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犯错后,最怕的不是父母打骂,而是家长的这个行为

小孩子就是要打,你不知道,不打根本就不消停,打一顿立马就老实了!

看到一位网友这么说的时候,身为一个妈妈的我,觉得确实如此,有时候,苦口婆心地给孩子讲道理,根本不管用,但是当你嗓门一提高,大吼一声"再不放下手机,我就动手了"的时候,他可能就会有点不舍的放下了,也可能还会无动于衷地试探你,看你下一步是什么动作,但当你拿着笤帚准备揍他时,他立马规规矩矩的。

孩子犯错后,最怕的不是父母打骂,而是家长的这个行为

因此,我们都下了一个结论,孩子犯错,不听话,打一顿就好,让他怕了才管用。

然而,真的是如此吗?

孩子犯错后,最怕的不是父母打骂,而是家长的这个行为

心理学家告诉你,打孩子并不管用

这个超常假期,因为玩游戏,谦宝已经挨打了,刚开始我是好说歹说,道理一大通,他频频点头回应,告诉我不会了。

本着人与人之间最基本的信任,我相信了。刚开始,挺好的一娃,每次要玩游戏都会请示,然后时间一到,我出声,立马就放下了。可后来时间一长,我有时候忙得忘了提醒他放下手机,这下自由了,自己根本没有要主动放下手机的觉悟。真的服了。

孩子犯错后,最怕的不是父母打骂,而是家长的这个行为

最后有一次,我终于崩不住了,一顿狠揍。嘴里念叨着:为什么在我和你好好说话的时候不听,非要闹到这个地步!

虽然他挨打了,可是没几天就原形毕露了。真的让人着急!

苏珊·福沃德在《原生家庭》中说:研究表明,就算是惩戒孩子某种具体的不良行为,体罚也算不上是行之有效的手段。它的威慑作用只是暂时的,但它所引起的孩子的愤怒情绪,复仇心理以及自我仇视却是异常强烈。

孩子犯错后,最怕的不是父母打骂,而是家长的这个行为

根据实际情况,我们来对照这句话,就会发现,你是不是也有种"打也打了,还是不管用"的无奈。

因为孩子当时能听话,是因为被暴力威胁,不是自己内心的真实想法,所以,当暴风雨过去之后,他们依旧会继续之前的行为。

孩子犯错后,最怕的不是父母打骂,而是家长的这个行为

用心理制裁代替打骂教育

记得有一次谦宝把一本书折坏了,我看着那本书,心里很难过,可是我知道他也不是故意,于是一个字都没说,就那么沉默了一会。

结果他见我一声不吭,有些难过地说,妈妈对不起,你骂我吧。

孩子犯错后,最怕的不是父母打骂,而是家长的这个行为

我当时抬起头,看着他内疚的样子,顿时就觉得自己应该先对他说点什么。于是告诉他没关系,下次小心点就好了。他连连点头,此后,对书都是很珍惜。

记得之前看过一个关于"孩子犯错后最怕什么"的调查,调查结果显示,孩子最怕的不是父母的打骂,而是"父母没有一句责备"。

为什么会这样呢?

孩子犯错后,最怕的不是父母打骂,而是家长的这个行为

因为在孩子知道自己犯错之后,内心会产生一种内疚感和恐慌感,这两种心态一结合,会让孩子产生巨大的心理压力,从而促使他们反省自己的错误。

而如果父母在此时打一顿或者骂一顿,那孩子内心的内疚感就会消失。他觉得,我虽然犯错了,但是你也打我了,那这个事情就过去。

相比较,这种心理制裁让孩子处于一种被孤立的状态,失去了心理上满足感,并且产生不安,从而激发他们反省自己的错误,认识错误以及进一步的改正。

孩子犯错后,最怕的不是父母打骂,而是家长的这个行为

心理制裁的方式有哪些呢?

1、 视若不见,听而不闻

当孩子犯错后,我们可以对他的这些行为"不予注意",也就是视若不见,听而不闻,孩子会觉得自己被冷落了,有种被疏远和孤立的心理,这时他们就会开始反省自己的行为。

就如上文,我忽然对谦宝弄坏书的行为没有反应时,他反而开始着急,希望我能说点什么,好减少他的内疚感。

当孩子开始反省自己的错误后,我们就可以顺势加以教育。

孩子犯错后,最怕的不是父母打骂,而是家长的这个行为

2、 "冷冻"处理

有的时候孩子犯了错误,家长还没怎么着呢,他倒开始有脾气了,觉得自己好像多有理似的,这个时候,我们就要有意识地"冷冻"气氛,什么话都不说,只是冷冷地盯着他。当孩子发脾气受到冷处理,就会由于紧张而促使他收敛自己的行为。

结束语:

从长远来看,管教孩子还是需要好好引导,很多时候孩子不服从管教,是因为认知范围不够,当孩子真的理解了自己的行为后,也就会从内而外的改变了,就像大人经常说的"孩子说不定哪天就忽然长大了",希望这一天能早日到来。

我是子谦妈妈,一个不爱化妆,但爱生活的单亲妈妈,一个中年叛逆,想和孩子一起成长的85后,专注分享儿童心理、家庭教育方面的知识,育儿路上我们一起成长。

往期精彩内容推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