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史之亂”的“安史”

提起“安史之亂”,很多人第一時間肯定會想到那位胖得像個球似的安祿山,但其實“安史之亂”之所以稱為“安史之亂”,是因為還有另外一個重要的人物,他就是安祿山的死黨、發小——史思明。

安祿山,原名阿葷山,幼年喪父,後隨母親改嫁突厥將軍安延偃,改名安祿山。年輕時,因精通多種少數民族語言為不同民族的商人們提供翻譯及中介服務,同時兼職偷羊。一次偷羊的時候,不小心被人抓了現行,五花大綁地送到了幽州節度使張守珪的公堂之上。結果張守珪不但沒有殺了安祿山,反而因為安祿山長得壯碩魁梧,將他收入麾下。因為每次都能圓滿的完成領導交給他的任務,安祿山逐漸獲得了張守珪的信任並被收為義子。因為驍勇善戰、屢建奇功,又不惜重金賄賂朝中大臣,大臣們在玄宗皇帝面前也都對安祿山交口稱讚,安祿山逐漸引起了玄宗皇帝的注意。當時,玄宗皇帝正寵楊貴妃,安祿山為了進一步討好玄宗皇帝,與楊貴妃的哥哥和姐姐結拜為兄弟姐妹,又認了楊貴妃為乾媽(有點亂~~),而且與楊貴妃的的關係異常親密,經常陪楊貴妃吃飯,甚至有時留宿宮中……就這樣,安祿山一步步虜獲了皇帝的寵信,開始青雲直上,直至身兼全國十大藩鎮中河東、范陽、平盧三個藩鎮的節度使,統御了全國藩鎮近三分之一的兵力——一個偷羊賊的華麗轉身!


史思明,原名崒幹,與安祿山是同鄉且同歲,生日只比安祿山大一天。年輕時,同樣精通多種少數民族語言,和安祿山一起做翻譯和經濟中介,當然也一起兼職偷羊。安祿山因為長得太胖行動不便,偷羊時被人抓了,負責望風的史思明則因為身形消瘦、行動靈敏,而逃過一劫。安祿山因禍得福,被幽州節度使收入麾下後,也把從小跟自己一起長大的史思明帶入了軍營。後來,安祿山通過各種手段獲得了玄宗皇帝的寵信之後,玄宗皇帝愛屋及烏地對於隨安祿山一起入朝奉事的史思明也青睞有加。從此,史思明飛黃騰達了,從大將軍到平盧都知兵馬使——又一個偷羊賊的華麗轉身!


一胖一瘦的兩個從小一起長大的死黨,從年輕時的偷羊賊一步一步地成為了手握重兵的封疆大吏。公元755年,兩人聯手悍然發動了一場徹底改寫唐朝歷史、乃至中國歷史的“安史之亂”。期間,安祿山在洛陽稱帝,國號“大燕”,後因暴戾無度,又欲廢長立幼,結果被兒子安慶緒聯手大臣嚴莊和內侍宦官李豬兒殺死在臥榻之上。安祿山死後,史思明一度投降朝廷後又復叛,自稱大聖周王。後來,史思明又除掉了安祿山的兒子安慶緒,自己當上了大燕的皇帝,但是好景不長,史思明也因為殘忍嗜殺,也欲廢長立幼,被兒子史朝義和手下部將聯手縊殺。

安祿山和史思明,兩個一起長大、一起偷羊、一起發跡的死黨,一起造了安祿山乾爹唐玄宗的反,又如出一轍地被自己的兒子們造了反——歷史總是那麼驚人的相似,不斷地重演。

“安史之亂”的“安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