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的知名典故 ,不能不知道!

從神農嘗百草到現在,中醫已有幾千年的歷史了,在不斷髮展的過程中,出現了很多趣聞雜談。

中醫的知名典故 ,不能不知道!


1.“儒醫”的由來

顧名思義,“儒醫” 一詞與中國儒學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在我國古代,儒家學說長期佔據著思想界的主流地位,宋代名儒范仲淹的“不為良相,願為良醫”,大意是“若當不成宰相普濟萬民,可以當良醫為人民消除痛苦、利澤蒼生”。的確,中醫藥治病救人和儒學的治國平天下的有很大的相似性。儒醫成為人們對從醫人員最髙的稱謂,這種情況也是在宋代表現得最為突出。宋代,朝廷設立了專門的醫學教育機構,還按照等級劃分任命醫官,為很多儒生提供了入仕的另一種途徑。宋代儒士學醫的風氣甚濃,醫學著述頗豐。一些懷才不遇的儒士還通過借醫之稱來滿足自己身心需求。因此,儒醫也在很大程度上促進了中國傳統醫學的發展。

2.陰陽魚

陰陽魚也即是我們常說的太極圖,這一圖標之所以被視為中國古代中醫藥的志徽廣為流傳,原因在於它一方面蘊含了中醫的治療原理,另一方面也彰顯了古代中醫的髙尚醫德。我國的中醫藥以陰陽五行學說為理論基礎,而陰陽魚圖中,白魚代表陽,黑魚代表陰,黑白之間用“S”形曲線分隔,寓意不斷變化的、此消彼長但又始終保持均衡的陰陽關係。另外,陰陽魚的魚眼時刻不閉,寓意醫生們為了患者的身心健康晝夜不停。

3.“大夫”、“郎中”的由來

“醫生”一詞,始見於《 唐六典》:“ 醫生四十人”,即指學習醫學的人。唐代置學習醫,故有了“醫生” 之稱。醫生還有大夫、郎中、杏林等別稱。“大夫”、“郎中”是我國古代的官名,但更多的人熟知的這兩個詞是對醫生的稱謂。

大夫是北方人對醫生的尊稱。大夫本是官名。三代時,天子及諸侯皆設之。分為上大夫、中大夫、下大夫 3 級。秦漢以來,有御史大夫、諫大夫、太中大夫、光祿大夫等名。宋以前,對醫生的稱呼較為複雜,一般根據其專科進行稱呼,如食醫、疾醫、金瘡醫等。加之唐末五代以後官銜氾濫,以官名稱呼逐漸形成社會風氣。宋徽宗時期將醫官放到大夫官階下,因此從那時起北方人尊稱醫生為“大夫”。為了區別於官名,將稱醫生為“大夫”的“大”讀成 dài,而不讀 dà。

郎中是南方人對醫生的尊稱。郎中本是官名,即帝王侍從官的通稱。其職責原為護衛、陪從,隨時建議,備顧問及差遣。戰國始有,秦漢治置。後世遂以侍郎、郎中、員外郎為各部要職。郎中作為醫生的稱呼始自宋代。尊稱醫生為郎中是南方方言,由唐末五代後官銜氾濫所致。

4.“懸絲診脈”的傳說

傳說,古時因為宮廷尊卑有序、男女有別,御醫為後宮嬪妃或者高官女眷看病時,不能直接望、聞、問、切,只能用絲線一端固定在病人的脈搏上,御醫通過絲線另一端的脈象診治病情,俗稱“懸絲診脈”。

如唐貞觀年間,太宗李世民的長孫皇后懷孕已十多個月不能分娩,反而患了重病,臥床不起。太醫醫治後,病情卻一直不見好轉。大臣徐茂功便將孫思邈推薦給太宗。由於封建社會的禮教束縛,孫思邈便叫來了皇后身邊的宮娥采女細問病情,同時要來了太醫的病歷處方認真審閱,基本掌握了皇后的病情。然後,他便開始 “引線診脈”,併成功地治癒了皇后。

後來,有人專門請教過北京四大名醫之一的施今墨老先生這一問題。他介紹說,懸絲診脈亦真亦假。所謂真者,確有其事;所謂假者,懸絲純粹是一種形式。大凡后妃們生病,總要由貼身的太監介紹病情,太醫也總是詳細地詢問這些情況,諸如胃納、舌苔、二便、症狀、病程等。當這一切問完之後,太醫也就成竹在胸了。

可見“懸絲診脈”雖有此事,卻被古往今來的人們蒙上了過多的神秘色彩。如果醫生事先不通過各種途徑獲知詳細病情,那麼不論他醫術多高明,僅僅靠“懸絲診脈”,也未必能有正確的診斷。從孫思邈“懸絲診脈”的案例來看,也是如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