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吳政權核心人物周瑜,真如演義中所描述的氣量狹小嗎?

導語:說起周瑜,我們大家都知道,他可謂是東吳勢力集團的大都督,他在三國演義中,被描述為心胸狹窄之人,而且他還非常嫉妒賢能之人。

東吳政權核心人物周瑜,真如演義中所描述的氣量狹小嗎?

(周瑜劇照)

"既生瑜,何生亮"也是他在演義中著名的名言,這讓人不禁對他產生了氣量狹小的印象,使得他被無緣無故扣上了一頂黑鍋。但是我們細細讀正史,才逐漸知道演義中的周瑜與現實的周瑜有著千差萬別。

那麼歷史上真正的周瑜是怎樣的形象呢?他是否是氣量狹窄之人呢?

演義與正史比較

要評析三國中的人物,就得知道一個基本人物的兩種形象,一種則是歷史形象,另外一種則是文學形象。被章學誠稱作"三分虛構,七分事實"的《三國演義》則代表了文學形象。

那麼周瑜在這個文學作品裡被描述成了一個風流倜儻、有些才幹、但是卻心胸狹窄、嫉妒賢能的形象,他總想算計諸葛亮,但是結果往往卻是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而且他還是一個性格有些許的暴躁,在政治、軍事才能略遜與諸葛亮的東吳大都督。

東吳政權核心人物周瑜,真如演義中所描述的氣量狹小嗎?

(周瑜與諸葛亮插圖)

與之相關連的典故頗多,如"諸葛亮三氣周瑜"、"賠了夫人又折兵"以及"既生瑜,何生亮"等諸多故事。

以上所說只是《三國演義》中周瑜的形象,而在正史中所描繪的周瑜是品行高潔、英俊瀟灑、才華橫溢、心胸寬廣之人,而且他還是東漢末年傑出的政治家、軍事家。這些正史所描繪的形象則是周瑜的歷史形象。

這些形象完全看出周瑜是古代最完美的男人,而且他還是有著完美的儒將風格。蘇東坡在《念奴嬌 赤壁懷古》中這樣寫道,"遙想公瑾當年,小喬出嫁了,雄姿英發,羽扇綸巾,談笑間,檣虜灰飛煙滅"。

這段波瀾壯闊的描述可謂是把周瑜儒將的風采描繪的淋漓盡致,但是談笑間這個描述,顯然是有點誇張了。但是,總體來看,演義與正史顯然是有明顯差距的,所以我們就要嘗試去了解歷史上真正的周瑜。

官場得意,謀略過人

周瑜早年投奔了斬華雄於馬下的小霸王孫策,並在二十四歲就當上了建威中郎將,如此年輕的歲數就當上了如此高的官職,周瑜可謂在官場裡春風得意。另外,他為孫策獻計獻策,認為東吳集團應該穩定江東,以長江天險為屏障,發展自身實力。

東吳政權核心人物周瑜,真如演義中所描述的氣量狹小嗎?

(東吳形勢圖)

事實證明,周瑜擁有戰略家的目光,他提議的據守江東幫助孫氏集團有了自己的根據地,而且之後他還構思了先取廬州、再取荊州、益州,與北方的曹操勢力劃江而治,最後統一全中國的偉大設想。

這一設想可謂是層次分明,很快就被孫氏家族所採納。另外,周瑜的謀略也有被拒絕的時候,在赤壁之戰後,劉備趁著周瑜與曹仁在江陵對峙的時候,搶佔了荊州、長沙等四郡的地盤,並對外聲稱是借東吳的地盤。

周瑜心知肚明,認為給劉備荊州之地是一大錯誤,並且深知養虎為患的危害,於是便主張攻打劉備,將劉備勢力消滅於萌芽階段,但是這一做法卻遭到了孫權以及魯肅的反對,他們認為如果攻擊劉備,那麼曹操便揮師南下,而東吳軍隊則面臨兩線作戰的窘境。

由於這個顧慮,東吳錯失滅掉劉備勢力的機會,事實上,北方的曹操在赤壁之戰後實力大損,已經無暇南顧,而且他們從戰略進攻轉為戰略防禦。

此外周瑜統一的謀略與諸葛亮的《隆中對》的設想幾乎一致,都是取益州、襄陽而統一北方的戰略設想,但是周瑜卻英年早逝,他還沒有付諸於統一的實踐就一命嗚呼,年僅三十六歲。

而劉備在劃去荊州這些地盤後,養精蓄銳,取得益州,自此三國局面初步形成。可見,周瑜要是沒有去世,那麼就不會有歷史上的三國時期了,統一全國的及有可能是周瑜。

由此,在這裡不得不佩服周瑜的謀略,而且他很會做事,在官場中也是春風得意。

與曹抗拒,展現過人軍事天賦

此外,周瑜不僅在官場、謀略中得意,而且他還在戰場中得意。歷史上的他,軍事才能可謂是遠遠高於諸葛亮,而非演義中的情節。

其中他的成名之戰便是赤壁之戰。

東吳政權核心人物周瑜,真如演義中所描述的氣量狹小嗎?

(赤壁之戰形勢圖)

赤壁之戰,歷史上著名的以少勝多的戰役,其戰役對後來的三國鼎立有著深遠的意義,而赤壁之戰的孫劉聯軍總指揮便是年輕的東吳周瑜,在當時的情況下,周瑜面對內部以及曹操八十萬大軍壓境的雙重壓力下,毅然決定以幾萬的兵力出戰,採用火攻的計謀,大破曹軍,自此周瑜名聲大噪。

所謂樹大招風,劉備以及曹操等人羨慕周瑜的才華,專門派人在孫權面前說周瑜的壞話,幸好孫權識時務,沒有聽信讒言。

除此戰之外,周瑜在江陵之戰中表現出色,當時曹操在赤壁兵敗之後,命令曹仁、徐晃等將領率領幾千精兵鎮守江陵,江陵城可謂城牆堅固,而且曹軍都是精銳,所以這場攻城戰難打至極,但是周瑜卻用最小的傷亡成功攻破江陵,由此看出周瑜過人的軍事才能。

而與之情況相反的則是關羽攻打曹仁據守的襄陽,打了好幾個月,始終沒有攻破,最終卻被守軍擊退。這種情況的對比,可見周瑜是攻城戰役的專家。

綜上所述,周瑜也在戰場上得意,可以說東吳一半的江山是周瑜打下來的。

品行高潔,情場得意

周瑜的品性可以說是三國裡較為出色的,他是一個重情重義之人,對愛情專一之人,他把一生的愛都給了小喬,而他與小喬的愛情成為了歷史上的愛情佳話。

東吳政權核心人物周瑜,真如演義中所描述的氣量狹小嗎?

(周瑜與小喬插圖)

而且他為人處世方面高風亮節,有個人叫程普,他經常仗著自己年長在公眾場合欺辱周瑜。但是周瑜卻沒有與他計較,反而以誠相待,這種做法打動了程普,使得他們成為了知己。由此,江東周郎的美名也逐漸傳開。

結束語:縱觀周瑜一生,他嘔心瀝血,為建立東吳立下汗馬功勞,另外他的所有優秀品質都體現了中國傳統的優良品德,可以說是完美男人的化身,是一位不折不扣的三國大英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