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宪宗李纯:第11帝,励精图治,改革弊政,力图中兴


苏先生读史 |唐宪宗李纯:第11帝,励精图治,改革弊政,力图中兴


苏先生读史 |唐宪宗李纯:第11帝,励精图治,改革弊政,力图中兴


唐宪宗李纯(778年—820年),唐朝第十一位皇帝(805-820年在位),唐德宗李适孙子、唐顺宗李诵长子。

在位期间,励精图治,重用贤良,改革弊政,勤勉政事,力图中兴,从而取得元和削藩的巨大成果,重振中央政府威望,史称“元和中兴”。

820年,驾崩,享年四十三岁。庙号宪宗。


苏先生读史 |唐宪宗李纯:第11帝,励精图治,改革弊政,力图中兴


李纯自己的婚姻关系颇为奇特。793年,时为广陵王的李纯娶了郭氏为妻。郭氏由于母亲是唐代宗长女,郭氏与顺宗李诵是表姑侄,郭氏就长了李纯一辈。郭氏就生了儿子李宥,就是后来的唐穆宗。


苏先生读史 |唐宪宗李纯:第11帝,励精图治,改革弊政,力图中兴


805年李纯得到顺宗李诵传位。提高宰相的权威,平定藩镇的叛乱,致使“中外咸理,纪律再张”,出现了“唐室中兴”。宪宗在削弱藩镇势力,加强朝廷集权方面成绩显著。


苏先生读史 |唐宪宗李纯:第11帝,励精图治,改革弊政,力图中兴


李纯继位后刚明果断,能用忠谋,力图削平藩镇割据。在位初期,任用杜黄裳、裴度、李绛相继为相。


苏先生读史 |唐宪宗李纯:第11帝,励精图治,改革弊政,力图中兴


平定了四川节使度刘辟、镇海节度使李琦,消灭了淮西节度使吴元济、淄青节度使李师道,使藩镇相继降服,归顺朝廷。

在和藩镇的战争中,李纯重用宦官,竟任命心腹宦官吐突承璀为左右神策将军、兼河中、河阳、浙西、宣歙等道行营兵马使和招讨处置使等要职,作为统帅带兵出征,使宦官势力增大。


苏先生读史 |唐宪宗李纯:第11帝,励精图治,改革弊政,力图中兴


李纯渐渐骄侈。任用奸臣皇甫镈而罢免贤相裴度,政治日见衰败。信仙好佛,想求长生不老之药。


苏先生读史 |唐宪宗李纯:第11帝,励精图治,改革弊政,力图中兴


818年,下诏征求方士。皇甫博推荐了一个名叫柳泌的山人,配制长生药。派遣宦官使至凤翔迎接佛骨。


苏先生读史 |唐宪宗李纯:第11帝,励精图治,改革弊政,力图中兴


刑部侍郎韩愈上疏,恳切诤谏。李纯勃然大怒,准备对韩愈处极刑。裴度等奏言韩愈忠直,李纯才将韩愈贬为潮州刺史。


苏先生读史 |唐宪宗李纯:第11帝,励精图治,改革弊政,力图中兴


李纯开始服用长生药,性情变得暴躁易怒,经常斥责或诛杀左右宦官,宦官集团又分为两派,吐突承璀一派策划立李恽为太子,梁守谦、王守澄一派拥护李恒为太子。


苏先生读史 |唐宪宗李纯:第11帝,励精图治,改革弊政,力图中兴


郭妃是郭子仪的孙女,不论后宫还是朝堂,都形成了强大的势力,其子李恒不即位是不行的。

820年,宪宗暴崩,郭妃集团主导了一切,李恒登基。


苏先生读史 |唐宪宗李纯:第11帝,励精图治,改革弊政,力图中兴


纵观唐宪宗元和一朝,掌权的宦官全是宪宗的心腹,全是唐宪宗提拔上来的,宪宗的信任和威信是自己的绝对保障。

唐宪宗将“军国枢机,尽归之于宰相”,“能用忠谋,不惑群议”。唐宪宗先后任用了一批年轻有为、忠谠有才干、力主削藩、反对宦官干扰军政的宰相。


苏先生读史 |唐宪宗李纯:第11帝,励精图治,改革弊政,力图中兴


宪宗周围还有一批极言直谏,维护政治清明的大臣。如翰林学士、左拾遗白居易反对宦官吐突承璀挂帅出征。

唐宪宗任用裴垍为相,采取措施,减轻江淮人民的赋税负担。裴垍责令天下留州送使物,请一切用省估。


苏先生读史 |唐宪宗李纯:第11帝,励精图治,改革弊政,力图中兴


宪宗还委任了一批理财的宰相,以李巽为度支盐铁转运使,巽充使一年征课所入达到刘晏征收最高年份。

809年李巽上奏章荐举彬州司马(王叔文党,八司马之一)程异,吏才明辨,请以为扬子留后,宪宗准许。


苏先生读史 |唐宪宗李纯:第11帝,励精图治,改革弊政,力图中兴


唐朝平定淮西之后,唐宪宗削藩的形势发生了根本变化,朝廷处于优势,官军得以集中兵力进攻河北山东藩镇。


苏先生读史 |唐宪宗李纯:第11帝,励精图治,改革弊政,力图中兴


唐宪宗为了不让皇后干涉自己任意宠幸女人,明确表示不立皇后。 从宪宗开始,穆宗、敬宗、文宗、武宗、宣宗相继效法,也都没有立皇后。


苏先生读史 |唐宪宗李纯:第11帝,励精图治,改革弊政,力图中兴

苏先生读史 |唐宪宗李纯:第11帝,励精图治,改革弊政,力图中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