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法戰爭後,德國實力強,但為什麼不吞併法國?

白楊樹下談歷史


1870年的《法蘭克福和約》對於法國人來說,可謂是喪權辱國,不僅要賠償鉅額的戰爭賠款,還要將阿爾薩斯和洛林兩地區割讓給德國。從此,雙方圍繞著兩地爭奪了70年,直到二戰結束。然而,阿爾薩斯和洛林對德國更重要。

首先,民族情緒在其中。阿爾薩斯和洛林在歷史的歸屬問題上,雙方爭論由來已久,但從其母語是德語看,德意志民族始終認同他們為同胞,並在神聖羅馬帝國時期因戰爭割讓給法國,現在他們只是拿回屬於自己的領土。

其次,在經濟上削弱法國。阿爾薩斯和洛林雖然土地面積只有3.2萬平方公里,卻是個物產豐富的地方。阿爾薩斯是法國的棉紡中心,產量佔全國的1/3;洛林是法國第一大煤炭產地,佔到全國的1/4,並且擁有全國9/10的鋼鐵產量。

而在以煤炭和鋼鐵為基礎的第一次工業革命期間,誰擁有更多的煤炭和鋼鐵,誰就是工業大國。可見,失去兩地對法國的經濟打擊是很大的,再加上普法戰爭對本國的破壞,法國共計損失200億法郎,從此元氣大傷、一蹶不振。

更重要的是,從軍事角度看,佔有這兩塊地盤,就擁有了一個極其堅固的防禦地帶,只要比利時和瑞士保持中立,法國人很難採取大規模的軍事行動。在俾斯麥和老毛奇看來,既然德、法兩國的戰爭不會停止,那就佔領先機,佔據有利位勢。

但令人意外的是,阿爾薩斯和洛林的當地民眾,似乎並不認同德意志帝國的專制,他們更願意選擇在“寬容”的法國一邊。在法國曆史上,他們多次與法國人一起,對抗外來侵略,就連法國國歌《馬賽曲》,都是源於阿爾薩斯的軍歌。

儘管使用同一語言,但在宗教、生活習慣方面完全等同於法國,歷來的統治階層也從未強迫其使用法語,當地的民眾更願意效忠法國。也就有了後來當德國人推行文化同化政策時,《最後一課》真實反映了阿爾薩斯人,遭受壓迫的真實寫照。

看到這裡,人們不禁會問,為什麼德意志帝國不一口氣吞併法國呢?

這都與歷來複雜的歐洲格局有關。無論是英國、俄國等國,都不願意在自己的“家門口”,站立一個實力雄厚的“彪形大漢”,他們寧肯看到德、法兩國打打殺殺,但都不願意看到一家“獨大”,避免給自己帶來巨大的威脅,正所謂“區域平衡”。

一是,普法戰爭後,德意志帝國的實力,已遠超歐洲大陸的任何一個國家。而多年征戰養成的“武力解決一切”的習慣,讓其在外交政策上更彰顯侵略性的一面。各國防範德國的“味道”越來越濃,這是俾斯麥不願看到的局面。

二是,被德國“奴役”的法國,其實力已遠遠無法對德國形成抗衡,不得不向英國和俄國靠攏,既可以維護自身的安全,又可以擇機實施報仇。說白了,德國的統一,將長期相對穩定的歐洲地緣政治徹底改變,歐洲各國“人人自危”、“抱團取暖”。

更讓俾斯麥擔心的是,如果順勢吞併法國,後果十分嚴重。因為他知道迫使法國接受《法蘭克福和約》,已經是列強們所能忍受的極限,再有“過激行為”,不見好就收,一定會招致各方的反對,英國、俄國,甚至奧地利都會強加干涉。

到時候,不要說“吃到嘴裡的要倒出來”,恐怕在列強們的打壓和制裁下,德意志帝國會重新回到分裂的局面。這與俾斯麥的初衷可是大相徑庭,他寧肯對法國實施更苛刻的制裁,也絕不會吞併這個國家,就是這個道理。

還有一個更重要的原因,以符騰堡王國為首的南德諸邦國,在歷史上長期受法國的影響,他們與法國人的宗教信仰一樣,更何況是在普魯士的武力威脅下,“不得已而為之”。所以,德意志帝國不是“鐵板一塊”,俾斯麥必須嚴防“背後一刀”。

至此,德意志民族不僅實現了全民族的統一,而且擁有了歐洲主導地位。然而,蒙受屈辱的法國人空前團結,2年內還清了戰爭賠款,逼走了佔領軍。俾斯麥一度想發起第二次普法戰爭,但在俄、英兩國的極力干預下,最終沒有實施。

而對阿爾薩斯和洛林來說,從此成為德、法兩國矛盾的焦點,在經歷的70年戰亂中,民眾護照上的國籍變來變去,但唯一不變的是對法國的認同和歸屬感。事實證明,相同的語言文化不一定等同於政治認同,激發人們愛國之心的不是語言。

德國對法國的苛刻,是導致法國對他們冷酷的原因嗎?歡迎留言和討論。

參考文獻:《第二次世界大戰》、《二戰全史》

歡迎搜索關注“白楊樹下談歷史”//學習歷史,傳播文化正能量//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