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養生專家梅墨生先生59歲因病不幸去世所想到的

由養生專家梅墨生先生59歲因病不幸去世所想到的

作者 陝西省寶雞市隴縣中學 王彥龍

熱愛生活的朋友們,要想健健康康、快快樂樂的生活,就要走出養生誤區:誤區一,對自己不良的生活習慣放任自流,隨心所欲;誤區二,對養生大講堂所講的方法言聽計從、百依百順;誤區三,對戶外運動過度盲從、不辭辛苦;誤區四 ,只靜不動,或只動不靜;誤區五,社交活動頻繁,整天東奔西跑、應接不暇。

古人說,日出而作,日入而息,法於陰陽,合於數術,方可享盡天年。也就是說人的生活起居、飲食勞作,順應了陰陽五行生剋制化規律,遵循了春生夏長、秋收冬藏,寒暑往來、四季更替,晝行夜伏、陰陽互變的自然運行法則,人就能享盡天年,過百歲而不衰了。

縱觀人類歷史長河,古今中外,凡是過百歲的長壽老人,不論身份貴賤、民族種類、孤寡男女,他們都有一個共同的生活特徵:心態平和、知足常樂,早睡早起、不輟勞作。這就是他們健康長壽的秘密、訣竅。知足常樂是因,心態平和是果;待人接物真誠善良是因,心態平和是果;寬容大度是因,心態平和是果;助人為樂是因,心態平和是果;無私奉獻、心地清淨是因,心態平和是果;尊老愛幼是因,心態平和是果…諸如等等,只要心存善念,心地清淨,得到的果報無一不是心態平和。心態平和是因,構成人體的60萬億個細胞和諧相處是果;60萬億個細胞和諧相處是因,健康長壽是果。所以,我們要有一個健康的身體去生活、去工作,首先就要保持一個平和的心態。

人常說,人體好比一個高度精密的加工廠,能把吃進去的食物中含的糖轉化為人體所需要的20多種氨基酸,作為營養提供給五臟六腑,維持正常的生理活動。每個人是一個獨立的有機體,各有自己先天帶來的優勢和不足,譬如,陽盛體質的人和虛寒體質的人,胖人和瘦人,男人和女人,大人和小孩,體力勞動者和腦力勞動者,熱帶人和和寒帶人,牧民和農民等,他們都有各自的體質特點,體內的消化吸收系統各有自己的優勢 ,因而對食物種類的需求也各異,因而,不同人的生活,也就有不同的食譜,故從營養學角度講,也不能千篇一律,應根據自身的特點,合理搭配營養。一方水土養育一方人,吃的食物應跟季節去選擇。那一個季節盛產什麼,就多選什麼。千百年來老祖先一代又一代,吃的都是在自己的土地上種的糧食、蔬菜,實踐證明它們是能養人的,儘管去吃。

從體育運動角度講,動養與靜養,本身沒有好壞,適合你自身生理特點的方法,就是最好的養生途徑。從古到今,從中到外,凡長壽者都是動靜結合,動中有靜,靜中有動,動與靜黃金搭配。打太極拳,修煉太極站樁功,是動靜結合最行之有效的方法之一,這也是中華民族千百年來最優秀的傳統養生方法,應該弘揚光大。

綜上所述,心態平和,不輟勞作,是我們養生最重要的方法,生活在國家繁榮富強,老百姓安居樂業的新時代的我們,為了下一代健康成長,親戚朋友們幸福安康,未來生活的溫馨美滿,我們行動起來,摒棄宿命論思想的朿縛,走出養生的誤區,科學養生,迎來絢麗多彩的美好明天!

由養生專家梅墨生先生59歲因病不幸去世所想到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