萌娃打翻墨水玩得不亦樂乎,網友:知道會捱打,表情依舊桀驁不馴

孩子到了一定的年齡,他們總是會對生活中的一切都充滿了好奇,這也就會導致他們在日常生活中便成了熊孩子,各種破壞行為層出不窮,很容易把家裡給弄得一團糟。那麼父母面對熊孩子的這些行為究竟該怎麼去處理呢?

萌娃打翻墨水玩得不亦樂乎,網友:知道會捱打,表情依舊桀驁不馴

熊孩子總是喜歡把各種各樣的破壞行為帶到生活中來,他們在沒有家長監督的情況下,喜歡把家裡弄得一團糟,只是因為他們對生活中的一切都充滿了好奇心,但他們又不知道自己在做些什麼,單純的就是根據自己的喜好去做。

近日網絡上一位小女孩兒竟然把墨水弄得滿地都是,還把自己的小手印給塗滿了牆壁。照片中,小女孩兒可能是不小心把墨水給打翻了,然後覺得這黑色的東西很奇妙,於是就拿自己的小手沾了墨水然後印到牆壁上,一看還能夠留下自己的小手印,於是小女孩兒便玩得不亦樂乎,根本停不下來,玩著玩著可能是出汗了,於是就拿那沾滿墨水的小手去摸臉上的汗水,這也就導致孩子的手上、衣服上、牆壁上、地上到處都沾滿了墨水,小女孩兒還靠在暖氣片上用桀驁不馴的表情看著鏡頭,這小女孩兒真是太調皮了。

對此,網友也紛紛發表了自己的看法:

網友一:表情依舊桀驁不馴哈哈哈哈。

網友二:再不開學,媽媽都快崩潰了。

網友三:第二張圖死亡擱淺既視感。

萌娃打翻墨水玩得不亦樂乎,網友:知道會捱打,表情依舊桀驁不馴

面對熊孩子這些迷惑行為,很多父母都會是覺得孩子不懂事,於是就會對孩子打罵、批評,甚至有些父母會在以後高度去控制孩子以後的生活,但是這樣真的好嗎?

這些在日常生活中,父母們習以為常的教養方式,其實正在一步步的殘食孩子的自尊心,破壞掉孩子以後的生存能力和自我情緒調節能力。

1、從大腦結構,瞭解教養模式對孩子的影響

很多孩子在上學以後,就很容易發現這些孩子在情緒的控制上很容易出現問題,因為他們不知道怎麼去表達自己的情緒,所以很容易做出一些奇怪的事情。而這些東西都是由大腦來控制的。

孩子的大腦發展順序:從情緒腦到理智腦

大腦的構成和生活中的起房子是一樣的道理,最基礎最底層的是腦幹,它掌控著我們日常生活中的基礎生存功能,再往上的邊緣系統就是用來處理最基本的情緒,而到大腦的最上層就是皮質區,也就是所謂的理智腦。

萌娃打翻墨水玩得不亦樂乎,網友:知道會捱打,表情依舊桀驁不馴

它就是能夠負責孩子對事情的決策、思考、計劃等等,而對於孩子來說,他們的大腦正在構建的過程中,所以父母在對待孩子的時候,不能夠像對待成年人一樣,因為孩子的思考方式還沒到那種地步。

2.、打罵、嚇唬、威脅,只會不斷啟動孩子的下層腦(情緒)

如果父母在孩子犯錯的時候總是會去打罵、嚇唬、威脅孩子的話,久而久之孩子每當犯錯的時候,就會不自主的啟動下層腦反應,而下層反應也就是不自主地去逃跑,大腦受到威脅,第一時間的反應一定是逃跑,所以也就為什麼那麼多父母抱怨自己的孩子犯錯了,卻總是不認錯,還老是想著逃避。

萌娃打翻墨水玩得不亦樂乎,網友:知道會捱打,表情依舊桀驁不馴

而面對這樣的情況,父母究竟該怎麼做呢?

幫助孩子去辨認情緒:

當孩子被下層腦所控制的時候,父母一定要幫助孩子剋制住這種情緒,然後把這種情緒調節到上層腦,讓上層腦去控制孩子的行為。更好的方式就是父母可以站在孩子的角度去思考問題,這樣孩子就會正視自己的情緒,開始動用自己的上層腦去思考問題。

每個孩子的成長過程都是獨一無二的,所以父母們應該多幫助孩子快樂、自由的成長,而不是限制他們的發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