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的内阁首辅曾经权倾朝野,但是为何最终没有发展成为宰相

从明朝朱元璋废除中书省开始,在中国延续了1500多年的宰相制度就宣告废除了。此后,明朝出现了一个帮助皇帝处理政务的中枢机构——内阁。内阁的出现也标志着中国的官僚系统成为了完全为皇帝服务的系统,皇权逐渐发展到了顶峰。在历史上,宰相制度的变迁都有一定的规律可寻,如内侍机构会不断成为了行政机构,进而形成新的宰相机构。内阁也是一个内侍机构,但是它为什么没有演变为宰相机构呢?

一,明朝内阁的行政化趋势

从内侍机构变为宰相机构的现象在中国历史上是屡见不鲜。汉朝,汉武帝为削弱“三公”(丞相、御史大夫、太尉)的权力,就重用身边的尚书令、侍中等,形成了“内朝”,逐渐成为了国家的中枢机构。而之前的“三公”就失去了决策权,成为了执行机构。到东汉时期,尚书台就成为了宰相机构,三公名存实亡。曹魏时期,为了限制尚书的权力,就重用侍中,形成了中书省,尚书逐渐沦为了执行机构。到了唐后期,尚书也名存实亡。

明朝的内阁首辅曾经权倾朝野,但是为何最终没有发展成为宰相

元朝时期,中国的宰相机构是中书省,宰相官名丞相。明朝初期,延续了元朝的制度。1380年,明太祖朱元璋制造了胡惟庸案,以“谋不轨”罪诛宰相胡惟庸九族,并株连3万人。胡惟庸案后,朱元璋就废除了中书省,中书省的长官——丞相也自然随之废除。从此,在中国传承了1500多年的宰相制度宣告结束。

废除宰相后,皇帝直辖六部,天下大小事情都决定于皇帝之手。朱元璋虽然以勤政著称,但也感到力不从心。于是,朱元璋开始找来一些老儒来协赞政事,称为“四辅官”。四辅官权力不大,只负责提供参谋。1382年,鉴于四辅官年纪大,无法胜任繁忙的工作,于是朱元璋又设置殿阁大学土作为顾问。殿阁大学士就成为了内阁的雏形。朱棣上台后,命令解缙、胡广、黄淮、杨荣、杨士奇、金幼孜、胡俨等进入文渊阁“参预机务”,内阁制度正式形成。

明朝的内阁首辅曾经权倾朝野,但是为何最终没有发展成为宰相

最初的内阁只是一个类似于秘书的机构,它的职责仅仅限于伦思顾问,没有行政权,更没有决策权。内阁大学士的只是五品官员,还不如当时的知府(四品官),更比不上六部大臣。但是内阁形成后,权力就开始膨胀起来,甚至有宰相化的趋势。

仁宣年间,内阁拥有了“票拟权”,“票拟”就是阁臣草拟对臣僚各种章奏的处理意见。这样,内阁开始拥有部分的行政权。在地位方面,明仁宗朱高炽内阁阁臣的官阶提高了到了正三品。不过总体而言,仁宣年间的内阁依然还是内侍机构。当时为了让某些重要的内阁成员拥有行政权,就选择兼职六部尚书的模式,如杨荣为工部尚书、杨士奇兵部尚书、黄准兼户部尚书、金幼孜为礼部尚书、杨溥也曾兼任礼部尚书。

明朝的内阁首辅曾经权倾朝野,但是为何最终没有发展成为宰相

三杨

明朝中后期,内阁的宰相化趋势比较明显。一是地位进一步提高。景泰年间规定内阁大臣的地位高于六部,这为内阁控制六部提供了条件。二是开始有行政权。天顺年间,内阁可以统领六部,说明内阁拥有了行政权。三是内阁首辅出现。明英宗时期,首辅就出现了。在嘉靖年间,首辅被称为“元辅”、“首臣”、“首相”,是事实上的宰相。到了张居正时期,权倾朝野,内阁的宰相化几乎就要完成了。

二,明朝内阁宰相化的失败

从永乐年间到万历初期,内阁的权力都是不断增强的。但是明朝内阁力量的壮大面临几大难以逾越的困难。一是明朝法律规定。朱元璋在华林组训中规定“今我朝罢丞相,设五府六部……以后子孙做皇帝时,并不许设丞相。”这就意味着明朝在法律上不允许宰相的出现。明朝后期,虽然出现了一些位高权重的内阁首辅,但一般都出现于皇帝怠政或者皇帝年幼时期,属于特殊现象。万历后期的内阁首辅叶向高解释得很有道理,他说“我朝阁臣,只备论思顾问之职,原非宰相。中有一二权势稍重者,皆上窃君上之威灵,下侵六曹之职掌,终以取祸。

明朝的内阁首辅曾经权倾朝野,但是为何最终没有发展成为宰相

明朝内阁宰相化的第二大困难是有宦官专权的存在。宦官专权也是皇权独大带来的弊端。朱元璋时期,由于个人勤勉还能避免宦官势力膨胀。永乐年间,已经开始大量的重用宦官,甚至让宦官掌握一些重要的职位,为宦官专权埋下了隐患。仁宣年间,内阁虽然掌握了“票拟权”,但是宦官却掌握了“批朱”的印章,任何奏章都必须经过“批朱”才能执行,这就为宦官控制朝廷提供了条件。明英宗时期开始,宦官和内阁大臣的争斗就反复在朝廷较量,双方互有胜负。

明朝的内阁首辅曾经权倾朝野,但是为何最终没有发展成为宰相

明朝内阁大堂旧址

实际上,内阁宰相化面临的最大阻碍就是皇权。因为朱元璋废除宰相的目的就是加强皇权,朱棣设置内阁的目的也是辅佐皇权。内阁一旦宰相化,就会削弱皇权,皇帝不允许的。

张居正去世后,被压抑很久的万历皇帝终于掌权,于是对张居正的所作所为进行了清算。内阁首辅的权力自然也就是大幅度下滑。首先是六部和内阁产生了权力之争,最终六部脱离了内阁的控制,内阁失去了行政权。之后宦官势力再一次崛起,内阁被宦官左右,已经在政治上发挥不了多大的作用。于是,明朝的内阁宰相化就如此失败了。

二,清朝内阁的名存实亡

后金国建立之初,并无内阁,全国大小军政要务都在由议政王大臣会议决定。1631年,皇太极又仿照明朝的内阁制度设置了“内三院”,成为政务方面的参议机构,这是清朝内阁的前身。清朝入关后,在冯铨、洪承畴等人的力争之下,内三院获得了“票拟权”。然而,不到一年,内三院的票拟权就被取消了。

总体而言,清朝的内阁虽然也是中枢机构之一,但是始终只是一个平衡其他机构权力的机构,并未掌握大权。顺治亲政后,“好汉语,慕华制”,试图恢复明朝内阁制度。然而当时内三院内部的南北之争、满汉之争比较严重,使得内阁制度难以稳定下来。1658年,顺治改内三院为内阁,内阁也获得了票拟权。顺治去世后,议政王大臣会议掌握大权,他们又取消了内阁票拟权,该内阁为内三院。到了康熙亲政后,才恢复了内阁,从此清朝的内阁制度稳定了下来。

明朝的内阁首辅曾经权倾朝野,但是为何最终没有发展成为宰相

清朝的内阁稳定了,票拟权也获得了,但是其权力难以恢复到了明朝的样子,因为清朝出现了新的中枢机构。康熙年间,为了限制议政王大臣会议的权力,康熙重视新的内侍机构——南书房。全国的军政要务都绕开内阁,直接送达南书房,让康熙自己决策。雍正帝上台后,设置了军机处,推行了密折制度,凡属密办之事,皆令官员使用奏折直达皇帝,由皇帝亲自批答。这两个新机构的出现,让内阁只能参议一些平常的公务,其票拟权也就变得名存实亡了。

明朝的内阁首辅曾经权倾朝野,但是为何最终没有发展成为宰相

清朝末期,曾仿照西方国家建立了责任制内阁。责任制内阁和明朝时期的内阁在性质上完全不同,只是翻译上使用了一个名字罢了。

明清时期,内阁的宰相化失败了,南书房和军机处却始终没有出现宰相化的趋势。这也就是说明,中国古代政治发展的一个趋势就是皇权不断强化,相权不断削弱,直到被废除。内阁宰相化最大的阻碍就是皇权。

明朝的内阁首辅曾经权倾朝野,但是为何最终没有发展成为宰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