針對“國展 ”,給參賽者和評委說句“書法”話


針對“國展 ”,給參賽者和評委說句“書法”話


針對“國展 ”,給參賽者和評委說句“書法”話


新野人/文

針對當代書法展覽現象,【歸一堂】不揣淺陋,在微信朋友圈,重發幾篇昔日舊文拙論,對參加“全國國展 ”的書法朋友,在創作觀念和創作思想上,微有啟發,便阿彌陀佛 !


針對“國展 ”,給參賽者和評委說句“書法”話


欲入國展,必須徹底打破自己多年固有的書寫套路;必須跳出多年固有的書寫慣勢;必須重塑自己的書法審美思想和文心。不然,極有可能無緣本屆國展,因為近二十年的“ 所謂迴歸經典 ”,培養了眾多的職業寫手,如此嚴重違背藝術規律的“準創作作品”充滿展廳,已經令中書協高層“頭大”,令有書法歷史感和責任感者,深度厭惡厭倦,奈何!展覽會還得繼續——展覽會中“黃金屋、顏如玉”,明白人都清楚 。


針對“國展 ”,給參賽者和評委說句“書法”話


縱觀近二十年的書法展覽,多數“國展”作品,形貌太似古人,“蠟像書法”,遠非真正意義上的創作(多數作品應 為準創作 、模擬創作 )。翻開書法史,沒有哪個時代的書法人,象今人如此熱衷展覽,以展覽入展獲獎、來評判一個書法人的高下(人藝分離 ,文心脫鉤 )。藝術豈能以展覽的形式來裁決高下 ?藝術是人類心靈、思想、生命的外在表現形式,是形而上。再高級的展覽也無法展出形而上的—— 靈魂、生命、境界…… 書法比賽非競技比賽,形而下的套路化的評選方法、方式,及評者的審美思想境界不一,其結果有天地之別,如此,豈能評選出書法人的心靈、生命、境界?


針對“國展 ”,給參賽者和評委說句“書法”話


萬事都是雙刃劍,顧此肯定失彼,長期過度強調人的傳承和順從思想,必然弱化其創造和叛逆思維。二十年的展廳書法 —— 二十年的“千人一面”,為實證結果 。中書協成立以來的兩次大型論壇—— “威海論壇、紹興論壇 ”,給未來的書法篆刻發展定了調,指明瞭方向,文心、書心、藝心,三合一,自古皆然 。想入展者,必須緊跟“展覽指揮棒”前行,別無選擇。


針對“國展 ”,給參賽者和評委說句“書法”話


於是乎,“上有好者,下必有甚焉者矣”!眾書法人開始匆匆“ 臨陣磨寫詩文 ”,休管雅俗高下,哈哈哈……畢竟還是醒來了…… 給人以思想,遠勝於給人以方法 。藝術發展史告訴藝者,沒有捏碎古人,重塑自己靈魂的膽量,沒有大開放的創造和創新思想,要想在當代書法史上,留下自己一道小小的痕跡,只能是痴人說夢。


針對“國展 ”,給參賽者和評委說句“書法”話


藝術思想高下決定藝術境界高下,書法境界高下決定技術高下,而非書法技術高下,決定書法思想境界高下,羲之、真卿、東坡……書家概莫能外。


針對“國展 ”,給參賽者和評委說句“書法”話


藝術思想和獨立的藝術語言,是書法人的終極關懷,是每個書法人畢生追求 。而不是打著“迴歸傳統”的大旗,去再塑古碑帖之“蠟像”,實屬瞎子戴眼鏡——多兩個⭕⭕,並以此為書法審美的標準,嚴重背離了藝術本源,令後世所不齒 。時代不需要眾多的“ 書法技工 人”,時代需要 “ 書法思想家 ”,更需要有創造、創新的藝術家!技有限,技窮藝亡,而藝無涯 。書法之本源,是作品背後的書心和文心 。

透過現象看本質,


針對“國展 ”,給參賽者和評委說句“書法”話

才是書法的魂魄所在,而非是這筆如何精準古人,哪一點畫直逼古之先賢,豈不知這是書法的初級學步階段。攬當代書法展覽的作品,多數應是準作品,多數處在初級階段,運用機械、設計、安排、組合等工匠手法,去“創做”作品,實屬違創作。

當今,不少名家和書法


針對“國展 ”,給參賽者和評委說句“書法”話

教育者,要求後學如複印機似的精準臨帖,誤人不淺。更有名家嘲諷其他書法人言:“ 臨不準,就說意臨”,哈哈哈…… 試看發此高論書法家的臨作,精準否?與原帖神采相差甚遠!不可能精準,道理很簡單,古法帖的書者,就是自己再重複臨自己也很難一模一樣,因為時空在變,心境在變,工具在變,個人的用筆習慣不一,一切都在不斷變化中…… 筆者以為說這話的書法家,寫了一輩的字,還真沒整明白,臨帖的最終目的是為創作積累良好的習慣,我們解讀的古人筆法都有主觀性和侷限性。真正的臨帖是臨古法帖的味道意境( 當然筆法和結字是最基本的 ),如此,才是臨帖的關鍵。臨得過精準,必然要緩慢謹慎原帖之形,如此臨帖描摹就成工藝毛筆字了,顧此定失彼,臨得形象必然丟神,更失掉了原帖的魂魄。也就失去了臨帖的意義。孰不知,古人之法帖都是興來書之,偉大的《蘭亭序》,也就是書聖四十分鐘左右趁興寫就 。網傳,當今有人臨《蘭亭序》,耗時兩三個小時,最終徒有其形,精氣神全無,純粹浪費紙墨,哀哉!臨者大言精準,誤導後學,難道這就是書法功夫 ?居然還發在網上賺銀子?害人不淺!入帖易,出帖難,原因是入帖愈深,自己的眼睛判斷和思想就陷原帖更深,久之,會形成慣性套路化書寫和習慣,如此,便完全丟失自己的主觀審美能動性,“臨像”?正是當今多數書家片面的,教育後學時常強調的方法,如此很不人性的臨帖思維和方法 ,扼殺了不少後學天才!學書法臨帖是入書法之門的不二法門,可不能傻臨,要用腦子臨,臨帖的最終目的是為創作服務,不是以臨像為目的。臨帖是為改變自己以往的書寫習慣,為提高書法的審美眼力,而非僅僅眼睛死死盯著古人之皮相 !師古人筆,更要師古人心,才是臨帖之本 。

科學家的天職是探索創新


針對“國展 ”,給參賽者和評委說句“書法”話

,軍人的天職是服從上級命令,藝術家的天職就是創造、創新,今之展覽體應該不屬藝術作品,應屬高級毛筆字,因為它嚴重背離了書法之本源 ,更違背了藝術的天職。

昔年舊文、拙論,給欲參加“ 國展 ”的書友,催化下“書法創作”思想 。文章中有些觀點,讓部分書法展覽人心中大不爽,見仁見智 。今日發完,就此打住,哈哈哈……“ 好為人師 ”——很樂意接受這個詞,因自以為算是個稱職明白的書法教師!


針對“國展 ”,給參賽者和評委說句“書法”話


藝術發展,是藝術

規律自然發展的結果。當代,以過度“展覽”形式 ,以注入“ 激素 ”的方法,推進書法的發展,有違藝術規律,展覽催生“ 近親繁殖 ” 的“書法、篆刻作品”—— 其惡果正在蔓延 …… 唯一可控並能扼制的,是取消所謂的“國展”,杜絕“展覽體”再進展廳,取消官軍協會 …… 自古藝術大師都非圈養出來的…… 野生、天然、自由又自在,合藝道又合人性!


針對“國展 ”,給參賽者和評委說句“書法”話


最高級的書法在書法人的靈魂深處,遠非展覽所能展覽的 。現如今,是以展覽、獲獎論書法成敗的時代,是以黃金噸位為計量單位,論人生成功的時代,是…… 書法展覽大軍,浩浩蕩蕩,“國展 ”尚未成功者,仍要繼續“勇猛精進”,仍需去擠上展覽的“ 鍍金橋”,因為展覽入展、獲獎( 現在國字號的展覽取消了評獎 ,是對藝術尊重,更是對人格的尊重。省市地方展還在玩這種“評獎遊戲” ),畢竟是書法人名利雙收,最快、最直接、最奏效的方法。

技乎 ?藝乎 ? 人乎?道乎 ?喜乎?悲乎…… 唯有後世分解!


針對“國展 ”,給參賽者和評委說句“書法”話


2020年4月1日,新野人又記於重慶龍頭寺【歸一堂】

贅言

多謝諸位老師、道友,為拙論討論,一家管見之言耳!藝術這玩意,各有靈苗各自探,明者自明,清者濁不了,怎麼玩都行,只要不違法,不危害他人、不危害社會,寫字刻印者咋整都行,從藝者都要給以肯定鼓勵,不能一棍子打死!拙文只說現象不對人,切勿對號自坐 。不管主流非主流,無百花齊放,何有一支獨秀?藝術絕不能搞“一大統”的思想,違背藝術的自然規律,也扼殺藝術人的創造思維 。對待藝術教育,不管成人或孩子,我主張先文藝而後器,藝前器後,藝器並進,日後方可有大器成之,就器而器的教育,短期效果可見,拔苗助長,根難穩,最後成為枯樹,也可能教育結果不如“原器”,甚至廢器!毛老人家幾十年前在批覆“郭、高”蘭亭辨論時曾指出:大意是,“藝術、學術,爭論總比不爭好”。爭論為了發展,爭有價值的,無價值的自然會被歷史淘汰。

針對“國展 ”,給參賽者和評委說句“書法”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