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笋的损招:对赫鲁晓唯命是从,为何成为越南战争的“导火索”?

在外界眼里,越南战争是美国打得一场很艰难的战争,美国在这场战争中并未取胜。其实越南战争应该分为两个部分,

一个是法式越南战争,一个是美式的越南战争。

越南是法国传统殖民地,二战后,日本战败退出越南,法国再次进入越南,企图继续维护法国利益,但没想到北越的力量在我国得以保存发展,而且实力很强。于是法国为了消灭北越,扶持南越,就发动了法国式的越南战争。期间我国帮助北越“抗法援越”。


黎笋的损招:对赫鲁晓唯命是从,为何成为越南战争的“导火索”?


法国军队的战斗力的确让人不敢恭维,他们以为自己有先进武器,像北越这样的游击性质的武装很快就能消灭,以此实现南北统一。但法国没想到,在与北越军队战争时没占到便宜,反而处于下风。当然这与我国帮助北越也有关系。

奠边府一战,是法国无法继续撑下去理由。战前法国信心满满,却在战中几乎全军覆没。法国一看形势不好,不得已选择退出越南。此时美国一看,法国退出去了,越南很快就会成为“红色”一片,于是美国进来了,从此美式战争开始了。


黎笋的损招:对赫鲁晓唯命是从,为何成为越南战争的“导火索”?


其实法国退出后,如果有一人坚持在南方作战,美国不会占到什么便宜的,或许美式越战不会来临,也或许提前结束。

此人就是黎笋,也是越南第二位掌权人。为何说黎笋与美式越南战争有关呢?下面咱们就分析一下。


黎笋的损招:对赫鲁晓唯命是从,为何成为越南战争的“导火索”?


1.深扎南越

都说黎笋是胡志明的老战友,其实这个人心机很深。他也曾在我国境内疗过伤,休过养。可以这样说,如果我国不给北越提供庇护场地,北越政权早就完蛋了。无论抗击日本,还是抗击法国,北越打不过就往我国跑,然后跑到我国境内休养,等到给养与实力差不多了,北越再次出击。

此时黎笋就是从这样一个环境里成长起来的,二战结束后,从1946年开始,胡志明主要在北越山区战斗,于是就派黎笋到南越地区发展力量,抗击法军和南越军队。

不得不说南部越南一直在法国和南越控制之下,此时没有抵抗力量,黎笋到了后,他只能从零做起,迅速拉起一支队伍,并不断与法军及南越周旋,这支武装当时被称为“南方民族解放阵线”。

黎笋在南部宽松环境里,使这支队伍不断壮大,再加上有外部支援,其实力足以和南越及法军抗衡,只是数量少而已。

奠边府战役,虽然北越取得胜利,但由于力量悬殊并没有进一步扩大战果,但因此形成了越南北南分治,以北纬17度线为界,分为北越和南越。此时北越武装在北部,而南方解放阵线继续在南部抗战,依旧归黎笋指挥。

2.被苏出卖

本来南方解放阵线在南部群众基础好,南部农村地区有很广泛的支持率,如果用心发展队伍,用不了多久就会打败南越,但此时黎笋的心态发生了变化,他认为强大苏联才是帮手。


黎笋的损招:对赫鲁晓唯命是从,为何成为越南战争的“导火索”?


任何民族解放运动,靠外国势力即使成功了也受制于人。但黎笋却对苏联相当迷信。在上世纪六十年初,赫鲁晓夫执政时期,苏联执行政策是亲西方,试图与西方和好。因此赫鲁晓夫虽然在古巴弄了把导弹,其实他内心还是向往西方的。

当时美国就给苏联压力,认为南方解放阵线的存在,不利于北南和平。于是赫鲁晓夫就向越南施压,要求解放阵线放下武器,走出山林。而且赫鲁晓夫还以不给越南援助为由,要求南方解放阵线放下武器。

黎笋对于苏联很崇拜,本来赫鲁晓夫说话就不离谱,一支成形的武装,怎么能随便交出武器而不战而散呢?但黎笋顾不了那多,他回到了北方,但南方解放阵线武装却遭到了重大损失,很多人员死在南越和美军手中。


黎笋的损招:对赫鲁晓唯命是从,为何成为越南战争的“导火索”?


可以说,赫鲁晓夫出卖了北越,而黎笋明知道这招不行,却怕得罪苏联,非放弃南方阵地。不得不说黎笋让北越武装力量损失极大,也为后来美式越南战争带来很多困难。

3.极力亲苏

当法国人丢下越南走后,美国人来了。此时美式越南战争开打,最初美军的确在战争中取得了优势,只是南越军队战斗力太差,如果南越军队能与北越相抗衡,北越或许被美国灭掉。

但北越因为失去了南方解放阵线,无法形成南北夹击,不得不重新开辟战线,向南部输送力量,这就浪费了北越很多精力,也浪费我国大量装备和给养。

北越靠着顽强的战斗力和我国支援,与美国军队一直打了近二十年。如果美国不是国内反战情绪高,如果不换总统,美军继续与北越打,北越并不占优势。从这一点看,美国是无奈离开越南的,但并不能说是败退。


黎笋的损招:对赫鲁晓唯命是从,为何成为越南战争的“导火索”?


而美国人撤走后,北越才开始南北统一之战,不得不说少了南方解放阵线,北越费了些周折。虽然南越战斗力不行,但也是一支经过美国训练的正规武装。

美式越南战争时,黎笋就已经掌握大权,现在有人认为是黎笋把胡志明架空,其实是胡志明选了黎笋,后期他因为病情,也无力领导北越,因此黎笋掌握了大权。

越南战争结束后,黎笋威望很高,虽然有我国支持,他才取得战争胜利,但黎笋却在越南心中成为英难。对恩人早就不屑一顾了,因为黎笋还要紧抱苏联大腿不放。这也为后来的对越自卫反击战埋下隐患。


黎笋的损招:对赫鲁晓唯命是从,为何成为越南战争的“导火索”?


因此看待一场战争,其实中间有许多因素,而这些因素容易被忽略。在国家利益面前,要克服对外部势力的幻想和干扰,如果黎笋坚持在南越继续战斗,或许就有不同局势。


黎笋的损招:对赫鲁晓唯命是从,为何成为越南战争的“导火索”?


更多关于越南战争的资料,请用头条APP搜索。


黎笋的损招:对赫鲁晓唯命是从,为何成为越南战争的“导火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