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錄∣資本和剩餘價值(十四)

(四)剩餘價值

摘錄∣資本和剩餘價值(十四)

7.資本主義生產的目的,在於單個產品從而產品總量包含儘可能多的無酬勞動

資本主義生產的目的,並不在於單個產品從而產品總量包含儘可能多的勞動,而是在於它們包含儘可能多的無酬勞動。

(馬克思:《政治經濟學批判(1861—1863年手稿)》(1861年8月-1863年7月),摘自《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8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12月第1版,第388頁)

8.工人生產他的勞動力的補償價值的時間和生產剩餘價值的時間之和,構成他的勞動時間的絕對量——工作日

必要勞動和剩餘勞動之和,工人生產他的勞動力的補償價值的時間和生產剩餘價值的時間之和,構成他的勞動時間的絕對量——工作日。

(馬克思:《資本論》(第1卷),摘自《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5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12月第1版,第266頁)

9.資本自行增殖的秘密歸結為資本對別人的一定數量的無酬勞動的支配權

資本不僅像亞·斯密所說的那樣,是對勞動的支配權。按其本質來說,它是對無酬勞動的支配權。一切剩餘價值,不論它後來在利潤、利息、地租等等哪種特殊形式上結晶起來,實質上都是無酬勞動時間的化身。資本自行增殖的秘密歸結為資本對別人的一定數量的無酬勞動的支配權。

(馬克思:《資本論》(第1卷),摘自《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5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12月第1版,第611頁)

10.剩餘價值的相對量,即可變資本價值增殖的比率,顯然由剩餘價值同可變資本的比率來決定

剩餘價值的相對量,即可變資本價值增殖的比率,顯然由剩餘價值同可變資本的比率來決定,或者用

來表示。……我把可變資本的這種相對的價值增殖或剩餘價值的相對量,稱為剩餘價值率。

(馬克思:《資本論》(第1卷),摘自《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5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12月第1版,第249頁)

11.剩餘價值和可變資本之比等於剩餘勞動和必要勞動之比

因為可變資本的價值等於它所購買的勞動力的價值,因為這個勞動力的價值決定工作日的必要部分,而剩餘價值又由工作日的剩餘部分決定,所以從這裡可以得出結論:剩餘價值和可變資本之比等於剩餘勞動和必要勞動之比,或者說,剩餘價值率

摘錄∣資本和剩餘價值(十四)

。這兩個比率把同一種關係表示在不同的形式上:一種是對象化勞動的形式,另一種是流動勞動的形式。

因此,剩餘價值率是勞動力受資本剝削的程度或工人受資本家剝削的程度的準確表現。

(馬克思:《資本論》(第1卷),摘自《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5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12月第1版,第251-252頁)

12.在勞動剝削程度相等時,資本100所推動的勞動量,從而它所佔有的剩餘勞動量,取決於它的可變組成部分的大小

在勞動剝削程度相等時,資本100所推動的勞動量,從而它所佔有的剩餘勞動量,取決於它的可變組成部分的大小。

(馬克思:《資本論》(第3卷),摘自《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7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12月第1版,第167頁)

本文摘自《馬克思恩格斯列寧斯大林論政治經濟學》一書的第一編“直接生產過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