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國家下半旗致哀抗疫逝世同胞,如何藉助繪本給孩子生命教育

今天是清明節,也是全國哀悼日,全國和駐外使領館下半旗誌哀,全國停止公共娛樂活動。

對我們來說,今天是一個哀悼先人的節日,是一個致敬抗疫犧牲的同胞的日子。可對於年幼的孩子來說,是戶外汽車、火車、艦船鳴笛,防空警報鳴響的日子。

今天,國家下半旗致哀抗疫逝世同胞,如何藉助繪本給孩子生命教育

所以,我們可以藉助繪本來向孩子解釋生命的意義,幫助孩子認識“生”與“死亡”,認識生命教育。讓孩子瞭解什麼是英雄,什麼是死亡,什麼是下半旗致哀……幫助孩子面對生命的生與死,學會感恩他人的付出,珍惜我們來之不易的幸福生活。

一、《活了一百萬次的貓》

有一隻漂亮的虎斑貓活了100萬年,也死了100萬次。它又重活了100萬次,有100萬個人寵愛過它,有國王、水手、老太太……但是它不懂得愛,對自己死亡時主人的痛苦沒有感應。

今天,國家下半旗致哀抗疫逝世同胞,如何藉助繪本給孩子生命教育

直到他重生後在,在養育孩子的過程中,體驗到了愛,也學會了愛,也告訴我們生命的意義。當我們無所寄託時,就會渾渾噩噩,當我們心有所依時,生命就會發生聯結,就會發現愛。

《活了一百萬次的貓》讓我們重新審視生命的意義和價值,尋找生命的歸屬。

二、《爺爺變成了幽靈》

丹麥的 金·弗珀茲·艾克松將一個幽靈的恐怖故事講述得溫馨而感人,艾斯本的爺爺因為心臟病突發而死,媽媽說爺爺變成了天使,爸爸說爺爺變成了泥土。但是爺爺死後變成了幽靈,一趟又一趟地遊蕩在艾斯本的房間不願意離去。原來是因為爺爺離開時,沒有和小男孩說再見。

今天,國家下半旗致哀抗疫逝世同胞,如何藉助繪本給孩子生命教育

在幽靈和小男孩的交流中,生與死成為了很溫馨的事情,定格在孩子的心中。


三、《獾的禮物》


蘇珊•華萊從動物獾的角度,講述了一個生命逝去的故事。它一直樂於助人,即使已經老邁,仍然為朋友留下了許多珍貴的禮物。

今天,國家下半旗致哀抗疫逝世同胞,如何藉助繪本給孩子生命教育



四、《紀念碑下的小花》

清明節時,小女孩跟著爸爸去陵園看望太爺爺,太爺爺曾經是抗日遊擊隊員,從戰爭中倖存下來後,一直守衛著這座烈士陵園,因為這裡有著他犧牲的戰友們......

今天,國家下半旗致哀抗疫逝世同胞,如何藉助繪本給孩子生命教育

作者將“死亡”與墓園的小花、小草結合在一起,用小花的蓬勃生命力和墓園的死亡展示出來,在唯美的畫面下塑造對死亡的認識,將太爺爺的樂觀和豁達傳遞給孩子。

五、《奶奶的皺紋》

在奶奶的皺紋裡,藏著她的智慧和幸福。奶奶的皺紋,是時間的刻度;奶奶的皺紋,是記憶的寶藏。孫女在奶奶的皺紋和回憶中,感受了生命的神奇和美好,懂得了成長和失去。而奶奶在孫女的一問一答中,向孫女傳遞了生命的感悟,把積極、豁達的希望傳給了孫女。

今天,國家下半旗致哀抗疫逝世同胞,如何藉助繪本給孩子生命教育

六、《小小的她的來訪》

凱蒂·克勞澤用溫暖而細膩的筆,描述了一個關於別離和死亡的悲傷卻又充滿愛的故事。每次,在死神帶走離世的人士,總是悲傷和哭泣。可是,小女孩艾爾斯微茲卻微笑著對死神說“您終於來啦!”還向死神展示她會做的所有事情。

今天,國家下半旗致哀抗疫逝世同胞,如何藉助繪本給孩子生命教育

換一種角度看悲傷,我們也會感受到慰藉和成長。


七、《中國人的成長禮儀》

這是一部中國版的生命教育書,從求子禮,出生禮,拜師禮,成人禮,登科禮,婚禮,壽禮到最後的生命尾聲的喪禮。

今天,國家下半旗致哀抗疫逝世同胞,如何藉助繪本給孩子生命教育

  • 葬禮的時候,為什麼要穿白衣服,戴白花?
  • 為什麼恭喜別人生小孩時常說“喜獲麟兒”?

這不僅僅是中國禮儀書,更是一套生命教育繪本,幫助孩子認識死亡,思考生命。讓我們知道親人離世時應該如何做,讓孩子知道生命隨愛而來,也隨愛而逝。

八、《安德烈的願望》

安德烈失去了媽媽,被送進了孤兒院。他因為想念媽媽,決定和小夥伴烏瓦去找自己的媽媽。但是在他尋找媽媽的過程中,他感受到媽媽的愛和陪伴。他在尋找媽媽的過程中學會了直面死亡,學會了自己生活,學會了勇敢。

今天,國家下半旗致哀抗疫逝世同胞,如何藉助繪本給孩子生命教育

安德烈的願望是找到媽媽,那個穿藍色的裙子,彆著小卡子的溫柔的媽媽!媽媽雖然不在了,但是媽媽的味道和音容笑貌卻留在了安德列的記憶中,活在他的心中。你的願望是什麼呢?

九、《爸爸的圍巾》

一個失去爸爸的孩子在戴上爸爸的綠圍巾後,一件件令人驚喜的事情發生了。星期一,遇到小狗沒有被嚇哭;星期二,玩捉迷藏跑得快……圍巾給孩子勇氣和力量克服生活中的困難,是爸爸不在身邊但卻永遠陪在身邊的愛和信念,是親情和死亡的智慧。

今天,國家下半旗致哀抗疫逝世同胞,如何藉助繪本給孩子生命教育

十、《當鴨子遇見死神》

鴨子遇見了死神,渾身僵直地問死神是來帶走它的嗎?死神說:如果你能暫時忘記他是誰的話,就會覺得他很友好,很親切。於是,鴨子和死神和平相處,成了好朋友,一起玩耍。

今天,國家下半旗致哀抗疫逝世同胞,如何藉助繪本給孩子生命教育

死亡,是個令人恐懼的事情,但是卻在作者的筆下,成了詼諧、歡樂的事情。而作者也帶領我們去直面死亡,思考人生。

除了這些關於生命教育的繪本外,還有《小魯的池塘》、《我永遠愛你》、《小傷疤》、《精彩過一生》、《爺爺有沒有穿西裝》、《一片葉子落下來》、《爺爺的紅臉頰》、《熊和山貓》、《外公》、《樓上的外婆和樓下的外婆》等等繪本。


死亡是一件恐懼的事,當我們換一個角度來看待生命時,它卻是孩子成長中不可或缺的精神營養。如果我們不懂如何告訴孩子生命教育,不妨讓繪本傳遞出對生命的思考。讓孩子在繪本中感受生命的意義,幫助孩子身心的發展。


避免因為我們的諱莫如深,而讓孩子因為恐懼死亡而膽小怕事,或者因為害怕死亡做出出格的行為傷害自己或者他人。最重要的是,幫助孩子認識生命過程。


我是Daisy2019小燕,陪孩子一起成長的全職媽媽,旨在用科學的理念影響更多的朋友科學育兒,關注 ,育兒路上一起成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