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王之詩丨漢高帝劉邦·大風歌

帝王之詩丨漢高帝劉邦·大風歌

劉邦(前256-前195),字季,廟號高祖

大風歌

大風起兮雲飛揚。

威加海內兮歸故鄉。

安得猛士兮守四方!


說明

劉邦於公元前202年滅項羽後,即帝位。他本欲建都洛陽,聽戌卒婁敬建言,即日遷都長安;用陳平計誘擒韓信,智捕彭越;並於公元前195年親見 自蕩滅淮南王叛寇英布,歸途中探親見 故鄉氵市 縣,與故人聯歡時即席賦歌。

簡注

①飛揚:喻心情舒暢貌。

②威加:威名無人不知貌。

③海內:喻天下、全國、到處等。

④安得:(我)為什麼就這樣得到了(喻容易貌)。⑤猛士:健兒。

意譯

天空中陰霾啊在大風下雲散煙消。我在天下的恩威啊咱家鄉的人都看到了。那些英勇的健兒啊都是否願為我盡心效勞!

釋義

劉邦曾到咸陽服役,看見秦始皇出行時的威風,讚羨不已。嘆道“嗟乎,大丈夫當如此也。”秦二世元年(公元前209年)起兵沛縣,響應陳勝;三年(公元前207年)擁立楚懷王,領兵西進;四年(公元前206年)入咸陽受子嬰降,並約法三章;公元前202年滅項羽,天下一統;公元前195年又翦滅英布反叛。如此如此,衣錦還鄉。天下太平,海內清寧。健兒豪傑樂為我用。起舞聯歡,擊築高歌。“嗟乎,大丈夫當如此也!”

這首《大風歌》看似語樸,實際難解。要真正理解原意,還必須首先了解劉邦的語言風格。劉邦天性無賴,出語無敬,輕漫儒生,狎侮士人,開口辱罵,甚至拿賓客儒冠撒尿,就是這樣一個根本不懂得講文明禮貌的人,竟然能使如蕭何、張良、韓信、酈生、陸賈、陳平、周勃諸智士盡心帷幄,疆場效命,數年之間如大風掃殘雲,剪滅群雄。故《帝王權謀》評劉邦“粗獷不羈,性情豁達,不善領兵,卻善用將,掃平群雄,一統天下。”連他劉邦自己也覺得似乎有點不可思議。

劉邦此詩本質上就是宣揚了天命所歸。天降大任於斯人,才是他最感自豪處。項羽以怨天而滅,無顏再見江東父老,劉邦以贊天而興,威加海內而衣錦榮歸。其異曲同工之妙,非天之造化而何?劉邦還清醒的認識到雖然已經大功告成。但還不能安享清福,還必須深謀遠慮長治久安之策。他深切的體會到他用“三傑”而得天下,項羽僅一范增而不能用的經驗教訓,敏銳的領悟到成敗關鍵在用人。即提出了凡治國平天下者必須抓住“用人”這個大問題做文章。這從他承認四皓輔劉盈,臨終連續安排幾任丞相人事人選上都能說明這一點。也是他對繼承者的良苦忠告。這是一首千古之詩。為政者皆必細玩之。

詩話

①韋良成、姜葆夫《常用詩歌》謂“這首詩以風起雲湧作比,描繪了秦末漢初的政治風雲的變化,反映了劉邦在勝利後志得意滿的情形,表現了他招致天下志士維護所得江山的志向。景象開闊,氣魄宏偉。”

②朱德贊“猛士如雲唱大風”。

③《古代詩詞曲名句選》謂“劉邦自詠以武力掃除群雄,得意還鄉。大意是:大風颳起來了啊,烏雲四散紛飛。我的聲威遍佈天下呀,今兒把老家回。”

④《華夏正氣篇》謂“公元前195年,劉邦回故鄉沛縣,邀請父老鄉親見 飲宴。酒酣,劉邦唱了這首《大風歌》,表達他維護天下統一的豪情壯志。”

⑤宋·阮閱《詩話總龜》謂“徐州《漢興歌風臺》詩雖多,張安道詩最絕,雲‘落魄劉郎作帝歸,樽前一曲《大風詞》。才如信越猶氵苴 酉盒,安用思他猛士為?’”。

⑥周振甫《詩詞例話》謂“寫歌風臺的一首(指張安道詩)對劉邦直接批評。像韓信和彭越那樣的大將之才,卻把他們殺了,還說什麼‘安得猛士兮守四方?’作者的批評明白說出,寫得比較顯露。但還是和史論不同。像從這個批評裡可以想到:劉邦這時候才認識到,他的國家的最大敵對者是匈奴。而他手下的將領沒有一個可以抵擋匈奴的。所以在思壯士;劉邦經過了白登之圍,幾乎逃不出來,這才懊悔不該殺了韓信、彭越。帝王的殺功臣往往會給自己帶來不利的後果等;這些意思都可以從這兩句詩裡去體會出來。”

⑦宋·黃徹《 溪詩話》謂“漢高祖置酒沛宮,酒酣,擊築自歌曰‘大風起兮雲飛揚。威加海內兮歸故鄉。安得猛士兮守四方!’時帝有天下已十三年(公元前195年),當思耆艾賢德,與共維持,獨專意猛士何哉?豈馬上三尺,女曼 罵餘態未易遂革耶?治道終以霸雜,蓋有由然。其前年下詔曰‘賢士大夫吾能尊顯之。’是年下詔曰‘與天下之豪賢士大夫同安輯之’。竊謂播告之詞,乃秉筆代言。若非耳熱之歌,乃中心所欲也。”

⑧南宋·葛立方《韻語陽秋》謂“高祖《大風》之歌,雖止於二十三字,而志氣慷慨,規模宏遠,凜凜乎已有四百年基業之氣。《史記·樂書》謂之《三侯章》,令沛得以四時歌舞宗廟。蓋欲使後之子孫知其創業之勤,不可怠於守成爾。”

⑨宋·陳巖肖《庚溪詩話》謂“漢高帝《大風歌》不事華藻,而氣概遠達,真英主也。”

⑩南宋·嚴羽《滄浪詩話》謂“有三句之歌。高祖《大風歌》是也。”⑾疑為宋·呂本中所撰《童蒙詩訓》謂“《漢高帝紀》詔令雄健。”

史詩

①唐懿宗、僖宗時侯官(今福建福州市)人林寬寫了一首憑弔古蹟,歌頌劉邦的詩,簡約含蓄的對劉邦“馬上得天下”的英雄業績以及他也會做詩的文才進行了歌詠。詩名《歌風臺》,曰“蒿林空存百尺基,酒酣曾唱大風詞。莫言馬上得天下,自古英雄盡解詩。”

【文丨鄭世昌。作者系立身國學網編輯團隊指導老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