有不同程度的自卑”。明白這點,也就明白研究“自卑”對我們的意義。


按照阿德勒的理解,當問題出現,我們無法應對問題,堅信沒有解決辦法,我們就會出現自卑情節,而自卑出現會給我們帶來壓力,所以相伴出現的,是為了爭取優越感,所作出的一些補償性行為;當然,出現這一舉動,不是為了解決問題,因為類似前文提到的先天性不足,這是無法解決的問題。


在《自卑與超越》中,阿德勒把自卑的形成原因,歸結於原生家庭、童年時期的記憶,他認為,一個人在4~5歲時,就已經形成了他們的行事風格和情感傾向,並且這些既定的認知,原則上在未來不會有所改變,除非他們能夠擺脫童年時,所形成的觀點的桎梏。


德國一位著名的社會學家,他發現了一個有趣的現象:

相當一部分的犯罪者父母,所從事的工作都與阻止犯罪有關,如法官、警察或獄警。


此外,老師的孩子常常冥頑不靈,我們自己的經驗也證實了這個結論。他還發現,心理學家的孩子,出現精神問題的比例驚人,而牧師的子女中常常出現少年犯。


“在每個人類個體的行動背後,都有一個包羅萬象的單一行動,我們的所有努力都是為了獲得安全感”。


意味著,每個行為背後的根源,是因為有一種類似貧窮和有所缺失感受,導致我們沒有安全感,最後產生了自卑感


為了改變環境,改變我們的自卑狀態,通常會採取一些行動,這些行動,就決定了我們走向什麼樣的道路。


總結來說,面對自卑,有兩條路可選:

  • 自卑-自我保護-彌補優越感-忽略現狀和目標-更多自卑。
  • 自卑-努力-提升並獲得優越感。


02 自卑如何毀掉了一個人?

《自卑與超越》:“克服自卑”是謊言?那自卑的存在是好是壞?

阿德勒提到,“如果感到軟弱,他們就會創造出一些能令自己感到強壯的情境。”


“為什麼會有這樣力不從心的不適應感呢?”

“因為他們為自己定下的目標太不切實際了。”


在本身自卑的情況下,有的人會追求一些優越感,以此來掩蓋自己自卑的事實,實現對自己的保護。


阿德勒剖析了,偷竊背後的原因:偷竊是為了將別人的東西據為己有。偷竊的目的是為了變得富有,並且通過擁有更多的財富獲得更多的安全感。


通過偷盜滿足財富安全感,我們很好理解。但在研究中發現,一個幾歲的孩子,如果有偷盜行為,多半是想引起父母關注,或其他報復性行為

,以此帶給自己優越感。比如通過這樣的行為,“告訴”父母,他們已經無法控制自己。


當他發現偷盜後,母親就會生氣,把時間花在教育他上面,因而他獲得了更多的關注。他通過偷盜達成了自己的目標,他獲得了優越感,為了加強這種優越感,他選擇繼續偷盜,最後變成了別人眼中的“問題兒童”。


“每個問題兒童、神經官能患者、酗酒者、罪犯性變態者,他們的生活方式都以恰當的行為得以體現,並以此取得他們所希望得到的優越地位”。


孩子學習成績不好,所以自卑,而維護他優越感的唯一辦法,是製造麻煩。他不寫作業,上課搗亂,是不是也可以理解:為了吸引老師的注意力,“控制”老師,表現出不聽話,讓老師關注自己,把時間花在自己身上,保護自己的優越感。


如果老師置之不理,放任學生不寫作業,上課搗亂時間久了,學生髮現自己的優越目標沒有達到,他也會換一種方式取而代之,以此為實現目標而繼續努力。


從這一層,你也可以理解,為什麼當一個小孩子摔倒後,你越是去安慰他,關心他是否摔痛了,甚至表現出被嚇到了的感覺,他就哭得越兇。因為,他自己吸引到父母對自己的關注,他在自己的不幸當中謀求到了補償。如果發現眼淚能夠幫他達成目標,那他就會變成一個愛哭的小孩。


撇開他們這樣的表現是好是壞,他們為了達成自己的目標,實現優越感,所以他們匹配了這樣的行為。


與此相似,成年人的“頭疼”也是工具。因為頭疼可以暫時不必要去面對生活中的麻煩,或許藥物可以緩解頭痛,但這只是一種心理安慰。只要目標沒有改變,治好了一種症狀,也會有另外一種症狀取而代之。


很多逃避婚姻,不敢談戀愛的人,其實內心也是自卑的,沒有做好開始迎接一切的準備。他們大概率把永不軟弱,永不袒露內心作為優越目標,逃避彼此依靠的愛情。


03 自卑的好處?


《自卑與超越》:“克服自卑”是謊言?那自卑的存在是好是壞?

針對自卑的補償方式不同,驅動的目標就不同。


日常生活中,我們時常發現,成為醫生的人,往往在他們童年很早的時候,就開始面對死亡的現實,死亡給了他們不安全感,當時的他們無法應對,所以會產生“自卑情結”。


為此他們作出了補償性行為,把醫生設為自己的職業目標,致力於為自己和他人找到對抗死亡的方法並增加安全感。因為他們覺得醫生比其他人更有辦法抵抗死亡。


當優越目標一旦確認,他的生活方式,以及日常生活中的一切行動,都將切合這個目標。所以,“我們是否採用正當途徑來改變環境和克服缺失感,就決定了我們走向什麼樣的道路”。


自卑不可怕,可怕的是你面對自卑的方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