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孩子最好的爱,是放手

所有的父母都爱自己的孩子,恨不得把力所能及的所有东西都给孩子。可这般无微不至的照顾,有求必应的物质生活,可能会影响孩子身心的健康成长。

就像很多父母都会抱怨的,为什么我家孩子不会自己吃饭?为什么我家孩子这么大还不会自己穿衣服?为什么我家孩子总喜欢看电视,不喜欢看书?为什么我家孩子总是把我的话当耳旁风?为什么我家孩子上课注意力不集中?

对孩子最好的爱,是放手

这一系列的问题,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让家长们越来越头疼。

作为家长,可能会感到委屈,难道把“最好”的给孩子,做错了吗?

不,这一点并没有错!

但是过度的关心,让孩子在合适的年龄段,失去了需要学习和锻炼的机会。就像盖房子,地基是关键。中国有句古语“三岁看大,七岁看老”,这段时间就是盖房子打地基的时间,父母稍有忽视,可能就会错过最关键的几年。

对孩子最好的爱,是放手

有时候,放手让孩子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情,做自己感兴趣的事情,这是对孩子最有价值的爱。何不尝试着放手,多给孩子一点时间,认真聆听孩子的内心;多给孩子一些耐心,让孩子学着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多给孩子一些鼓励和批评,让孩子自信的同时学会自省。

家长开始焦虑了,孩子为什么会出现这种问题?出现问题后还有办法纠正吗?

经过研究表明,孩子出现这种情况,很可能是感统失调,感统失调可以通过专业的感统训练来纠正。

对孩子最好的爱,是放手

什么是感统失调?

所谓感觉统合,就是机体在环境内有效利用自己的感官,把从视觉、听觉、味觉等获得的信息输入大脑,通过大脑对信息进行加工处理、协调整合之后,并作出适应性反应的能力。

我们手眼所有的行动,都需经过大脑进行分析处理,最后做出相应的反应,这种能力叫做“感觉统合”。

感统失调,通俗地讲,就是心里想的,与身体做的,很难统一起来,即身心发展不同步。结果导致注意力不集中、不听话、学习跟不上。

对孩子最好的爱,是放手

感统失调的影响

学龄前0-7岁

喜欢吮吸手指、咬指甲、咬被角

转很久不会头晕或一转就晕

平衡感差,走路东倒西歪、常碰撞

一句话要多听几遍才理解

语言发育迟缓、发音咬字不清

胆小、怕生、爱哭、内向

讨厌洗头洗脸、怕摸湿黏物品

常踮脚尖走路、怕被举高


学龄期 7-12岁

左右不分、易写错别字

手脚笨拙、坐姿不端正

阅读抄写跳字漏行

易受干扰而注意力不集中

粗心大意、丢三落四

空间理解能力弱、计算易出错

听觉反应慢、词汇记忆差


青少年期12-18岁

孤僻、叛逆、逃课、有暴力行为

容易骄傲自大、容易过度放纵自己

交友困难、容易冲动、动作夸大

对学习不感兴趣、缺乏耐心

喜欢寻求刺激、常熬夜

易沉溺网络、染上烟酒


成年期18岁以后

职场中适应困难、不合群、疑心重

自信心不足、因压力做出极端反应

逃避责任、容易负气放弃

心有余而力不足、做事容易出错

脾气急躁、生气易动粗、不知变通

爱管闲事、因固执听不进他人意见

对孩子最好的爱,是放手

感统失调不会消失,只能纠正

有的家长自欺欺人,认为感统失调会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而逐渐消失,在这里小编非常负责任的告诉您:并!不!会!这完全是自欺欺人,没有及时通过感觉统合训练来帮孩子调整,无疑是在给孩子的未来设置障碍!

需要关注的是,感统失调的儿童,在智力上大部分并没有缺陷,但是这些儿童在学习和行动上经常会有困难,因此可能会被误以为是智力上的发展不足。

对孩子最好的爱,是放手

但是存在感统失调情况,家长也无需过分着急,在12岁之前,只要有专业的机构进行有针对性的治疗和感统训练,在家里和孩子做好家庭指导方案,是可以有效改善孩子感觉统合失调的情况的。

感统训练越早越好

0-3岁是感统训练的起步期;

4-6岁是感统训练的黄金期;

7-9岁是感统训练的补救期;

10-12岁是感统训练的抢救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