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一歲半了,不高興了就伸手打人,請問該怎麼糾正呢?

雙子說


你好 很高興回答你的問題

說起孩子搞破壞摔東西這件事 挺頭疼的. 曾經有個媽媽就跟我說:“我家孩子剛1歲多,就開始喜歡搞破壞,不但會拆玩具、撕書,不高興了還會摔椅子、砸東西,我的口紅就被弄折了好幾根。跟她說了好多次,要愛惜東西,可是根本沒有用,這是為什麼呀,還有沒有辦法管他了呢?”

其實,大家要理解,孩子搞破壞,有時並不是惡意的。而且,相比去單純地管束孩子,家長先從自己身上找原因,然後進行調整可能會更有效果。那麼,我們就來聊聊該怎麼降低孩子的“破壞慾”。

1.孩子為什麼會喜歡搞破壞?

原因① 家長的不理解

這是什麼意思呢?

就是說,孩子的很多行為,雖然看上去毀壞了一些東西,但他的本意卻並不是想搞破壞,有可能是隻因為好奇、想探索,或者是不小心,也有可能只是單純地想引起你的注意。但是家長並沒有去認真瞭解具體情況,弄清楚孩子為什麼會有這樣的行為,只是單純的根據自己的判斷,就給他的行為貼上了“搞破壞”的標籤。

比如說,孩子把新買的小汽車拆了,或許他只是想把它組裝成更合自己心意的模樣;而他砸汽車,可能只是因為搞不明白為什麼汽車上了發條後,自己就可以向前走了。

這個時候,如果家長不去仔細瞭解孩子的目的,而是簡單粗暴地認定,孩子是故意不愛惜新玩具,就是想搞“破壞”。那麼,孩子可能會覺得很委屈,而因為語言能力的限制,他沒辦法很好地為自己辯解,就很可能會繼續用一些“破壞”行為來發洩自己的負面情緒。於是,家長看了會覺得:瞧瞧,這個孩子太不乖了,說他也不聽,還繼續故意搞破壞!

慢慢地,家長就會覺得孩子越來越不聽話,而孩子因為得不到理解,就會越來越需要發洩,於是就形成了惡性循環。

原因② 模仿

我們發現孩子容易出現“破壞”行為的年齡段,通常是會在三歲之前,這個階段,是孩子行為養成的時期,他會特別熱衷去模仿學習成人的一些行為動作。

所以說,這也是家長對孩子進行行為教育的一個重要階段。在這個階段內的孩子,對於對錯還沒有明確的概念,他只是會下意識的去模仿大人的動作。

而大人一旦發現孩子有“破壞”行為的時候,除了去了解孩子行為背後的真實動機,也一定要仔細地去反思,是不是自己平時不經意的一些行為,給了孩子不好的影響,又或者是電視、書本里的一些內容對孩子起了誤導作用呢?

也許,經過排查你就會發現,孩子的一些破壞行為,其實只是在模仿。

2.應該如何應對呢?

首先,大家要記得做到冷靜對待,嘗試理解孩子。

孩子出現“破壞”行為的時候,家長不要一味地指責,而是要先冷靜下來,好好想想孩子為什麼要這麼做?他是不是有什麼想法,但是沒用合適的方式表達出來?

如果孩子已經可以用語言進行表達,那麼一定要嘗試著和他溝通,儘量去了解他內心真實的想法,而不是不管三七二十一,就自作主張的認定他是在“破壞”。

即便孩子還不太能說明自己的想法,家長也要儘量嘗試著站在孩子的角度去思考問題,不要總是以自己的立場和邏輯去評判孩子行為的對錯。

大家要知道,孩子砸玩具、扔杯子一定有他自己的原因,家長要學會透過事情本身去理解他想要表達的意思,盡力的去理解他這麼做的原因,而不是站在成年人的角度,簡單粗暴地批評教育,甚至是懲罰孩子。

等家長自己冷靜下來,又瞭解了孩子搞破壞的真正原因之後,就可以再根據具體情況採取措施。

如果孩子的“破壞”行為是因為家長的不理解造成的,那麼,家長就應該學著慢慢轉變思想,多從孩子的角度出發去思考問題,多瞭解孩子內心深處的想法。

千萬不要對孩子採取打罵的方式來進行懲罰教育,也不要嘗試去控制或者改變所謂的“破壞”行為。因為這麼做,無非會造成兩種結果,一種是,孩子被打得害怕了,當著你的面時變得過於小心翼翼。第二種情況,就是這種“破壞”行為變本加厲了。

如果孩子的“破壞”行為來自於模仿,那麼家長就應該要注意自己的言行。

比如說,大人隨便破壞公共設施,卻不允許孩子砸東西;在家裡不愛惜自己的物品,卻要求孩子好好對待自己的玩具書籍等等。如果家長用這樣的雙重標準去教育孩子,一般是收效甚微的,所以說,家長一定要以身作則,給孩子帶來積極正面的榜樣力量。

除此之外,大家要意識到,孩子成長的環境也非常重要。因為除了身邊大人的言行,書本里的,電視裡的東西他也會模仿,這也就是為什麼國外影視對觀眾年齡會嚴格限制的原因,就是為了防止電視裡一些不良行為被孩子學會,從而誤導孩子。

而如果說孩子確實已經出現了一些惡意“破壞”的行為,那麼,這個時候,家長就應該及時地制止,然後簡單嚴肅地告訴孩子,這樣做是不對的。

其實,說這麼多,我最想讓各位家長明白的就是,在孩子出現了破壞行為時,家長要有透過現象尋找本質的意識,要學會理解孩子,懂得以身作則,而不是單純地指責、壓制。

我一直在說,我們要陪著孩子長大,這個“長大”不是指孩子大一歲,家長老一歲,而是要讓你自己的行為對孩子有一個積極長遠的影響,在這樣的過程中,家長和孩子一起成長。



愛運動寶媽米琪


孩子不高興就伸手打人,父母需要學會看到孩子情緒的背後的需求,也許是TA覺得被戲弄了,也許TA覺得被忽略了等等。這個時候的孩子語言表達能力還不夠強,他們無法通過語言去表達自己的情緒,所以需要藉助一定的肢體語言來表達自己。父母首先要做的是先安撫情緒,再來處理問題,而不是盲目粗暴地去批評孩子這種行為。可以通過開放式的問題來引導寶寶,從而來觀察寶寶的反應,從而判斷寶寶的真實需求,這引導過程可能比較困難,但父母只要耐心去做了,相信孩子的問題行為就能迎刃而解了。





六仔媽媽


一歲多孩子獨立意識增強才會出現打人的表現

很多家長面對一歲多的寶寶都存在下面的困惑:

一歲多的寶寶喜歡咬人怎麼辦?

孩子總是喜歡打別的小朋友,講了很多次道理都沒用?

看來孩子打人的問題也是大家養育中的難題,今天我們就來一起討論下:孩子喜歡打人,扔東西怎麼辦?

1歲到2歲之間對於孩子來說,這是一個特別特殊的階段。

特殊就特殊在一歲多的孩子剛剛從手腳並用過渡到獨立行走。

一歲多的孩子從用嘴巴認識世界過渡到用行動來認識世界。

因為獨立行走給孩子帶來了更多的自由與空間,孩子的獨立意識也逐漸開始顯現,這個時候是孩子學習認知的一個特別重要的階段。

孩子獨立意識的增強,往往伴隨著孩子學習能力的增強。在孩子獨立意識增強的過程中,孩子通常會出現喜歡打人,咬人,扔東西,尖叫等行為。我們也可以把這幾種行為看成是孩子在認知學習這個世界。

今天我們要說的是,孩子的這些表現,在他獨立意識增強的過程中,都是一種正常的表現。

很多父母苦惱的是孩子打人的行為,但是從來沒有考慮過孩子打人的原因。

孩子愛打人背後可能是這三種原因

一歲多的孩子很少和同齡人之間會有交流,孩子們就算在一起也是彼此之間獨立的去玩耍。如果兩個孩子在玩的時候,突然間一個伸手在另一個的身上拍了一下。這個時候我們成人往往會把這種行為定義為“打人”。

但是作為家長,我們有沒有想過在孩子的心裡,或者說從孩子的角度出發,他並不認為這是打人。

孩子喜歡打人,這或許是家長錯誤的定義。

孩子喜歡打人,其實是孩子在用手來探索這個世界

一歲半之前,孩子是用口來探索這個世界的。最明顯的表現就是孩子會把任何東西都送進嘴巴里。一歲半之後,孩子是用行動來認知這個世界的。而孩子的手就是行動的執行者。

孩子喜歡把東西扔得滿地都是。他只是在觀察東西落地的樣子,或者不同的物品落地,帶來不同的聲音,讓她感到好奇。

吃飯的時候把所有的食物都拍扁,這是他在觀察食物被蹂躪後的樣子。

什麼東西都放在嘴巴里,嘗一口。這是孩子在感受不同的食物帶來的不同的味蕾感覺。

喜歡抓人,手抓人臉,抓人衣服。他可能只是在觀察被抓之後被抓者的表情。

有研究發現,孩子在面對不熟悉的物體的表面的時候,孩子的第一個動作往往是伸出手去觸摸或者拍打。孩子並不是想打架,這個時候他只是好奇。

也就是說,孩子在面對不同的同齡人的時候,他心裡想的可能只是用手去摸一下,這是孩子探索世界的本能。

孩子打人背後的第二個原因,不斷的重複是孩子學習的途徑。

有這樣一個研究。研究者讓一歲多剛會走路的雙胞胎,其中一個每天都練習走路,另一個相反,每天都不做練習。十天之後,很明顯,每天都做練習的孩子走路更加的平穩。

也就是說孩子的很多能力都是在不斷的重複中得到學習與鍛鍊。

同樣的道理,一歲多的孩子並不能很好的去控制自己的手臂。孩子在練習觸摸的時候,他的手會不斷的去觸碰到其他人。在個這個觸碰的過程中,如果沒有人指導,他是不能很好的把握力度的。

皮亞傑認為,兒童早期的吮吸、伸手夠東西等動作就是為認知發展服務的。他提出,嬰兒在主動抓取身邊的玩具併成功後,就積累了感性經驗,獲得了對玩具的整體知覺;而這些知覺有助於他們在下次抓取玩具時,更有目的性,從而更加熟練和精確。

朋友家的孩子一歲多的時候在玩手電筒,因為覺得很危險,就讓孩子把手電筒遞給她。在孩子遞手電筒的瞬間,手電筒砸到了他的眼睛上。我們不能責怪孩子,因為孩子沒有經驗。對於孩子來說,任何他們沒有習得的能力,都不能很好掌控。

孩子喜歡打人扔東西,是他在學習事物之間的聯繫。

很多媽媽很疑惑,孩子喜歡扔東西,怎麼就能和事物之間的聯繫有關係。

在我女兒一歲半的時候,他每次坐在餐椅上吃飯的時候,有一段時間,他特別喜歡用勺子去敲碗。

這種行為,當然是不被允許的,所以每次他敲碗的時候,我就會去眼睛瞪他。但是每次我只要瞪他一眼,他就會繼續在敲,邊敲還邊笑。就像是在故意示威。

媽媽們是不是都遇見過這種情況,孩子在做任何事情的時候,都要先看看大人臉色。很多孩子看到家長阻止反而會越來勁。

對於孩子來說,媽媽的表情已經和他的行為之間有了聯繫。她扔東西的時候,如果家長很生氣,孩子還會一而再再而三的去扔,她在試探家長,一旦發現因為自己的行為引起的家長不高興,他心理的因果關係便建立。

下一次,如果孩子想要引起關注,就會學習到應該怎樣去做了。

一歲半的孩子打人,用這三個方法引導孩子

首先,給孩子創建豐富的探索環境。

我們說,想要開發孩子的智力,就要讓孩子去觸摸不同的物質。在孩子日常的生活中,應該儘量給孩子準備不同材質的玩具。當孩子觸摸之後,建立了感官認知,就會積累響相應的經驗。

作為父母應該如何來準備?

1.不要怕髒,讓孩子盡情的去玩耍;在《小豬佩奇》的動畫片中,佩奇姐弟最喜歡的就是跳泥坑,就算全身髒透,也不會受到父母的責備。

2.讓孩子多去觸摸,建立不同的感官認知;

其次,幫助孩子把認知體驗轉化成經驗。

在孩子還不能很好的控制自己的手臂的時候,父母最好的做法是幫助孩子來完成整個認知過程。

比如孩子用手抓父母的臉,我們可以拉著孩子的手,輕輕的來撫摸面頰,並且告訴孩子,可以用手輕輕的撫摸媽媽的臉。

在這個過程中,我們要做示範,引導孩子,並進行講解。想讓孩子去摸就告訴孩子什麼是摸。

第三,幫助孩子建立正向關聯

第一步,一旦確定孩子的行為是在挑戰父母,父母正確的做法是不要回應孩子。當孩子扔玩具,尖叫都是在引起我們注意力的時候,這個時候可以假裝沒看見,也可以徑直走開。

當孩子的行為不能引起父母的關注,他自己會放棄。

第二步,幫助孩子建立正向鏈接。當孩子的行為正確的時候,一定要及時的給予鼓勵和回應,讓孩子知道哪些行為是值得被肯定的,從而會強化這些行為。

第四點,不要用暴力回應孩子。

明明是在教育孩子不能打人,孩子手剛摸到別人身上,父母啪的一下,把孩子的手打掉,邊打邊告訴孩子不能打人。

父母的語言和行為是相反的,對於孩子來說會有兩種結果。其一,因為父母的阻止,孩子感性認知沒有建立,下次他還會再去嘗試。其二,因為被打,孩子會放棄這方面的嘗試,對於孩子來說,這是沒有習得的經驗,可能在成長的某個階段還會重新開始。

心理學家弗洛伊德說過:早期關鍵階段中的經驗會決定一個人的順應社會的模式和她成年時所具有的個性特性。

對於孩子來說,父母面對孩子成長中的特點,我們應該學會正確的去引導,不要粗暴的制止,畢竟父母一個簡單的動作,可能會影響到孩子的一生。


攀閱


我家的孩子也有這個問題,我的建議是出現注重情況的時候,家長不要馬上改變態度義正嚴詞的教訓孩子,應該和氣的跟孩子講解這種行為的不當之處,在循循善誘中引導孩子改掉這種不好的行為。其實孩子一不高興就愛打人還是跟父母的日常行為有一些關係的,做家長的也應該查找下自身存在的問題。


抱著貓的老鼠


我家兩個寶貝在兩歲左右也都有這樣的情況,大寶好一些,二寶更明顯。

我觀察到這時候寶貝打人都是無意識的。基本都是發洩不滿的情緒。(想要的拿不到、別人沒經過他的允許拿他的東西、碰疼了……)或者是想和別人玩,不會用語言表達。

針對發洩情緒的情況,我一般這樣做:

第一步:安慰 拉住他打人的手臂,抱抱 親親

第二步:找茬

我表演怎麼發洩情緒(哭、生氣、向家人傾訴)讓寶寶看到我是怎麼發洩的。

第三步:打回去

寶寶打你的時候,表演哭,大哭,然後打回去,第一次一定要讓他感受到疼。任他哭夠後走第四步。

第四步:講道理

“寶寶,剛才被打疼了吧?我也好疼啊!”抱著他,目光對視

“我知道你剛才是心情不好,以前媽媽心情不好的時候會生氣、會告訴爸爸,會悄悄哭,但是我不打人,打了人,我們都疼!”(這樣的場景一般三次後肯定見效!)

面對交往問題,這個家長平時帶寶寶外出可以準備點零食或玩具,當你看到寶寶眼神關注同伴有交往的慾望,就拿出零食或玩具“你是喜歡她嗎?想和他一起玩?拿著這個去找他吧,他肯定會喜歡!”如果對方不接受,家長也要添把火,和對方的家長合作促成良好的友誼[可愛][可愛]





tongni1979


真想糾正嗎?那就他用那隻手打人你就打那隻手,小孩子你教出來什麼樣他就是什麼樣,絕不能遷就。


AAA巨人


一歲多的寶寶打人其實並沒有惡意的,這是寶寶發育的階段到了手部的敏感期,她只是不會表達自己的想法而已。
寶寶打人,大人可以這樣做:

1.當寶寶打你的時候,你不要做出誇張的表情,因為當他看到你的表情很有趣的時候就會很開心,還會繼續打你,想繼續看你有趣的表情,同時也把這點告訴家人,只有家人同步改變,才有效果。

2.李謹玫教授說過:當孩子打你時,不要大聲說她,把他抱在腿上,按住雙手,看著他的眼睛,不要說話,用眼神的堅定傳達不可以。


3.當孩子打人後,要找到原因,孩子打人有可能是為了鍛鍊手,也有可能是你忙著別的事情沒有理他,他為了引起你的注意力,所以找出原因,就好解決了。如果是因為發育階段鍛鍊手臂,可以給孩子買些這方面的玩具,如果是想引起你的注意力,你可以放下手中的事情,多陪陪他。

孩子們都是小天使,也很單純很簡單,用心發現問題就會改變孩子的不良習慣的。


仙人掌勺子


小樹分叉,及時修枝砍叉,方能長成參天大樹。


律師郭峰


不要一上來就想糾正,寶寶是家長的複印件,也是家長的一面鏡子。需要排除幾方面:

1,代養人是否經常有“打你”之類的攻擊性言辭或行為?

2,孩子是否缺乏關注,沒有安全感,需要通過攻擊性行為來引起家人關注,尋求安全感。

3,孩子的自我意識期出現了,自我意識就是為了區分外界和孩子本體的差別,攻擊性行為是他區別的一種行為。

4,習慣養成,當孩子一旦出現“打”人的行為時,家人顯得異常激動,讓孩子感覺到興奮,好玩。最好的辦法是兩種,一種是當孩子形成攻擊習慣時,每當出現這種情況,可以“限制他的自由,比如反思角,或家長抓住孩子的雙手十分鐘,以示懲戒。這種方法一定要在孩子平時建立好合約,提前溝通好,不能突然使用,要讓他知道前因後果,我做了什麼事,會有這樣的懲戒。然後要注意的是,當孩子出現攻擊性言辭或舉止時,儘可能淡化,不能顯得特別激動。一定要有勸誡,最後才是懲戒。

希望對您有用。



偷看的大貓熊


一歲半的寶寶,認識屬於萌芽階段。寶寶會發脾氣,這個很正常的。沒事啊,平時就讓寶寶聽一下音樂呀。寶寶發脾氣的時候用他的玩具啊。讓他轉移他的思想和思維,要有耐心喲。去小紅書看看,寶寶為什麼發脾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