餐館老闆想賺錢,放棄守店等客,三種社群玩法,每個都能帶火生意

隨著移動互聯網行業的快速發展,有研究表明,70.6%的人通過手機搜索感興趣的信息,66.9%的人通過手機搜索尋找與工作、學習有關的內容,56.4%的人通過手機搜索熱點事件。

不僅如此,人們在尋找衣食住行等日常生活信息時,也基本使用手機進行搜索。由此可見,消費者對移動互聯網的依賴程度越來越高。各類交流溝通應用在手機端的使用,破碎化的實時在線溝通已經成為常態,社群也迅速“火”了起來。

餐館老闆想賺錢,放棄守店等客,三種社群玩法,每個都能帶火生意

在餐飲業,大多數餐廳都建立了客戶微信群,時常會組織一些群友線下活動或者是一些餐廳促銷活動來活躍氣氛,而且有不少餐廳老闆用這種方式在店鋪周邊幾公里範圍內還做得挺好的。正因為如此,大多數餐廳老闆認為這就是我們所說的“社群營銷”。其實卻不然,微信群雖然也能稱之為社群,但是僅僅是社群的一個方面而已。

社群簡單來說,就是一群人的集合,他們因為有著相同的興趣愛好和價值觀而聚集在一起。社群有很多類別,我們主要看看餐飲行業的社群能分為多少個類別。


1、 產品型社群

在商業社會里,任何時候產品都是第一位的。在過去,餐廳的出品是滿足客人飽腹的要求。再後來,餐廳的出品主要是滿足客人的味蕾,所以那時候出現了很多很多看起來髒兮兮,但是味道非常好吃的小飯館,幾乎家家生意都很好。現如今,餐廳的出品不僅需要滿足前兩個要求,還得承載趣味和感情。

餐館老闆想賺錢,放棄守店等客,三種社群玩法,每個都能帶火生意

產品型社群就是一群人對某一產品有特別的愛好而集合在一起所形成的社群,是當今特有的時代產物。在過去那個客人只有飽腹需求的年代,是不會有人去關心產品的附加值的。

作為餐飲人,想要建立一個產品型社群並且能很好地經營下去,讓社群發揮營銷作用。首先我們需要有一款能經得起考驗的產品。其次,必須要給你的產品增加故事趣味性,以此來和客人產生共鳴,從而達到“日久生情”的效果。只有牢牢抓住一群人的感情才能讓這樣的社群發揮營銷威力。

2、 品牌型社群

在餐飲行業,品牌型社群往往是由產品型社群發展起來的。大多數人最開始因為喜歡某一個餐廳品牌的某一個產品而聚集在一起,形成一個產品型社群,然後不斷地接受並認可餐廳的文化,從而演變成為對整個餐廳的認可併產生一定的感情,最後這個群體就會發展成為一個品牌型社群。

餐館老闆想賺錢,放棄守店等客,三種社群玩法,每個都能帶火生意

比如太二酸菜魚的“魚粉”,他們最開始因為喜歡酸菜魚而聚集在一起,然後發展成為對太二整個餐廳的文化認可,最終成為太二的鐵桿“魚粉”。今天,這些鐵桿“魚粉”就是太二強有力的後盾,如果某一天太二不做酸菜魚了,推出其他的菜品,這些“魚粉”也會一如既往地支持下去。

​3、 興趣型社群

一般來說,興趣相像的人總是喜歡相類似的事物,他們總是在網上尋找相類似的東西。比如,美食愛好者總是喜歡上大眾點評去尋找美食,並且通過其他美食愛好者留下的評價內容來判斷,是否進一步消費。這樣的群體就是基於相同的興趣而集合在一起,大眾店點評這樣的平臺就是一個龐大的興趣型社群。

餐館老闆想賺錢,放棄守店等客,三種社群玩法,每個都能帶火生意

關注社群營銷的餐飲老闆們,別把這樣一個龐大群體忽略了。做好線上店鋪的“門面裝修”的同時,重點是要關注食客們留下的評價內容。那麼我們該怎麼做呢?這個時候你的產品型社群的粉絲或許可以幫一些忙。他們只需要在線上寫下自己最真實的感情就能為您帶來不錯的流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