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众规划价值观的差序格局

2010年聆听过张庭伟先生的一次讲座,他说价值观教育是美国规划专业教育体系中的核心内容之一。当时听来,有些诧异,也有些困惑。对于长期以工程设计和理性分析为主业的规划工作而言,价值观问题有什么可深究的呢?不久之后,在2011年发行的第4版《城市规划原理》中,新增了“城市规划的价值观”这一独立章节,提及“城市规划一直以保护与促进公共利益作为学科的价值观,这些价值观包括健康与安全、方便与效率、公平与平等、美观与有序……”。当时看来,有些惊喜,也有些迷茫。这些道义正确的价值观真的可以兼得吗(如效率与公平)?再后来,现实生活和实践项目中遇到的“矛盾”也越来越多。一方面,雅各布斯的混合功能理念深入人心,不少市民抱怨治理开墙打洞后的街道乏味无趣;另一方面,临街的社区百姓因远离了乱哄哄的底商和小贩而拍手称快。一方面,城市历史文化保护的重要性日益受到重视,越来越多的市民会为老街坊的消失而揪心;另一方面,老房子里的一些住户因无法拆迁和居住环境恶劣而倍感沮丧。

遗憾的是,受制于既有研究的不足,目前还缺少对于各种价值观念内在矛盾的深层认识,缺少对于多元主体所持价值观分歧的系统解析,更缺少对于中国社会文化背景下公众规划观的理论总结。2016年的一个偶然机会,读到清华大学孟天广老师利用人民网“地方政府留言板”所做的实证研究(原文文献11),了解到这一大数据资源具有广覆盖、原真性、数量多等优点,这无疑也是搜集公众对于规划议题意见或看法的好素材。半年后,我又误打误撞地参加了一个质性研究方法的工作坊,了解到扎根理论和文本分析的思路与方式。顿时灵光闪现,数据同方法一拍即合,大数据可一定程度地克服样本的代表性问题(至少能获得网民的普遍意见),扎根理论和文本分析则可避免浮于表面的大数据描述,两者结合可以帮助我们深入原始数据,扎根本土情境,总结出中国公众规划价值观的规律与特点,最终由具体上升到抽象,将其凝练为顶层理论,并形成了论文《公众规划价值观的差序格局》。

公众规划价值观的差序格局

研究选取的省区市及其留言情况

通过网上公众留言的质性内容分析,本文归纳出民众关心的118个子类目和24个主类目。

公众规划价值观的差序格局

编码后所得的主类目和子类目

研究发现,每位居民心中都存在一个以自我为中心、向外围扩张的“规划事务差序圈层”。位居核心的规划事务深具私人性、地方性特征,相关留言比例最高,语义中的负面情绪较为强烈,居民更为强调程序性与实质性的公平。而随圈层向外围拓展,规划事务的公共性、广域性特征不断增强,公众更多抱持效率优先的价值观,相关留言比重及其负面情绪均有下降。换而言之,即使是面对同一项规划事务,公众会因该事务与自身关联的远近而秉持截然不同的价值观。“公众规划观的差序格局”还表明,居民群体并非是抽象均质的,简单以公平取向来标签化大众也是不准确的。受制于篇幅和能力所限,这篇论文还只是一个初步探索,仍有更多问题留待探讨,例如不同阶层的公众规划价值观存在哪些差异?各地政府和规划师如何回应公众对于规划事务的不同诉求?中国的公众规划价值观与西方公众相比,更多表现出共性还是个性?期待着更多研究者和我们一起探索。

<code>(撰稿:张延吉。全文见《城市规划》2019年第8期P108-P116。)/<code>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