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麼評價DC小丑女和小丑的感情?

Aurora1433223


電影《自殺小隊》讓很多影迷注意到了小丑女哈莉,很多影評對小丑與小丑女的感情印象深刻,也認為哈莉奎茵無私的愛情很偉大。

小丑女無怨的付出,像極了為愛瘋狂的瘋子,也或許,像極了曾經或現在的妳。

但小丑只是將她當作玩具,一個自己過度依賴的玩具,厭倦卻不捨得丟棄。

如果你願意承認自己是“小丑女”,這個為愛情瘋狂的瘋子,請你務必看完這篇文章,白熊貓將帶你逃離,妳自己搭建的牢房。

1.他們的愛●情

當哈莉攤開雙手,下墜的那一刻,她耳邊響起的是小丑的聲音“不要說你願意為我而死,說你願意為我而生。”

哈莉閉上眼睛,心裡想著,她要成為自己願意成為的人。她終於感覺到了自己的美麗。

她睜開眼就看見他,他們在冒泡的化學藥劑池裡擁吻著,

水中溢出紅、藍的斑斕色彩,那不合邏輯的顏色,是她的髮色,也是他們愛情的顏色。

哈莉淺淺地笑: 是你輸了。


是的,在小丑著急而跳下化學藥劑池的那一刻

我們就明白:

小丑從來不是她的救贖,是她讓他懂了何謂相愛、何謂相生。

小丑送給她1個新的名字──哈莉奎茵,小丑的皇后。

2.你知道什麼是丑角嗎?

丑角這種角色,就是要去給人服侍。假若沒了主人,丑角就沒戲唱了。”

這句話出現在今年上映的《猛禽小隊》,小丑女哈莉在酒吧與“黑金絲雀”黛娜蘭斯喝酒閒聊,雖然黛娜對她愛理不理,

哈莉還是笑嘻嘻地跟黛娜瞎扯。

在酒精的催化下,爆料了自己已經與小丑分手。

這句話代表了小丑女的起源,哈莉被小丑甩了之後,失去她的服侍對象,失去她的愛情與信仰, 也失去保護她的黃金盾牌。

當哈莉明白自己的丑角人生,就是錯誤地根植在“小丑的附庸身分”,

哈莉渴望從俘虜與奴隸的人生「解脫」、重獲「自由」。


然而她成功了,原來只是漫畫配角的她逐步走出自己的故事,她不再是為愛而活的女性,不再對男性無條件付出。

哈莉奎茵,活出了自己的女性精神。

3.Why so serious?

是什麼力量讓一個瘋子瞬間清醒?哈莉是如何在一段失敗愛情的束縛中解脫?

事實上,讓哈莉迷戀的不是無悔的付出,她愛小丑的脆弱、惡劣、狂妄、神經質,如同她愛著身為異類的自己

這樣的女孩,喜歡跟你裝可愛,但衝鋒陷陣的時候,她從不退卻。

她天真古怪,直言直行不畏世態,她狂放不羈,扣起刺有 LoveHate 的手槍,輕挑傲慢的突破重圍。



是的!哈莉奎茵隨時都可以逃離小丑的牢籠,當她不甘願再做金絲雀時,誰也禁錮不了這個瘋女人。是小丑解放了她,但哈莉奎茵完成了自己。

4.為愛瘋狂,為自己堅強

你生活中或許也有這樣的女子,失戀、心碎難不倒她,大風大浪只是沿途風景。

她從不說還好、還可以。生活只有極端與熱烈,因為她不願為誰活的淡泊。

這女孩像哈莉奎茵,愛的時候,死去活來,獨自活的時候,理直氣壯。

5.總結

哈莉奎茵,全世界都瘋狂、著迷這樣一個為愛戰鬥的女子,她單身、或相愛,都能成為自己願意成為的人。

願我們,都是哈莉奎茵。


黑白熊貓點評中


難道你覺得小丑的傷心是真情實感嗎?

他不過是個瘋子,拿他人的痛苦取樂,折磨別人,製造無秩序無規則混亂的瘋子。

哈莉在小丑的眼中總是個“取樂的玩具”,而這個玩具相比之下更好玩。因為她總是願意傻乎乎地回到小丑身邊,然後小丑隨便幾句甜言蜜語哄騙了就完事了。哈莉就是供他取樂罷了。

毒藤女艾薇和哈莉的確是真愛,每每當哈莉飽受欺凌都會跑去與毒藤女作伴,毒藤女也會不失溫柔地開導和安慰哈莉。

而小丑呢,也許他只是因為突然找不到取樂的玩具而垂頭喪氣懊惱罷了,如果哈莉回到小丑身邊,想必又將是一個甜言蜜語的欺騙。


你沒聽過王維的相思嘛


我很喜歡,也很羨慕。但僅限於《猛禽小隊》這部電影之前。

原因在下,

愛得瘋狂;

一個是眾人眼中的“精神病”,一個是“精神病”的醫生。

哈莉奎茵會被小丑狂放不羈的性格吸引,這很在意料之中。借用一個化學定理“相似則相溶”。只有兩個互相懂得人,才會愛。

還有跳王牌化學池時的一幕,

“你願意為我去死嗎?”

“願意!”

“你願意為我而活嗎?”

“願意!”

……

哈莉奎茵為愛瘋狂的跳下去,小丑也縱身一躍的時候,兩個人都為彼此瘋狂了。這種我奮不顧身去愛你,在現實中,少之又少。

愛得忠誠;

確定心意後,小丑讓哈莉奎茵成為哥譚王后,愛護著她,不變心意。

哈莉奎茵以為小丑死亡後,看淡所有,重回監獄,既然那個人不在了,在哪都不是天堂。

最後小丑還是沒死,截監獄救愛人。

最感動的是那一句耳語,“我們回家。”

從前的日色很慢,慢到一生愛一個人都不夠。現在的日子很快,哪又有那麼多長相廝守?

最後,吐槽一下。

美劇還真是比較現實。就因為與飾演小丑的演員,沒談成,就在《猛禽小隊》裡介紹,“小丑不愛我了,於是把我踹了”

???這不是打臉麼。

什麼毛病。

已拒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