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叶害虫防治:这二种害虫防治也很重要,关系到茶叶高产

我国茶区分布广泛,虫害种类繁多。所以我这里就不多废话,直接上干货,来跟茶农介绍三种茶叶害虫的防治方法。

茶叶害虫防治:这二种害虫防治也很重要,关系到茶叶高产

一, 黑刺粉虱

形态特征:

成虫:体长0.96-1.3mm,橙黄色,体薄敷白粉。复眼肾形,红色。前翅紫褐色,上有7个白斑;后翅小,浅紫褐色。卵新月形,长0.25mm,基部钝圆,具有1个小柄,直立附着在叶上,初乳白色后变浅黄色,孵化前灰黑色。

若虫:体长0.7mm,黑色,体背上具刺毛14对,体周缘泌有明显的白蜡圈;共3龄,初龄椭圆形,浅黄色,体背生6根浅色刺毛,体渐变为灰至黑色,有光泽,体周缘分泌1圈白蜡质物;2龄黄黑色,体背具9对刺毛,体周缘白蜡圈明显。

蛹:椭圆形,初乳黄色渐变黑色。蛹壳椭圆形,长0.7-1.1mm,漆黑有光泽,壳边锯齿状,周缘有较宽的白蜡边,背面显著隆起,胸部具9对长刺,腹部有10对长刺,两侧边缘雌虫有长刺11对,雄虫有刺10对。

茶叶害虫防治:这二种害虫防治也很重要,关系到茶叶高产

发生规律与习性:

安徽,浙江每年发生4代,福建,湖南和四川4-5代,均以若虫于叶背越冬。越冬若虫3月间化蛹,3月下旬-4月羽化。

世代不整齐,从3月中旬-11月下旬田间各虫态均可见。各代若虫发生期:第1代4月下旬-6月,第2代6月下旬-7月中旬,第3代7月中旬-9月上旬,第4代10月-第二年2月。

成虫喜较阴暗的环境,多在树冠内膛枝叶上活动,卵散产于叶背,散生或密集呈圆弧形,数粒至数十粒一起,每只雌虫可产卵数十粒至百余粒。

初孵若虫多在卵壳附近爬动吸食,共3龄,2,3龄固定寄生,若虫每次蜕皮均留叠体背。

茶叶害虫防治:这二种害虫防治也很重要,关系到茶叶高产

卵期:1代22天,2-4代10-15天。非越冬若虫期20-36天。蛹期7-34天,成虫寿命6-7天。天敌有瓢虫,草蛉,寄生蜂,寄生菌等。

为害特点:

成若虫刺吸叶,嫩枝的汁液,受害叶出现失绿黄白斑点,随为害的加重斑点扩展成片,进而全叶苍白早落,排泄蜜露可诱致煤污病发生。

防治方法:

农业防治:分批勤采,尤其是春茶可带走产于新梢上的卵。修剪,中耕和茶丛修边时剪除虫枝。改善茶园通风透光条件,合理施肥,增施有机肥,增强树势。

生物防治:寄生率高的茶园,寄生蜂羽化前连同虫叶移植助迁至高密度粉虱各群中。引种定殖虫生真菌至黑刺粉虱种群中,当环境条件适宜,尤其是湿度较高,寄主密度较大时,则成为流行病,可迅速控制粉虱种群。

茶叶害虫防治:这二种害虫防治也很重要,关系到茶叶高产

二, 绿盲蝽

形态特征:

体长5mm,宽2.2mm,绿色,密被短毛。头部三角形,黄绿色,复眼黑色突出,无单眼,触角4节,丝状,较短,约为体长的2/3,第二节长等于三四节之和,向端部颜色渐深,第一节为黄绿色,第四节为黑褐色。

前胸背板深绿色,密布许多小黑点,前缘宽,小盾片三角形微突,黄绿色,中央具有一条浅纵纹。前翅膜片半透明暗灰色,余绿色。

足黄绿色,肠节末端,财节色较深,后足腿节末端具褐色环斑,雌虫后足腿节较雄虫短,不超腹部末端,跗节3节,末端黑色。

茶叶害虫防治:这二种害虫防治也很重要,关系到茶叶高产

发生规律与习性:

北方每年发生3-5代,运城4代,陕西泾阳,河南安阳5代,江西6-7代,以卵在枯枝,断枝内及土中越冬。

第二春3-4月旬均温高于10度或连续5天均温达11度,相对湿度高于70%时,卵开始孵化。第一,二代多生活在紫云英,苜蓿等绿肥田中。成虫寿命长,产卵期30-40天,发生期不整齐。成虫飞行力强,喜食花蜜,羽化后6-7天开始产卵。

茶叶害虫防治:这二种害虫防治也很重要,关系到茶叶高产

非越冬代卵多散产在嫩叶,茎,叶柄,叶脉,嫩蕾等组织内,外露黄色卵盖,卵期7-9天。6月中旬棉花现蕾后迁入棉田,7月达高峰,8月下旬棉田花蕾渐少,便迁至其他寄主上为害蔬菜,果树和茶树,主要天敌有寄生蜂,草蛉,捕食性蜘蛛等。

为害特点:

以成,若虫刺吸茶树嫩叶为害。叶片受害形成具大量破孔,皱缩不平的“破叶疯”。腋芽,生长点受害造成腋芽丛生,破叶累累似扫帚苗。

茶叶害虫防治:这二种害虫防治也很重要,关系到茶叶高产

防治方法:

结合茶园管理,春前清除田间杂草,茶丛轻剪后随即彻底消除剪下枝梢。茶园如间种冬作豆类等作物,需特别注意防护。

药剂防治,在越冬卵盛孵期或始见为害状时,即喷药防治,春茶开采时不需要再防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