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要被《演義》所騙,曹孟德並不是大奸臣,曹操:還我清白

曹操,字孟德, 東漢末年傑出的政治家、軍事家、文學家、書法家 ,三國中曹魏政權的奠基人。世人受《三國演義》的影響,普遍認為曹操是個奸臣,小編在這裡稍作辯解,舉上建安十五年二月月己亥日曹操發的一道令(令載於《魏武故事》中,現於《三國志注》),各位看官也略作品味,如有偏激,歡迎各位評論打臉。

莫要被《演義》所騙,曹孟德並不是大奸臣,曹操:還我清白

其一,曹操二十歲被舉孝廉(漢朝的推選人才為官的制度),他說:我在這個時候沒什麼名聲,最希望做一個好郡守。後來他做了濟南相,很有成績,但得罪了宦官,最後託病辭職。三十歲左右辭職後,隱居譙縣老家,秋夏讀書,冬春狩獵。說明他在隱居之時志趣高尚,並非熱衷富貴之人。

莫要被《演義》所騙,曹孟德並不是大奸臣,曹操:還我清白

其二,曹操被徵為都尉,又升至典軍校尉,他說:這個時候我的目標是讓來我的墓碑上能寫上漢徵西將軍之墓。然後董卓之亂開始,他興義兵征討,卻刻意控制兵力。他說:我要多徵兵是沒有問題的,但是我不願意多,因為兵多了會意盛,就要和強敵爭霸,反而會成為禍始。又說:別人看我兵力強勢,我又不信天命,就會懷疑我有篡漢的意思。曹操和董卓打仗時兵不過數千;後來去揚州募兵,也以三千為限;後破黃巾軍三十萬,也只取其少部稱青州兵,可見曹操所言非假。

莫要被《演義》所騙,曹孟德並不是大奸臣,曹操:還我清白

其三,他表示:我的偶像是齊桓公、晉文公、周文王,他們都兵力強盛,但還能侍奉周朝、殷朝。孔子稱周文王為至德,我難道不想學他們麼?他還老老實實的承認:我現在不能離開兵權,怕因此而受禍,不得不為子孫計。還承認:想使三個兒子受封,以為外援。天下惟有心地光明的人,說話能夠坦白。遮遮掩掩的人,說話反而不可信。

莫要被《演義》所騙,曹孟德並不是大奸臣,曹操:還我清白

其四,他引用秦二世要殺蒙恬的故事,表示:從我祖以至於我,受漢朝皇帝信任三代了,再加上我兒子,就不止三代,我何忍篡漢呢?這些話我不僅對諸位說,還對我的妻妾說:我死後,你們都該再嫁,向他們傳訴我的心聲,使人家都知道。當然妻再嫁的可能性不大,但妾是完全有可能的。

莫要被《演義》所騙,曹孟德並不是大奸臣,曹操:還我清白

其五,《三國志·郭嘉傳》說:郭嘉死後,曹操去弔喪,異常哀痛。對荀攸說:你們的年紀都和我差不多,只有郭奉孝最小。我想天下評定後,把後事託付於他,想不到他中年就死了,這真是命啊。可見他的本意,在於功成身退,後來抽不了身,實非初意,至於說他想做皇帝,或者想他的兒子做皇帝,更是子虛烏有之談。

莫要被《演義》所騙,曹孟德並不是大奸臣,曹操:還我清白

人生在世,除極庸碌之輩,總有一個志願。志願做到,就是成功,就是快樂。志願做不到,看似失敗,然而自己的內心,業經盡了,也覺得無所愧疚,也是快樂。封建時代,有其黑暗面,也有其光明面。魏文帝和諸葛武侯,他們都是文武全才,是光明面的代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