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再害怕生病②


不再害怕生病②

疾病最简单的区分,分成急性病和慢性病。

“疾风知劲草”是唐朝李世民《赠萧瑀》中的诗句。疾风的意思,就是速度很快的风。因此,急性病的意思,是指发生突然、发展迅速,甚至是极快恶化的病,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急诊。而医学的进步和医疗技术的发展,在此领域多有建树,如解剖学、影像学、生物化学等。它包括疾病筛查、外科手术、中毒与感染处理、慢病的合并症缓冲及其它危及生命问题的紧急处理、抢救等。

急性病一般要通过药物或手术等方式进行迅速的控制, 这个部分就是医院目前主要的治疗范畴。

而慢性病则是现代才有的分类,意思就是它这个病发展很缓慢,不会马上威胁到你的生命。发展缓慢,说明机体本身已经在启动了应对机制,通过调配资源以控制伤害的发展了。

相对于疾病来说,慢病的表现为潜伏周期久,发展时间长,治疗和康复的时间也较为缓慢。

如高血脂、高血压、糖尿病、脂肪肝、肥胖、痛风、各类炎症、皮肤病、类风湿、癌症等众多困扰着当今社会的病,都是慢病。通常,因为不良的生活习惯和职业性损伤所引发的病症,都称为慢病。

目前,处理慢病有几个重要现象:

一、因为慢病的病情发展缓慢,不容易引起病人的重视,通常在其他合并症出现或是危及生命时才受到重视。

二、当病人重视本身的病情时,希望通过用处理疾病的方式,快速的处理慢病问题。

三、医患双方都过分依赖、甚至是只期望于药物控制。忘记了慢病之所以又叫“生活方式病”,重点在修正不良的生活方式上。

这时候如果说要用药物控制,用医疗手段来控制,那我们想控制什么?控制机体为自救而努力的应对反应吗?

而且,我们熟知的很多药物,并不是目的于消除病因,而是用于控制症状。如此治疗,慢性病当然无法根治。

高血压的发生原因不明,却急着用降压药控制血压。

糖尿病的发生原因不明,却急着用降糖药控制血糖。

“病因不明”并非意味着病症会莫名其妙的发生,而是意味着没有明确身体为什么会升高血压,不明确身体为什么会升高血糖。“不明确”不是因为身体的功能失调源于自作主张、胡作非为;“不明确”只是意味着现代医学理论表述的严谨和医学研究的局限性。

而我们,只相信这个局限的医学研究做出的“结论”——疾病是必须用药的,肿瘤是必须做手术的,慢病是需要终身服药的。当我们对生命的伟大和神奇失去了应有的敬畏,忽视和无知人体反应的真实意图,就很难再找出另一条通往健康的出路。

未来中国医疗的改革,让医院专注在急性病控制中去发展,保留妇科和外科手术,但应该把慢性病分离出来。医疗改革不仅是药品降价那么简单, 也不仅是提高医疗人员技术水平和仪器设备的升级, 医疗改革的核心,应该是在于全民对疾病要有正确的认识。

因为,老百姓对医生处理急性病的水平从来就是无可厚非,大家都非常的尊重,但是发生了很多的医疗纠纷都是在慢性病这一块,很多的病人病治了又治,调了又调,就是没有办法治好,不管是胃炎,支气管炎关节炎,痛风,糖尿病,高血压,还是癌症,还是红斑狼疮,所有的这些慢性病,似乎从来没有人在医院真正的治好过。

现在我们知道慢性病需要的不是控制,它需要的是修复,而修复需要的是终止身体的损耗和创造有利于修复的条件。

高血压只是一种症状,正确的治疗方式是找到引起血压升高的那个因素,才能“根治”高血压。同样的道理,高血糖也是一种症状表现,我们应该找到那个引发血糖升高的因素,才能彻底的消除糖尿病。在没有消除致病因素之前,任何单一使用药物消除症状的行为,都是一种干扰机体正常反应的恶行。药物的“效果”越好,往往就表明对身体的干扰越严重。

当然,在不同的人身上,引发症状的因素可能只有一个,也可能有多个。但需要我们牢牢记住的是,只有消除这些致病因素,疾病才有机会被彻底治愈。

举个例子:胃溃疡,代表着溃疡部胃壁粘膜细胞死亡。而死亡的粘膜细胞怎么可能靠药物救活呢?也不可能靠药物来支持新的细胞的生长,因为细胞生长需要的材料是食物当中的营养,不是药物。

比如,你家里的灯泡烧了,治疗的意思,就是得烧了的灯泡修好,可是烧了的灯泡怎么能修好?这个修好的难度近乎不可能完成。爱迪生都一定不干,也做不到。但是,如果你的目标不是修灯泡,而是让房间重新亮起来,就很简单——换个新的灯泡。

所有的慢性病,都有机会恢复健康!没有办法治疗不等于就不会恢复健康,没有办法把灯泡修好,不代表这个房间就不会亮起来。

这是一个方向性的问题, 在过去的几十年里, 我们在慢性疾病的治疗上折腾来折腾去,努力的想要把那些受损的部位,将它治好,却没有意识到,那是做不到的。因为,死亡的细胞是不可能被治活的。

庆幸,我们的人体可以进行“新陈代谢”。

新陈代谢,意思是指生物体不断用新物质代替旧物质的过程。那么新物质从何而来就至关重要,这就是营养学,或者叫做身体材料学——严格来讲食物就是身体每一个细胞构成的材料。完整、均衡、足量、即时,这是人体自己设计好的细胞供给的标准,每个人都是自己身体材料的供应商,轻慢不得。

尤其是早餐,距前一天晚餐的间隔超过了十小时,而人体的睡眠过程,就是身体清理体内废物、垃圾,进行细胞修复的过程,这个过程非常消耗能量。身体能用的营养基本在晚上为了这份工作,全部消耗了。如果早餐只是随便吃几口,还要支持一上午的身体消耗,那整个上午都属于低能量亏空状态。在这个能量不足的状态中进行的新陈代谢,就有大量的细胞得不到养分而死亡,日积月累,将形成一个大的亏损,导致免疫力低下,衰老加速,疾病形成。

就算什么健康知识都不懂的情况下,先保证营养基本均衡,确保80%的情况下不会错到哪去,这样怎么都不会出什么大问题,就有足够的时间慢慢的进行更精准的、更优化的康复调理。

这也是我一直严肃强调的——不必害怕疾病,只要学会懂得消除伤害来源,建立身体修复的有利条件,调整情绪,合理搭配营养的食物,然后给身体需要的足够的时间。

给与身体正确的环境,正确的营养来帮助新的细胞生长,那么新的细胞会逐渐替代已经死亡和受损的细胞,当细胞不断地进行更新的时候,就会有新的组织替换旧的组织,就像换个灯泡一样,重现光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