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幸咖啡“來也匆匆,去也匆匆”,究其原因,是他們踐踏了規則

愚人節剛過,像一個沒開完的玩笑,瑞幸咖啡主動披露財務造假,公司存在虛假交易22億元,這咖啡裡賣的是什麼"藥"?這一事件迅速刷爆朋友圈,瑞幸股價一天暴跌85%,一個交易日市值蒸發超過300億人民幣。

瑞幸這個事,我本來不打算湊熱鬧,但睡前我查閱了一些有關瑞幸的資料,看到了國內民眾對這件事的看法,我作為跨法律和商業經營兩個領域的專業人員,我有些不淡定了,我覺得我有必要從法商的視角,談一談我對瑞幸咖啡這一事件的看法。

今天我在微博上做了一次調查,瑞幸咖啡事件,你的態度是:不瞭解不清楚的佔667人,割了資本主義韭菜,瑞幸咖啡我挺你的佔606人,中概股的恥辱,中國企業恥辱的佔636人,老實說,我對這個調查結果還是挺驚訝的,無論我們是做生意的老闆,還是普通的民眾,我們到底有沒有底線存在?

、瑞幸咖啡為什麼這麼惹眼?


因為"快"。瑞幸咖啡從2017年正式註冊到2019年5月17日在納斯達克上市,瑞幸咖啡刷新了拼多多和趣頭條的歷史,創造了國內企業從創立到上市的最快記錄--18個月,這在傳統的咖啡和消費市場,是不可思議的,哪怕在以"快"著稱的互聯網,這樣的速度也相當罕見。

二、瑞幸咖啡到底哪裡出了問題?

他的病根是企業只會運用單純的商業思維,片面地追求商業利潤,而漠視法律規則。法是規則,講的是權,商是創新,講的益,只有權益平衡,企業才能健康持續的發展,這就是法商思維。換句話說,瑞幸咖啡在企業的戰略架構上存在根本缺陷,只單純的追求商業模式創新的資本"盈利戰略",沒有把"規則成本"置入戰略變量,從瑞幸咖啡慘遭滑鐵盧這一事件可以判斷,當初公司在市場的戰略佈局很大程度上是基於眼前"盈利"的目的,追逐資本市場的競爭力,而不是基於"贏道"的戰略佈局,追求健康持續創造財富,因為"盈利"的戰略一定是通過"玩術"來佔有市場,甚至敢於踐踏任何規則的"術"來盈利,我們很多企業今天仍然通過這樣的"術"經營賺錢,瑞幸咖啡的重大失誤應該引起我們其他企業的警醒。

三、瑞幸咖啡會倒閉嗎

實際上瑞幸並不是第一家被渾水成功狙擊的公司,同樣的情況在輝山乳業就曾上演,渾水在2017年3月先後發佈兩份報告,指出輝山乳業公司存在財務造假,輝山乳業股價在報告發布的交易日30分鐘內暴跌超過90%,市值蒸發近300億港元,輝山乳業被港交所取消上市地位,即強制退市。

瑞幸咖啡經此變故,失去了它的可信度,過往的財報不再能成為推測它未來走向的依據,因為此刻人們無法判斷哪些數據是真,哪些數據是假。瑞幸會徹底倒閉嗎?我們還能喝到補貼的咖啡嗎?這些尚未可知,但可以肯定的是,這個資本神話已經破滅,一二級市場對於泡沫會更加謹慎。

四、瑞幸咖啡到底是民族的驕傲還是民族之恥?


我的一個朋友和我說,瑞幸咖啡割了美國人的韭菜,用美國投資者的錢補貼了國內消費者,這一點還是值得稱讚的。其實"美國投資者"這個概念是錯誤的,不如說是"美國市場上的投資者--包含了中國的投資者。其實不要以為瑞幸咖啡割了美國投資者的"韭菜",承受損失的,其實是不分國籍的全體"投資人"以及你自己,還有中國概念股。它在美國上市,一定程度上代表中國,因此,瑞幸的造假,會破壞海外資本對中國公司的整體信任,進而對中國公司的治理水平和誠信度產生懷疑,這是非常惡劣的影響。

受瑞幸咖啡該事件影響,美股部分熱門中概股同時走低。開盤後,蔚來汽車跌3.4%,拼多多跌3.5%,唯品會跌2.23%,京東跌2.1%,阿里巴巴跌0.78%,瑞思學科英語跌9.87%,美聯跌9.03%,諾亞財富跌6.53%,蔚來汽車跌5.66%,另外蘑菇街、金融界等都跌超4%。

五、瑞幸咖啡面臨的法律後果

1、是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的重罰,在尤其注重職業道德和誠信的美國市

場,對於上市公司的造假絕不友好。根據美國法律,提供不實財務報告和故意進行證券欺詐的可能判處10到25年的監禁。瑞幸的管理層均為中國人,在美國被追究刑事責任可能存在一定的障礙,但在民事方面,瑞幸則可能面臨著禁入市場和美國證監會的鉅額罰款。

2、美國律所集體訟訟

據新浪財經報道,4月2日,美國多家律師事務所發佈聲明,提醒投資者,有關瑞幸咖啡的集體訴訟即將到最後提交期限,在2019年11月13日至2020年1月31日間購買過瑞幸咖啡股票的投資者如果試圖追回損失,可以與律所聯繫。

3、國內證券會重罰。

2020年3月1日新實施的《證券法》第二條規定:"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外的證券發行和交易活動,擾亂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市場秩序,損害境內投資者合法權益的,依照本法有關規定處理並追究法律責任。"也就是說,新實施的《證券法》已將監管範圍擴大至境外上市的公司,所以瑞幸要是同時"割了中國人的韭菜",也將可能會受到中國法律的制裁。


中國企業,一榮未必俱榮,但一損必然俱損。我們曾經驕傲的"民族咖啡"這次慘遭滑鐵盧,我們何其遺憾和震驚,瑞幸咖啡虛假交易給我們的啟示是,企業無論規模多大,都不能漠視法律的規則,我們中國的民營企業平均壽命只有不到三年,其中最致命的問題並不是資源、產品或市場問題,而是法律風險意識的淡薄和對"規則"、"誠信"的恪守,改革開放40年以來,大家都已經認識到我國經濟和社會發展正在轉身"新常態"中國已經進入了改革開放的深入區,今天企業管理者的思維方式和經營模式必須轉變,否則,必然使企業經營屢屢發生問題,甚至被新常態的遊戲規則逐出市場。


尊崇法律規則,保障商業利益,律鷹法商持續關注後續進展。

瑞幸咖啡“來也匆匆,去也匆匆”,究其原因,是他們踐踏了規則


你有喝瑞幸的咖啡嗎?你還有多少未使用的優惠券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