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知道他是文人,却不知道他还是酷吏,还带兵打仗

在中国古代有很多著名的人物,都有多重身份,比如说汉代的班超本来就是一个文吏,后来也就投笔从戎在西域做出了很多贡献,至今还受到大家的敬仰。今天的主角也是这么一个有多重身份人,他就是《水经注》的作者郦道元。很多人对郦道元并不陌生,毕竟《水经注》名闻天下,日本地理学家米仓二郎曾说:郦道元是中世纪世界上最伟大的地理学家。但是除了文人身份之外,你可能不知道的是郦道元不仅仅是编注了《水经注》,在历史定位上,他还有其他特殊的身份。

​成也酷吏,败也酷吏

很多人知道他是文人,却不知道他还是酷吏,还带兵打仗

郦道元

郦道元的父亲曾经担任青州刺史,他父亲死后,他就承袭爵位走上了仕途。在北魏迁都洛阳之后,他就担任尚书郎,后来因执法清正,被李彪建议提拔为治书侍御史,后来李彪被弹劾,郦道元受牵连而被免职,下放为冀州镇东府长史。在担任长史的三年之中,他深知乱世用重典的必要性,执法非常严格,可以说到了严酷的地步,不仅他的下属对此非常畏惧,那些奸诈强盗之徒也纷纷逃亡其它地方。后来他到鲁阳郡当代理太守,当地老百姓也为威慑于他的威名不敢违法乱纪。

延昌年间,郦道元任东荆州刺史,在从政方面一如既往的威猛为主,当地百姓纷纷向皇上控诉,希望让原刺史寇祖礼复职。不过郦道元严酷不仅仅是针对普通百姓。《北史》曾记载:

道元素有严猛之称,权豪始颇惮之。

就是因为郦道元执法严酷,以至于深受豪强和皇族的记恨,当时汝南王元悦有一个宠幸的人叫丘念,此人罔顾律法,卖官鬻爵,郦道元查处之后将此人先斩后奏,并检举汝南王违法乱纪,从此汝南王怀恨在心。这也为郦道元被陷害而死埋下了伏笔。

不过,虽然很多人称郦道元是酷吏,而且吏道元还被评为十大酷吏之一,但是史书上记载郦道元的时候,更多的只是单纯说他执政比较严格,而很少给出他属于酷吏的案例。因此笔者也是十分怀疑郦道元属于酷吏的说法到底是否属实,因为记载郦道元的《魏书》是由一个跟郦道元同时代的叫作魏收的人所主编的国书,而魏收此人,根据史书记载并不是一个十分公正的人,在著书过程中提到自己祖宗的时候大肆赞扬,一点都不害臊,而他似乎跟郦道元“夙有怨者,多没其善”,加上郦道元得罪了很多豪强,难免会故意去夸大郦道元的缺点,或者搞点事情抹黑他,同时忽略他的优点。

很多人知道他是文人,却不知道他还是酷吏,还带兵打仗

​征战沙场,文人也能立战功

让很多人诧异的是郦道元还曾经领兵打仗。孝昌初年,梁朝攻打扬州,同时彭城刺史还趁机叛乱,皇上命郦道元为持节,调度各军,击败了叛军,叛军撤退之后,郦道元追逐杀伐,斩获不少敌人,后来被授予御史中尉。

孝昌三年,雍州刺史叛乱,朝廷想派人前去安抚,汝南王元悦因对郦道元怀恨在心便怂恿朝廷派郦道元前去监视雍州刺史,又暗中勾结叛军将郦道元团团围住,最后郦道元的军队因为极度缺水无力抵抗叛军,以致被俘,最后被害。据说郦道元在死前还怒目斥责叛军,真不失为真男儿。

总结:好男儿生不逢时

郦道元目前最为人所知的还是《水经注》,但是这样一个伟大的地理学家却被迫去领兵打仗,以致被害不得不说是历史的损失​,各位读者,你觉得呢?

很多人知道他是文人,却不知道他还是酷吏,还带兵打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