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上第一位被篡权失位的君王,你知道吗?

夏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家天下的王朝,从这个王朝的开创者启登上王位算起,至今已经过去4000多年。

夏启是第一位“家天下”的君主,他攻打有扈氏,威震八方,为夏朝奠定了稳定的基础;他死去以后,将王位传给了自己的儿子,这样一来,儿子就不用像自己当初那样,为了登临帝位而四处征战了。启死后,启的儿子太康即位称王。


中国历史上第一位被篡权失位的君王,你知道吗?

夏朝君王太康

在今天看来,太康对“王”这个概念显然认识不足;在太康即位之前只有启而已,太康要以史为鉴,也只能与启看齐了。被誉为圣贤的“尧、舜、禹”都不是一个王朝的真正主人。遗憾的是,启早年的励精图治并没有给太康什么启发,反倒是启晚年时的好享乐,爱歌舞,给太康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因此,对太康而言,所谓王,不过就是享受众人的追捧,随心所欲罢了。

太康不知道什么是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而诸如“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等用于警示帝王要励精图治的话语,也都是后人在夏启、太康,以及太康以后的君王身上总结出来的教训。

太康在刚即位的时候,也知道为百姓做些好事,他调兵遣将,防止异族侵略;还派人下到民间去体察老百姓的苦楚,也有几分立大事,创大业之志。可是,后来帝王优厚的生活条件,让他觉得夏朝已经十分强大了,不再需要他努力工作,即使自己什么都不干,这个国家也不会有什么事。

还记得太康的祖父大禹曾经下过禁酒令,原因就是美酒的滋味实在是太美了,日后一定会有人为此而亡国;所以,大禹就下命令普天之下决不许人酿酒,可是这个禁令到了夏启这一代的时候就被废除了。因为夏启没有抵挡得住美酒的诱惑,但他还是记住了父亲说过的话,自己没有因为美酒而耽误国事。可是,夏启的儿子太康确实不如老爸,他一喝起酒来,就没日没夜,整日里通宵达旦,什么政事都不顾,只管大口饮酒。而且自己酒后还爱耍酒疯,经常打骂自己身边的妃子、下人,就是连给他觐见的大臣他都要大打出手,弄得朝廷一时乌烟瘴气。


中国历史上第一位被篡权失位的君王,你知道吗?

太康打猎

这个太康除了好酒以外,还爱打猎,经常带着一队人马外出游玩,兴师动众;这声势浩大的人马有时会跑到城市周边的土地上,将百姓种菜种粮的农田都踏坏了;可是他却一点也不在意,老百姓依然要按时缴纳赋税,这就让当时的老百姓怨声载道,苦不堪言。

太康有五个兄弟,他们对太康的所作所为颇为忧虑,如果任由太康胡作非为下去去,夏朝很有可能毁于一旦,这时他们兄弟所不能容忍的。于是,一天太康又要出门打猎;这五个弟弟就大胆来到宫门口,一齐跪倒在太康面前,苦口婆心的劝说太康,“由于你长时期不理朝政,夏民已经怨声载道,社会动荡,在这种情况下,若还要出门打猎,势必会让那些心怀不轨的人趁机而入,那时夏朝可就不保了!”

可是遗憾的是,太康那颗建功立业的雄心,早已就美酒女色给融化了,被游猎的快乐驱没了。太康喝令自己的侍卫将他的五个兄弟赶走,然后骑马扬鞭,带着一班人继续兴致勃勃的游猎去了。

他这一出去,就是一百多天;可是太康还没有尽兴,他又率领这班人马渡过洛水,到达洛水南岸继续打猎。他在游猎中忘记了一切,也丢掉了一些警惕。就在太康到处游玩的时候,黄河北面一个叫做有穹氏的部落渐渐兴起。


中国历史上第一位被篡权失位的君王,你知道吗?

后裔剧照

这个有穹部落的首领,叫做后羿,他可是一个能征善战的勇士,并且有穹氏对夏朝的觊觎一直都有,只是当初由于夏启率领部队吞灭有扈部落的气势,让他心有余悸,不敢行动。

可是,夏启死了,他的儿子太康即位。于是,有穹氏到处打听太康执政的情况,当他知道这个太康是个只知道玩乐的昏君,不懂得体恤国民的时候,就觉得自己的时机到了。

后裔立即整顿兵马,积蓄力量,准备给夏朝致命的一击。

在他听说太康外出打猎一百多天都没有回到首都的时候,就立即帅兵进攻夏朝的首都阳城,夏的士兵早就无心作战,一见到后裔的士兵到来,全都丢下武器跑走了。于是,后裔在没有受到多少抵抗的情况下,就进驻了夏的都城。

然后,后裔在洛水旁摆好架势,就派人通知还在树林中打猎的太康,“你的王位已经被我占领了,若是不服,速来一战!”

此时,太康还在树林中追逐鸟兽,他一听到国都失陷的消息,顿时慌乱起来。他立即率领自己的下人跑回洛水南岸,却发现洛水对面已经驻扎着后裔的部队,他在洛水对岸徘徊了许久,都没有什么办法,急的只能捶胸顿足。

最后,太康就派人向其他的诸侯求救,可是这些诸侯没有一个愿意为太康出兵攻打后裔,因为他们不想为了一个烂泥扶不上墙的君主和强大的后裔开战。太康在树林中等待了许久,都不见诸侯的兵来,他只好带着自己奴隶开始了自己的流亡生活。

这位落魄的君主最后自己的悔恨中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如此说来,太康恐怕就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因被篡权夺位而流亡的君王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