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鹿原》上冷秋月:封建礼教下,一曲性压抑的血泪悲歌

长篇小说《白鹿原》是荣获中国文学最高荣誉——第四届茅盾文学奖的名著,西北作家陈忠实历时六年艰辛创作完成。全书以生动的笔墨描绘了清末至建国初期,渭河平原约五十年变迁的历史画卷,浓缩了深沉的民族历史内涵。小说以陕西关中平原上素有"仁义村"之称的白鹿村为背景,细腻地反映出白姓和鹿姓两大家族祖孙三代的恩怨纷争,有令人震撼的真实感和厚重的史诗风格。

《白鹿原》上冷秋月:封建礼教下,一曲性压抑的血泪悲歌

在小说白鹿原的世界里,生活着这样一群生动、鲜活而封闭的女人,这些女人的命运大多很悲惨。尤其鹿兆鹏包办婚姻的原配——鹿冷氏,作为一个在《白鹿原》中连自己名字都没有(在电视剧中才有个自己的名字叫冷秋月)的女人,成为悲剧婚姻中的弃妇,在封建伦理和男权宗法压迫下,被推入无性无爱婚姻的深渊,长期承受非人道的性压抑。虽然进行了畸形的抗争,其结果是被封建礼教以更残酷的方式进行了践踏和惩罚。小说通过描述鹿冷氏凄凉、坎坷、悲惨的命运,抨击了残酷的封建礼教和宗法制度,对于人性的压抑与禁锢,最终成为泯灭人性、戕害生命的罪魁祸首。

《白鹿原》上冷秋月:封建礼教下,一曲性压抑的血泪悲歌

一、封建伦理的"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将鹿冷氏推入无爱无性婚姻的痛苦深渊

白鹿原上有名的中医冷先生深受原上百姓的敬仰和爱戴。他为女儿的婚事殚精竭虑,除了考虑到对方的才学人品,更重要的是"门当户对"的封建伦理观念,对方的家世必须要匹配自己的声望和家族的利益。在这样的封建观念支配下,冷先生看上了鹿家的长子鹿兆鹏。但鹿兆鹏对待这桩婚姻的态度却是坚决反对,绝不接受。因为他受的是新式教育,拥有进步思想,反抗包办婚姻,追求婚姻自由。对于冷家小姐,他不了解,更谈不上爱,要他接受这样的婚姻,他必然会反抗。

《白鹿原》上冷秋月:封建礼教下,一曲性压抑的血泪悲歌

然而鹿兆鹏的反抗并不彻底,他无法自主解除这段包办婚姻,在父亲"三个耳光"的威严逼迫下,他被迫进了洞房,但在新婚之夜后,鹿兆鹏离家远行默默反抗和漠视这桩包办婚姻,注定了鹿冷氏婚姻生活的悲剧结局。从此,她便受尽冷落,再也没有享受过丈夫的温情和暖意。此后兆鹏即使回白鹿原教书也不回家,鹿冷氏便成为了名副其实的"弃妇",孤独地守望在这段名存实亡的婚姻中。

《白鹿原》上冷秋月:封建礼教下,一曲性压抑的血泪悲歌

鹿冷氏是父亲冷先生的筹码,冷先生期望通过和鹿家的联姻达到扩大家族利益的目的。然而这桩婚姻却将她置于苦不堪言的境地。鹿子霖坚决不同意鹿兆鹏休弃鹿冷氏;冷先生认为女人应该从一而终,也不能允许女儿被休。于是在这样的利益权衡中,鹿冷氏独自一人在鹿家开始了漫长的寂寞岁月。她只能靠着幻想满足自己本能的渴望,默默忍受着精神上的孤寂和肉体上的折磨。鹿冷氏成为这段封建包办婚姻最大的牺牲者受害者,在残酷的封建礼教束缚和男权宗法制度的压迫下,耗尽了美好的青春年华。

《白鹿原》上冷秋月:封建礼教下,一曲性压抑的血泪悲歌

二、封建道德的"三从四德,夫为妻纲",使鹿冷氏在长期压迫之下精神崩溃

鹿冷氏自幼接受的传统思想观念就是女人要守贞节烈,从一而终。因此她坦然接受了自己婚姻的状态,心静如水地守着活寡,她是一个孝顺公婆的好媳妇,但没有关心她的情感需求,守着孤寂难耐的苦日子。但她从未想过改嫁,因为这种行为是白鹿原人们所不能容忍的。她更不可能像田小娥那样,为满足自己欲望而成为令人不耻的"荡妇"。

《白鹿原》上冷秋月:封建礼教下,一曲性压抑的血泪悲歌

然而理智的清醒无法慰籍她清冷孤寂的内心,特别是随着她性意识的觉醒,她忍受着精神和肉体的双重折磨。随着岁月的流逝,她明确知道鹿兆鹏无视她的等待,已经无法回到她身边的时候,她只能期待在梦中得到丈夫的温存。

然而一次意外,令鹿冷氏的生活发生了变化,也进一步激化了她内心的矛盾。在一次公爹鹿子露酒后,当她搀扶着鹿子霖却被"摸"了一下时,她羞愧难当,可是又体会到了男女间那种奇妙的感觉。但在固有的传统观念下,她觉得自己受到了侮辱,于是她在第二天给鹿子露的饭菜中做了手脚,加了把草料,暗示公爹的行为犹如吃草的畜生,但公爹的淡然自若让她一时慌了手脚。

《白鹿原》上冷秋月:封建礼教下,一曲性压抑的血泪悲歌

她在理性上妄想做一名贞洁烈女,但在深层女人的欲望里,却渴望得到本能的满足,在极度矛盾中,她竟然向自己的公爹作了暗示表白,这是伦理观念绝对不能容忍的。在突然被鹿子霖斥责为"学规矩点,你才是吃草的畜生"后,被窥破了内心隐秘的鹿冷氏,再也承受不了强大的心理压力,得了羞于启齿的"淫疯病"。她的精神彻底崩溃了。

三、封建礼教的"饿死事小、失节事大",使鹿冷氏最终惨死在亲生父亲的毒手之下

鹿冷氏疯了,她满口污言秽语,甚至连她的公爹鹿子霖也被说的不堪入耳,一个鲜活美丽的生命,被残酷的封建礼教摧残到疯癫。然而,白鹿原上的人们对于鹿冷氏的疯癫,却表现出异乎寻常的冷漠和厌恶。鹿子霖在意的是她的疯言疯语是否会"带累"了他,让他颜面尽失;冷先生在意的,是女儿的疯癫让自己和家族的名声陷入极度难堪。为了保全家族的名声和自己在原上人心中的名望,他亲手下重药毒哑了自己的女儿,进而结束了她苦难悲哀的一生。

《白鹿原》上冷秋月:封建礼教下,一曲性压抑的血泪悲歌

这样一个鲜活年轻的生命,就这样悄无声息地消失了,在那个以男权为中心的封建社会,没有人在意一个女人所遭受的苦难,她一直顺从封建伦理道德,以封建纲常规范自己的行为,她任由父亲摆布自己的婚姻,她只能忍受名存实亡的婚姻。当她最终选择以畸形的方式向束缚她的封建道德反抗的时候,最终却命丧在亲生父亲的毒手之下。

《白鹿原》上冷秋月:封建礼教下,一曲性压抑的血泪悲歌

鹿冷氏,一个连自己名字都没有的可怜、可悲的女人。她活着,饱受残酷礼教束缚和男权宗法社会的摧残,活的屈辱、压抑、凄凉;她死后,还在背负着白鹿原上人们对她的鄙视、非议和指责。《白鹿原》写出了中国妇女半个世纪的血泪史、抗争史,鹿冷氏的悲惨命运,犹如一缕无处话凄凉的孤魂,以自己的血泪悲歌,控诉了封建礼教和男权宗法统辖社会,在"仁、义、礼、智、信"的虚伪外衣下,对封建伦理秩序的顽固死护和对女人生命、权益无情的摧残践踏。


《白鹿原》上冷秋月:封建礼教下,一曲性压抑的血泪悲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