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用辯證的方法分析中西醫的作用!

網絡上有很多關於中西醫本質區別的談論。 我看了這些討論, 覺得許多論點是有中醫背景的人寫的。因為中西醫的區別實在太多,所以, 這些討論好像不夠全面。我是一位植物病理學家, 對生物病理有比較紮實的基礎。 由於植物病理學家既不屬於中醫, 也不屬於西醫, 所以,具有中性的醫學觀點。

要用辯證的方法分析中西醫的作用!


今天我就來談談中西醫最本質的區別這個話題。之所以用最本質這三個字, 是因為中醫和西醫之間的區別很多很多, 不是一篇簡單的博文可以說清楚的。因而, 這篇博文只是談論最本質的區別。

我得出中醫和西醫最本質的區別是:內與外,整體和局部, 固本和治標。

首先來說內與外。中醫注重查找引發病變的內部原因, 切脈就是體察病人內部的狀態。 中醫慣用的望,聞,問和切四診就是充分了解病人內部臟器變化的診斷方式。西醫注重的是導致發病的外部原因,首先檢查是什麼外部原因導致生病, 比如說, 是細菌感染還是病毒感染。 一般是採用化驗和藉助儀器設備來進行診斷。

其次來說整體和局部。中醫注重的是病人的整體健康狀態, 採用全面分析考量的原則。 比如說,病人說頭痛,中醫會考慮到病人的抽菸喝酒, 飲料和食品,作息時間, 以及家庭生活和情緒。西醫則會用先進的儀器設備來檢查病人的頭部,不會考慮病人的飲食習慣和作息時間以及生活境遇等因素。反正中醫看病診斷時考慮到病人的方方面面,而西醫是頭痛查頭, 腳痛查腳。

最後來說固本和治標。中醫開的藥方主要是幫助病人增加自身的免疫抵抗力, 具有慢性的功效, 是從根本上幫助病人增強自身抵抗疾病的能力。西醫開的藥方和採用的治療方案都是針對局部病灶的, 通常採用手術切除病灶和服用化學藥劑來消除感染引發的炎症。 所以, 西醫對於晚期已經擴散的癌症幾乎一籌莫展。

我對植物病害採用中西醫結合的方針。一方面通過抗病育種來提高植物的抗病能力和調節肥水來改善植物的健康狀態, 另一方面採用噴撒化學藥劑來防治由生物侵染導致的病害。前者屬於中醫的治病方法, 後者與西醫的治病原理一樣。

簡言之,中西醫最本質的區別是:中醫注重的是內部原因,從整體考慮問題,採用固本的治療手段;西醫著重外部原因,針對局部實行診治,採用切除和消炎等治標的治療方式。中醫通過提高人體本身的機能來恢復健康,西醫採用消除外來致病因子使病人脫離病患。因而, 對於人體由於代謝失衡引起的慢性病, 中醫的療效好於西醫,對於由外部因素引發的炎症和病灶, 西醫的療效勝於中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