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蘇維埃的利益?那些年克格勃的驚世案件(二)

二戰之前,克格勃的案件多是針對國內的,在國外名聲不顯。其主要作用就是作為斯大林的一把槍,指哪打哪。

二戰開始後,克格勃開始在國外擴張,開始在世界情報史上佔有一席之地。

為了蘇維埃的利益?那些年克格勃的驚世案件(二)

蘇聯內務部長貝利亞

1、卡廷事件

1939年8月23日,蘇德簽訂《莫洛托夫-裡賓特洛甫條約》即《蘇德互不侵犯條約》,還有一份《秘密附加議定書》,商定共同瓜分波蘭。

1939年9月1日,德國閃擊波蘭,很快佔領了波蘭布格河以西領土。與此同時,蘇聯緊隨其後,迅速出兵佔領波蘭東部領土,在此過程中,蘇聯俘虜了約25萬波蘭軍人或警察,其中包括約1.5萬名波蘭軍政要員、憲兵和知識分子,分別關押在蘇聯西部的三大集中營:斯塔羅別利斯克、利澤利斯克和奧斯塔什科夫。

處置如此數量眾多的俘虜是個大難題,蘇聯不想在他們身上浪費人力物力資源,因此,貝利亞給斯大林寫信,說道: “他們都是蘇維埃政權不共戴天的敵人,他們充滿了對蘇維埃制度的仇恨······他們企圖繼續進行反革命活動.仍在進行反蘇宣傳。他們每個人就等著獲釋,以便獲得機會積極參與反對蘇維埃政權的鬥爭。”

貝利亞建議,採用一種特殊的方式來處理戰俘問題。

斯大林也認為,這些俘虜不論是抓還是放都是問題。在給貝利亞的回信中,斯大林表示可以對這些人處以極刑。

據此,聯共(布)政治局通過決定,授權內務人民委員部對報告中所列的25700人執行槍決。

1940年4月,屠殺開始,蘇聯人一次將數百名波蘭戰俘帶到卡廷森林中,槍殺後扔入大坑,然後埋上一層土,反覆多次。

除卡廷森林外,斯塔羅別利斯克、奧斯塔什科夫及其他位於西烏克蘭和西白俄羅斯的戰俘營同樣處置了數千戰俘。

為了蘇維埃的利益?那些年克格勃的驚世案件(二)

波蘭軍官遺骸

1943年,德軍在斯大林格勒戰敗後撤退的過程中,發現了卡廷森林的屍體。隨後的調查組初步斷定:波蘭軍官被害於1940 年春季,且是被蘇軍殺害的。德國當局如獲至寶,開展宣傳攻勢,於4 月13 日在柏林電臺廣播了這條震驚世界的消息。

此後幾十年間,蘇聯和波蘭為此事一直扯皮不斷,直到1990年,蘇聯才承認是斯大林犯下的錯誤,1992年,俄羅斯才向蘇聯移交了關於卡廷事件的檔案。

可以認為,卡廷事件是蘇聯“大清洗”的一部分,因為蘇聯大清洗的目的是清洗所有人民之敵、叛國者、間諜和一切隱藏的敵人。斯大林對國內的清洗都如此喪心病狂,波蘭戰俘當然被認為是敵人,被清洗也是必然的。

2、竊取原子彈機密

1949年10月,蘇聯第一顆原子彈爆炸成功,震驚了歐美。同時,美國對此也疑慮重重,因為在美國的決策部門評估中,美國的原子優勢能領先20年以上。再者說,美國聚集英美如此大的人力物力,都花費了6年,蘇聯在技術落後的情況下,怎麼可能這麼快呢?

答案當然是為數眾多的克格勃間諜了。

克格勃參與竊取原子彈機密的間諜不止一個,這裡就簡單介紹一下名字和事件。

貝利亞,1945年8月20日成立了隸屬於國防委員會的特別委員會,負責“領導利用鈾原於內部能量的全部工作”。任命貝利亞為委員會主席,主持蘇聯核導彈武器的研製工作。不論是領導核計劃,還是建議吸收德國科學家加入蘇聯研製原子彈的隊伍,又或者是鈾礦開採和核工業的管理上,貝利亞都完成的很好。

克勞斯·福克斯,1932年加入德國的共產黨,因不滿希特勒的獨裁統治而移居巴黎,後移居倫敦,成為英國研究原子彈方面的專家之一。美國“曼哈頓計劃”誕生後,克勞斯又來到美國,參與原子彈的研製工作。

出於對共產主義的信念和對蘇聯的好感,自1943年起,福克斯主動聯繫蘇聯間諜,提供原子彈的核心資料,極大地加快了蘇聯研製原子彈的進程。是重要的原子彈情報源頭之一。1950年被捕,1959年被釋放,後前往東柏林。

為了蘇維埃的利益?那些年克格勃的驚世案件(二)

克勞斯·福克斯

朱利葉斯·羅森堡和埃塞爾·羅森堡夫婦,大蕭條時期,美國失業率居高不下,經濟一片混亂,希特勒殘酷迫害猶太人的消息也不斷地傳來。美國國內的許多進步青年特別是猶太人,非常同情和支持蘇聯的反法西斯戰爭,這一時期也是前蘇聯在美國招募間諜的黃金時期。朱利葉斯便是在此時加入克格勃的。

埃塞爾的弟弟大衛是新墨西哥州原子實驗室的一個武官,為了獲取情報,朱利葉斯極力勸說大衛。最終,羅森堡成功說服了大衛,讓其協助自己進行間諜活動,並保證會用滿意的報酬來和大衛交換秘密情報。而大衛的情報來源,就是物理學家克勞斯福克斯。

為了蘇維埃的利益?那些年克格勃的驚世案件(二)

羅森堡夫婦

除了核資料為,羅森堡夫婦還提供了數量眾多的情報,尤其是引爆透鏡技術,正是這項技術才使蘇聯人得以在1960年擊毀美國間諜駕駛的U-2飛機。

1950年,羅森堡夫婦被逮捕。1951年,美國聯邦法院判決羅森堡夫婦犯有間諜罪,1953年6月19日,羅森堡夫婦先後被推上電椅,被處以死刑。

莫里斯·科恩和洛娜·科恩夫婦

,被認為是世界上最成功的一對間諜夫妻。他們最大的成就,就是與原子彈間諜的出色合作。


為了蘇維埃的利益?那些年克格勃的驚世案件(二)

洛娜·科恩


為了蘇維埃的利益?那些年克格勃的驚世案件(二)

莫里斯·科恩


傑奧多爾·艾德文·霍爾,傑出的物理學家,出於對共產主義的敬仰和對法西斯的痛恨,主動為蘇聯提供情報。1944年開始,霍爾加入“曼哈頓工程”。


為了蘇維埃的利益?那些年克格勃的驚世案件(二)

Hall's ID badge photo from Los Alamos

第一次接頭,霍爾交給洛娜的只有兩頁紙,上面用很小的字體密密麻麻地記滿了各種數據,這是美國洛斯阿拉莫斯核實驗室進行第一階段核試驗後的數據。兩人第二次接頭時,霍爾交給洛娜的文件包括了原子彈的設計草圖。

兩人是在被聯邦調查局盯上的情況下交接情報的,在此之前,霍爾甚至被聯邦調查局詢問,因為證據不足才不得不將其釋放。

就這樣,克格勃從莫里斯夫婦那裡得到了諸如怎樣啟動原子彈的模式反應和如何提煉高純度金屈鈾等資料,正是這些資料加快了蘇聯研製原子彈的步伐。

1961年,因叛徒告密,夫妻二人被捕。1965年,蘇聯和英國進行間諜交換,科恩夫妻回到蘇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