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晉司馬氏欠“慕容廆”一個人情!

大家好我是“龍之慕”

今天給大家說說慕容廆

慕容廆,是歷史中的一位曠世豪傑,是王侯林立的慕容家族中的挺拔英才,人傑翹楚!

  • 慕容廆(268年—333年),字奕洛瑰,昌黎棘城人,乃鮮卑貴族首領莫護跋之曾孫,慕容木延之孫,慕容涉歸之子,燕王慕容皝之父。慕容廆形貌英武,“魁岸,美姿貌”,“雄傑有大度”。安北將軍張華素有識人之鑑,慕容廆少年時前往拜見,張華見之驚為天人,預言慕容廆成年後“必為命世之器,匡難濟時者”,將自己的帽子送給慕容廆,結為忘年之交。
  • 慕容廆為人睿智,善於亂世中精準判斷形勢,有主見,不亂站隊。西晉永平元年(公元291年),西晉統治集團內部爆發了一場歷時十六年之久的皇族爭奪政權的鬥爭,史稱“八王之亂”。八王之亂後,天下隨之大亂,劉淵、李雄、石勒等先後起兵,北方的一些少數民族亦捲入到戰亂之中,如鮮卑拓拔部、段部、宇文部,都依附於東海王司馬越,與成都王司馬穎以及劉淵、石勒為敵。白部鮮卑則依附於劉淵,與司馬越為敵。此時,慕容廆則採取了觀望政策,並於西晉永嘉元年(公元307年),自稱鮮卑大單于,仍尊奉晉室,心向朝廷。
東晉司馬氏欠“慕容廆”一個人情!

慕容廆

  • 慕容廆虛心納諫,他聽從漢族謀士魯昌、高詡之言,派使臣王濟專程由海路前往建康(今江蘇南京),力挺琅邪王司馬睿承續晉國帝位。棘城之戰後,慕容廆又接受宋該的建議,遣裴嶷奉表並攜帶所獲宇文部大單于的三枚印璽,前往建康獻捷。
  • 為表彰慕容廆的忠心與戰績,南渡的晉廷對其不斷封官加爵:如東晉太興三年(公元320年),帝遣使者拜廆監平州諸軍事、安北將軍、平州刺史,增邑二千戶;東晉太興四年(公元321年)十二月,東晉以慕容廆為都督幽平二州及東夷諸軍事、車騎將軍、平州牧,進封遼東郡公,邑一萬戶,常侍、單于並如故,賜丹書鐵券,承製海東,命備官司,置平州守宰;晉成帝即位,加慕容廆侍中,位特進;咸和五年,又加開府儀同三司,固辭不受。
東晉司馬氏欠“慕容廆”一個人情!

  • 實際上,慕容廆當時已成為晉朝在北方的“合法代言人”,慕容廆的封號、政權是代表正朔的晉室公開認可的,慕容廆的軍隊是十六國南北朝時代法理上“國家正規軍”。此後,慕容氏無論是討伐宇文、段氏、高句麗,還是進擊後趙、冉魏,都是代君行道,以伐有罪,始終是站在國家法律與道德的制高點上的。因此,後世史家受夷夏大防偏見影響,把慕容列為五胡之列,將慕容燕國視為叛亂割據政權,這是違背事實基礎,完全不符歷史真相的嚴重誤讀!
  • 慕容廆期待晉室北伐,他於北方策應(廆於寇難之際,受大晉累世之恩,自恨絕域,無益聖朝,徒繫心萬里,望風懷憤。今海內之望,足為楚、漢輕重者,惟在君侯。若戮力盡心,悉五州之眾,據兗、豫之郊,使向義之士倒戈釋甲,則羯寇必滅,國恥必除。廆在一方,敢不竭命。孤軍輕進,不足使勒畏首畏尾,則懷舊之士欲為內應,無由自發故也),怎奈晉朝君臣胸無大志,滿足偏安,令慕容廆大失所望。
東晉司馬氏欠“慕容廆”一個人情!

  • 按慕容廆的功績與能力,他本該受封燕王,但掌控大權的東晉太尉陶侃對此爵位竟遲遲不給,直到慕容廆去世,亦無下文。晉室這種“既讓馬兒跑又不讓吃草”的兩面派做法,傷了慕容忠心,以致離心離德。

喜歡慕容歷史的請關注“龍之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