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詩裡讀清明:古代清明詩名句20句,追思先人,緬懷英雄


清明詩裡讀清明:古代清明詩名句20句,追思先人,緬懷英雄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清明是一個追思先人的傳統節日,其民俗文化內涵豐富。歷代詩人對清明也情有獨鍾,留下了許多膾炙人口的詩詞佳作。

1.掃墓緬懷


“風吹曠野紙錢飛,古墓累累春草綠。棠梨花映白楊樹,盡是死生離別處。”(唐白居易《寒食野望吟》)

清明掃墓,祭祀緬懷先人的景象歷歷在目。

“南北山頭多墓田,清明祭掃各紛然。紙灰飛作白蝴蝶,淚血染成紅杜鵑。”(南宋高翥《清明》)

郊野祭掃,悼念亡人的情形如在眼前。

2.踏青遊春

“衛女紅妝薄,王孫白馬肥。相將踏青去,不解惜羅衣。”(唐李嘉祐《春日淇上作》)

詩人以歡快的筆調,描寫了青年男女在花紅柳綠、鶯歌燕舞的清明時節相伴踏青的畫面。

“梨花風起正清明,遊子尋春半出城。日暮笙歌收拾去,萬株楊柳屬流鶯。”(南宋吳惟信《蘇堤清明即事》)

春光明媚,踏青遊春的景象撲面而來。

3.郊遊玩樂

“蹴鞠屢過飛鳥上,鞦韆競出垂楊裡。”(唐王維《寒食城東即事》)

在美妙的春光裡,人們或蹴鞠,或盪鞦韆,盡情歡愉。

“草長鶯飛二月天,拂堤楊柳醉春煙。兒童散學歸來早,忙趁東風放紙鳶。”(清高鼎《村居》)

一群活潑的孩子在大好的春光裡放風箏,為美好的春光平添了幾分生機和樂趣。

4.遙祝親人

“自嘆清明在遠方,桐花覆水葛溪長。家人定是持新火,點做孤燈照洞房。”(唐權德輿《清明弋陽》)

哀婉的詩句,寫出了遊子清明盼歸的心聲,流露了幾許淡淡的惆悵。

“白下有山皆繞郭,清明無客不思家。”(明高啟《清明呈館中諸公》)

“無客不思家”道出了萬千遊子清明思歸的心緒。

5.關心疾苦

“耕夫召募逐樓船,春草青青萬頃田。試上吳門窺郡郭,清明幾處有新煙?”(唐張繼《閶門即事》)

清明本是春耕生產的大忙時節,農夫卻被“召募”去服勞役,傾訴了對統治者的強烈不滿。

“滿衣血淚與塵埃,亂後還鄉亦可哀。風雨梨花寒食過,幾家墳上子孫來?”(明高啟《送陳秀才還沙上省墓》)

戰事不絕,禍亂四起,人煙蕭疏,民不聊生,憂國憂民的情懷自不待言。


清明詩裡讀清明:古代清明詩名句20句,追思先人,緬懷英雄


6.人生無常

“人乞祭餘驕妾婦,士甘焚死不公侯。賢愚千載知誰是,滿眼蓬蒿共一丘。”(北宋黃庭堅《清明》)

詩人由清明掃墓想到齊人乞食,由寒食禁菸想到介子推焚死,不論賢愚,到頭來都是一抔黃土,抒發了人生無常的慨嘆。

“漢寢唐陵無麥飯,山溪野涇有梨花。一樽竟藉青苔臥,莫管城頭奏暮笳。”(南宋趙鼎《寒食書事》)

權貴生前雖然喧囂一時,但死後若干年卻落得墳前冷落,無人祭掃,反不如黎民百姓,生前平淡,但死後卻祭拜不斷,人情如舊。

7.悼亡愁緒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唐杜牧《清明》)

清明時節,細雨紛紛,行人吊念逝去的親人,悲思愁緒,傷心欲絕。

“宿草春風又,新阡去歲無。梨花自寒食,進節只愁餘。”(北宋楊萬里《寒食上冢》)

詩人行走在掃墓的路上,睹物傷懷,把千言萬語歸結為一個“愁”字,表現出一種莫名的哀傷心境。

8.韶華易逝

“向誰夸麗景,只是嘆流年。不得高飛便,回頭望紙鳶。”(唐羅隱《寒食日早出城東》)

在熱鬧的寒食節日場景裡,詩人看到高飛的風箏,不禁生出韶華易逝功業無成的惆悵情緒。

“節序太無情,不肯留停,留春不住送春行。忘卻羅衣都溼透,花下和笙。”(清鄭燮《浪淘沙·暮春》)

春雨既然不肯停留,那就乾脆佇立在雨巷花蔭深處,吹一支悱惻的笙曲,為春送行吧。表達了詩人對時光流逝的感懷。

9.思婦閨怨

“消息未歸來,寒食梨花謝。無處說相思,背面鞦韆下。”(北宋晏幾道《生查子》)

閨門女子天天盼,月月盼,寒食節過去了,梨花開了又謝了,一次次地等待,始終沒有等到丈夫的音信,隨之而來的,只是一次次失望!只能在鞦韆架下,默默地承受相思之苦,無處訴說,也不想訴說。

“行坐深閨裡,懶更妝梳,自知新來憔悴。”(北宋杜安世《鶴沖天》)

她在深閨裡行坐不安,形容憔悴,沒有什麼心思去梳妝打扮。一位因懷念遠人而憔悴幽怨的閨中少婦的形象呼之欲出。

10.抒發悲情

“無花無酒過清明,興味蕭然似野僧。”(北宋王禹偁《清明》)

即使在清明節,也沒有像平常人那樣外出踏青,去欣賞山花爛漫的春景,更沒有邀約友朋飲酒作樂,反而過著山野僧人般的清苦生活。悽苦之情痛徹肺腑。

“故國江山徒夢寐,中華人物又銷沉。龍蛇四海歸無所,寒食年年愴客心。”(清屈大均《壬戌清明作》)

雖有亡國之恨卻難有回天之力,這是特定時節和特定環境觸發的情思,詩人將幽憤之情藉助清明表達得深沉蘊藉。


清明詩裡讀清明:古代清明詩名句20句,追思先人,緬懷英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