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再害怕生病②


不再害怕生病②

疾病最簡單的區分,分成急性病和慢性病。

“疾風知勁草”是唐朝李世民《贈蕭瑀》中的詩句。疾風的意思,就是速度很快的風。因此,急性病的意思,是指發生突然、發展迅速,甚至是極快惡化的病,也就是我們常說的急診。而醫學的進步和醫療技術的發展,在此領域多有建樹,如解剖學、影像學、生物化學等。它包括疾病篩查、外科手術、中毒與感染處理、慢病的合併症緩衝及其它危及生命問題的緊急處理、搶救等。

急性病一般要通過藥物或手術等方式進行迅速的控制, 這個部分就是醫院目前主要的治療範疇。

而慢性病則是現代才有的分類,意思就是它這個病發展很緩慢,不會馬上威脅到你的生命。發展緩慢,說明機體本身已經在啟動了應對機制,通過調配資源以控制傷害的發展了。

相對於疾病來說,慢病的表現為潛伏週期久,發展時間長,治療和康復的時間也較為緩慢。

如高血脂、高血壓、糖尿病、脂肪肝、肥胖、痛風、各類炎症、皮膚病、類風溼、癌症等眾多困擾著當今社會的病,都是慢病。通常,因為不良的生活習慣和職業性損傷所引發的病症,都稱為慢病。

目前,處理慢病有幾個重要現象:

一、因為慢病的病情發展緩慢,不容易引起病人的重視,通常在其他合併症出現或是危及生命時才受到重視。

二、當病人重視本身的病情時,希望通過用處理疾病的方式,快速的處理慢病問題。

三、醫患雙方都過分依賴、甚至是隻期望於藥物控制。忘記了慢病之所以又叫“生活方式病”,重點在修正不良的生活方式上。

這時候如果說要用藥物控制,用醫療手段來控制,那我們想控制什麼?控制機體為自救而努力的應對反應嗎?

而且,我們熟知的很多藥物,並不是目的於消除病因,而是用於控制症狀。如此治療,慢性病當然無法根治。

高血壓的發生原因不明,卻急著用降壓藥控制血壓。

糖尿病的發生原因不明,卻急著用降糖藥控制血糖。

“病因不明”並非意味著病症會莫名其妙的發生,而是意味著沒有明確身體為什麼會升高血壓,不明確身體為什麼會升高血糖。“不明確”不是因為身體的功能失調源於自作主張、胡作非為;“不明確”只是意味著現代醫學理論表述的嚴謹和醫學研究的侷限性。

而我們,只相信這個侷限的醫學研究做出的“結論”——疾病是必須用藥的,腫瘤是必須做手術的,慢病是需要終身服藥的。當我們對生命的偉大和神奇失去了應有的敬畏,忽視和無知人體反應的真實意圖,就很難再找出另一條通往健康的出路。

未來中國醫療的改革,讓醫院專注在急性病控制中去發展,保留婦科和外科手術,但應該把慢性病分離出來。醫療改革不僅是藥品降價那麼簡單, 也不僅是提高醫療人員技術水平和儀器設備的升級, 醫療改革的核心,應該是在於全民對疾病要有正確的認識。

因為,老百姓對醫生處理急性病的水平從來就是無可厚非,大家都非常的尊重,但是發生了很多的醫療糾紛都是在慢性病這一塊,很多的病人病治了又治,調了又調,就是沒有辦法治好,不管是胃炎,支氣管炎關節炎,痛風,糖尿病,高血壓,還是癌症,還是紅斑狼瘡,所有的這些慢性病,似乎從來沒有人在醫院真正的治好過。

現在我們知道慢性病需要的不是控制,它需要的是修復,而修復需要的是終止身體的損耗和創造有利於修復的條件。

高血壓只是一種症狀,正確的治療方式是找到引起血壓升高的那個因素,才能“根治”高血壓。同樣的道理,高血糖也是一種症狀表現,我們應該找到那個引發血糖升高的因素,才能徹底的消除糖尿病。在沒有消除致病因素之前,任何單一使用藥物消除症狀的行為,都是一種干擾機體正常反應的惡行。藥物的“效果”越好,往往就表明對身體的干擾越嚴重。

當然,在不同的人身上,引發症狀的因素可能只有一個,也可能有多個。但需要我們牢牢記住的是,只有消除這些致病因素,疾病才有機會被徹底治癒。

舉個例子:胃潰瘍,代表著潰瘍部胃壁粘膜細胞死亡。而死亡的粘膜細胞怎麼可能靠藥物救活呢?也不可能靠藥物來支持新的細胞的生長,因為細胞生長需要的材料是食物當中的營養,不是藥物。

比如,你家裡的燈泡燒了,治療的意思,就是得燒了的燈泡修好,可是燒了的燈泡怎麼能修好?這個修好的難度近乎不可能完成。愛迪生都一定不幹,也做不到。但是,如果你的目標不是修燈泡,而是讓房間重新亮起來,就很簡單——換個新的燈泡。

所有的慢性病,都有機會恢復健康!沒有辦法治療不等於就不會恢復健康,沒有辦法把燈泡修好,不代表這個房間就不會亮起來。

這是一個方向性的問題, 在過去的幾十年裡, 我們在慢性疾病的治療上折騰來折騰去,努力的想要把那些受損的部位,將它治好,卻沒有意識到,那是做不到的。因為,死亡的細胞是不可能被治活的。

慶幸,我們的人體可以進行“新陳代謝”。

新陳代謝,意思是指生物體不斷用新物質代替舊物質的過程。那麼新物質從何而來就至關重要,這就是營養學,或者叫做身體材料學——嚴格來講食物就是身體每一個細胞構成的材料。完整、均衡、足量、即時,這是人體自己設計好的細胞供給的標準,每個人都是自己身體材料的供應商,輕慢不得。

尤其是早餐,距前一天晚餐的間隔超過了十小時,而人體的睡眠過程,就是身體清理體內廢物、垃圾,進行細胞修復的過程,這個過程非常消耗能量。身體能用的營養基本在晚上為了這份工作,全部消耗了。如果早餐只是隨便吃幾口,還要支持一上午的身體消耗,那整個上午都屬於低能量虧空狀態。在這個能量不足的狀態中進行的新陳代謝,就有大量的細胞得不到養分而死亡,日積月累,將形成一個大的虧損,導致免疫力低下,衰老加速,疾病形成。

就算什麼健康知識都不懂的情況下,先保證營養基本均衡,確保80%的情況下不會錯到哪去,這樣怎麼都不會出什麼大問題,就有足夠的時間慢慢的進行更精準的、更優化的康復調理。

這也是我一直嚴肅強調的——不必害怕疾病,只要學會懂得消除傷害來源,建立身體修復的有利條件,調整情緒,合理搭配營養的食物,然後給身體需要的足夠的時間。

給與身體正確的環境,正確的營養來幫助新的細胞生長,那麼新的細胞會逐漸替代已經死亡和受損的細胞,當細胞不斷地進行更新的時候,就會有新的組織替換舊的組織,就像換個燈泡一樣,重現光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