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新型冠狀病毒更可怕的是什麼

正當全國人民加緊置辦年貨,歡歡喜喜準備迎接鼠年新春之際,無端又來了個什麼新型冠狀病毒。網絡時代,消息迅速傳遍祖國大街小巷,口罩轉眼間成了緊俏商品,連帶一些抗病毒的藥品也一時暢銷起來。

比新型冠狀病毒更可怕的是什麼

也許是十多年前的那場非典留給大家的印象太深刻了,如今只要一說起什麼新型病毒,人立馬就會緊張起來。是的,畢竟有很強的傳染性,並且伴有死亡的威脅,大夥提高警惕便也在情理之中。

記得非典那一年,我還在鄉鎮的連鎖藥店工作,一時間,前來購買板藍根沖劑的顧客如過江之鯽,藥品很快脫銷。兄弟公司臨時生產的一種消毒水居然也能大賣特賣,我驚訝得有點目瞪口呆,還有就是各大小超市裡的白醋竟然瞬間也被搶購一空。我當時實在想不通這有啥用,但大夥似乎都成了驚弓之鳥,一時變得瘋狂起來。

那時節公司想盡辦法組織貨源,無奈供不應求,每次調來的一點貨分配下來,各藥店也攤不到多少。每天都有許多顧客來詢問,一些老客戶一再打招呼說來了貨一定要幫其留一份。可是能送來的貨總是太少,沒有買到的顧客常不免失望,罵罵咧咧的更不乏其人。

全民恐慌是一種什麼樣的狀態,那一年我算是深切體驗到了。據事後數據統計,那次我們江蘇省總共感染也就7例,死亡1例,而在各藥店賣掉的板藍根沖劑、消毒用品總共有多少,估計是一個相當驚人的數字。

人們對新型病毒的恐懼以及由此而產生的積極預防意識,說起來都是無可厚非的,即便有時的做法可能並不一定那麼理智,卻也是完全可以理解的,畢竟生命誠可貴嘛。然而我想說的是,這種對生命健康的關注心態是否更應該始終貫穿於我們的日常生活中呢?

據有關數據顯示,早在2013年,我國15歲及以上人口的慢性病患病率已達33.1%。截止到2014年年底,我國心腦血管病發病率居全世界首位,高血壓患病人數超過2億。2016年,中國男性肥胖人數4320萬人,女性肥胖人數4640萬人,總人數高居世界第一。中國作為菸草生產和消費大國,生產和消費均佔全球1/3以上。2016年,我國菸民約有3.5億,全球每年因菸草使用造成約600萬的死亡人數中,我國死亡人數超過100萬,如果不加以控制,這個數字到2050年將增長到300萬以上。

從這些觸目驚心的數據中不難看出,目前中國人的健康狀況已經到了怎樣一個令人堪憂的地步。據世界衛生組織的界定,在影響健康的主要因素中,生活方式和行為習慣佔了60%,也就是說,絕大部分致病原因是自己造成的。不科學的膳食、缺乏身體活動、吸菸、過量飲酒、熬夜刷手機等等,已成為慢性病主要危險因素。

新型病毒的確可怕,但是一旦來臨,全民重視,加上國家防治措施得當,很快也能得到控制。像那年的非典,雖來勢洶洶,經過國家強有力的控防,幾個月後就遏制住了。而像那些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和行為習慣,太多的人卻沒有引起足夠的重視,因為其帶來的危害是隱性的,不像新型病毒那樣馬上要奪人性命,因此很難引起人們的高度警惕,而這才是問題的可怕之處。

我經常看到放學後,一些孩子就在學校門口買一些炸火腿腸、烤肉、奶茶一類的垃圾食品充當午餐或是晚餐,他們獨愛那份口感,全然不顧潛在的危害。智能手機的出現,讓無數的人沉迷其中不能自拔,不光懶得運動,熬夜刷屏也成了家常便飯。吸菸有害健康,但少有人會因此戒掉,菸草的誘惑令其欲罷不能。醉酒傷身人盡皆知,但一到酒桌上,逞英雄、耍豪情似乎變得更為重要。凡此種種,皆如慢性之毒藥,殺人於無形,但少有人會當一回事。

人總是會對馬上到來的威脅保持高度警惕,而對隱性的危害漠然視之,這恐怕是比什麼新型冠狀病毒更可怕的所在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