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了三次ICU的產品經理


進了三次ICU的產品經理

2020年3月15日 天氣晴 | 西柚weekends 第3期


在北京生活到底有多拼

晚上10點的西二旗會告訴你

在北京學習的人有多努力

凌晨的清華校園會告訴你


那些你去過的地方

那些出現在你成長路上的人

都是有原因的


曾經一度對產品經理,這個聽起來高大上的職位

充滿了好奇

“大爺”就是一個非典型產品經理

還是個進了三次ICU的產品經理


進了三次ICU的產品經理

有趣的人


大爺之所以叫大爺,是有一定淵源的。

曾經的大爺,也嘗試著走高冷範,但是失敗了,發現了自己只能走搞笑路線,並且越發的發現,自己的氣質和四合院拿著一把蒲葵扇的北京大爺格外神似。

他說,自從有了孩子之後,每每看到我們這麼大的姑娘,都特別羨慕,為什麼別人都可以生姑娘,哭泣泣。

然後,他就會有一種父愛氾濫的感覺。

於是乎,大爺誕生了。

曾經無數次被大爺diss,要做一個有趣的人。

可是我也深知這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兒,就好比自認為方向盤的發明是經歷了兩次意外,覺得這是一件很有趣的事兒。

興高采烈地和大爺探討選題,大爺目無表情的看著我,搖了搖頭,我就知道,被BAN了。

無奈,這少有人懂得的冷幽默。

所以,能懂我冷幽默的人,我都分外的珍惜。

為什麼要做一個有趣的人?

那是因為誰都不願意天天和一個板著臉的祖宗一起工作,誰都喜歡輕鬆幽默的人兒。

大爺順便舉了個例子,比如他這樣的,雖然長的欠缺了點兒味道,但是不僅有200多斤的靈魂,而且附加了200多斤的脂肪。

用他的話說,就是年輕的時候,還不是一個胖子的時候,像他這樣擁有有趣靈魂的優質單身男青年,身邊從來不缺妹子。

他能從三皇五帝聊到春秋易經,能從西方文明聊到時尚前沿,能從數學理論聊到產品邏輯。

只要是能讓女生兩眼放出崇拜小心心的話題,他都能信手拈來。

當然,在那個“adidos”肆意興起的年代,他還穿著“adidas”可能也是一道與眾不同的風景線。

在那個時候,大爺就這樣憑藉才華與顏值俘獲了桃子姐的芳心。

現在,進了3次ICU的大爺現在瘦出了一個90斤小白(小白:和我一起實習的是一個特別特別美好的妹子,又白又美人又好,我們都叫她小白。)

大爺體重從250斤降到了160斤,不僅肉少了,髮量也變得稀疏了,作為資深PM的大爺,這個髮量已經是很難得了。

顏值重回到巔峰時期,靈魂呢,依舊還是200斤。

靈魂的重量和體重、髮量也許並無直接相關關係,可能存在著某些量子關係還未曾被人們發掘。


進了三次ICU的產品經理

職業生涯


說起北京人兒,可能多數人會自動聯想到:皇城人、N套房子、收租、隨遇而安、享受生活。

可偏偏大爺就不是這樣的人,畢業了之後,家裡讓他考公務員、做老師,大爺偏偏不去做。

因為學的是數學專業,瞅瞅自己的專業,看看招聘公司,也只能去“當時”國內最好的互聯網公司(大家猜猜是哪裡?)。

那時候,還沒有BAT ,那時候百度還只有一層樓。

大爺給我們講述他過去求職日子,說當時自己就是一個XX,面試的時候穿著西裝打著領帶,把獎狀證書打印了厚厚一疊。

“那可是互聯網公司,我還穿西裝,現在看來當時就一XX。”他又一次的說道。

面試就在西裝領帶、厚厚的獎狀證書以及三寸不爛之舌中通過了。

大爺最心酸的日子,叫他說的充滿了戲謔的笑點,在我看來同時夾雜著心酸。

大爺入職第一天,別人問他會Python麼?

對於數學專業的大爺來說,還沒問出python是what的時候,同事便扔給他一本全英文打印版Python,就再也沒和他說過話。

沒聽過python?忘記說了,那一年是2007年。

那時微信還沒有誕生,python也沒有成為我們朋友圈共同的小廣告。

大爺說他當時連環境都不會配置,找了一個面善的小哥幫忙配置環境,小哥分分鐘搞定。

大爺這種自來熟的性格,在那刻卻變得小心翼翼,詢問小哥這個環境怎麼配置的,人家面無表情,壓根不搭理。

中午吃飯的時候,同事從來不帶他,大爺自己一個人吃了幾個月的食堂。

問到大爺,為什麼別人不和你一起吃飯?

大爺說,因為他們不想和什麼都不會的人在一起吃飯。

所以,大爺現在特別鄙視“笨”的人,是有原因的。

大爺說他有年假就半天半天攢著,攢滿一天就哪裡都不去,就呆在家裡。那樣就可以逃離公司了,實在不想一個人吃飯,一個人工作,一天不說話。

我問大爺,為什麼不辭職?他說,那是自己的第一份工作, 是第一次違背家裡人意願而自己選擇的工作,不能這樣放棄,要不然就得回去當個公務員,過著天天收房租的日子了。

聽到這裡,我的心中無數匹羊駝奔跑而過。

我想,大爺心中是感激自己的父母的,即使給他找了不那麼喜歡的工作,那是在他們的認知中,能給予的最好的了。

大爺說,正是父母才給了自己這份底氣,無論混成什麼樣子,心裡總有人兜著底。

聽完大爺職業生涯的開端,我想,這也是現在,就算我第一天去實習,大爺中午也會等我,然後大家一堆人一起去食堂的原因。

絲毫沒有讓我感覺到自己是一個新人,和我開玩笑,即使沒輕沒重的開玩笑,讓我去公司的第一天,就覺得自己好像是已經在這裡呆了很久的樣子。

每次面對一個新的環境,人總是會害怕,如果別人一起嬉鬧不和自己說話怎麼辦。

因為大多數情況下,作為一個新人,看著身邊人親密的開著玩笑,而自己始終是一個局外人的感覺,並不好受。

也許,只有經歷過被人孤立的恐懼,內心無比善良的人兒,才會不讓任何一個人再次經歷這種被孤立的感覺。

注意到新人的處境,然後用自己的力量,讓對方感到放鬆舒適。

這也是一個人由心散發出來的善良。


進了三次ICU的產品經理


產品經理的日常


產品經理的日常究竟是什麼樣子的?

正常上班時間是早上9點,大爺8點就到公司了。

因為9點之後就要開始一天的“撕B”會議,沒有時間去寫文檔,去做自己的事情了。

8點-9點寫PRD、BRD、MRD。大爺說,大多數時間,文檔的內容都已經時刻在腦海裡成型了,而早上的時間只不過是將腦海裡的想法轉化成文本而已。

產品經理和程序猿之間的“撕”是一種怎樣的體驗?

我看見過一次,和想象中的不一樣。

記得那是一個需要為產品添加新緯度的需求,整個過程中,技術負責人首先盤點已有的邏輯,然後力爭說明,需要添加的邏輯行不通。

大爺作為一名專業的PM,給我的感覺並不是網上段子那樣“我不管!這是業務需求!實現是你們需要解決的!”

相反,大爺很有禮貌,很嚴肅,不會嬉皮笑臉,不會打斷正在講話的同事。等到別人邏輯理順之後,再禮貌的說明,我這面有一個思路,可以XXXX,然後站在技術人員的角度,為整個產品提供新的解決方案。

印象中,都說PM只要提出需求就行了,解不解決是技術人員的事兒。

所以,才說程序猿和PM水火不容。

可是,我看到的PM不僅不是傳說中的“撕B”,而且禮貌、冷靜。

大爺說,其實會議的最終目的只有一個,就是把問題解決,抓緊時間推進產品迭代上線。

就好像,過於理想主義,太過於在意過程,太痴迷於體驗,往往忘記了結果是最重要的。

大爺本身是數學出身的,又做了幾年開發,電商,TOB,TOC產品都做過。

所以,每次開會之前,他都會把他能想到的一切解決方案都列出來,然後大家再一起討論。

不僅要想到自己能想到的,還要想其他人遇到的問題是什麼樣子的。

平時嬉皮笑臉的大爺,工作的時候,謙虛、冷靜、沉穩。

PM的日常,看著比想象的簡單,背後的付出遠遠比想象的更難。


進了三次ICU的產品經理

招聘條件


這個招聘條件呢,是大爺說自己身為一個資深PM的招聘準則。

大爺面試的當時和我說了他招聘人員的三個要求:一是要善良;二是人不傻;三個不能土。

善良呢,我可以理解,是人之根本。

善良的人通常有做人的原則,對待人,對待事情。

不善良的人,內心的可怕是不能夠想象的。一個人要是不善良,他什麼樣的事情都能夠做出來。

對你好的時候,掏心掏肺;對你不好的時候,沒準能掏你的心,你的肺;當面的時候可以為你兩肋插刀,背後的時候插你肋骨可能就不止兩刀了。

人不傻呢,這是大爺的性格特色。

不喜歡傻的人,在他看來,犯的錯誤,第一次可以接受, 因為不瞭解;第二次也勉強可以接受,畢竟人都有溜號的時候;那麼第三次的時候,他就很生氣。

犯了三次同樣的錯誤,要麼是腦子有問題,要麼就是態度有問題,而這二者都是不能被大爺所接受的。

關於最後一條,我有些疑惑,為什麼說要不土呢?

後來的日子,終於知道了,原來不土就是,至少當文章的內容是穿普拉達的女王,配圖究竟是ins風還是鄉村愛情風,可以區分清楚。

同時,這讓我意識到,好好打扮自己,也是尊重他人。

每天一起工作,不求賞心悅目,但求放眼望去是心情舒暢。


三次ICU


大爺第一次進ICU的時候,那時還沒有轟動互聯網行業的251,據說那時正當馬爸爸的996盛行,兩條產品線同時上線,公司全員集體趕進度。

加班一週的時間,全員“陣亡”,發燒的發燒,胃疼的胃疼……

週日的晚上,大爺晚上覺得自己肚子疼的不行不行的,於是乎,自己一個人開車到了醫院,醫生診斷完強行扣住大爺,直接推進了急診室,急性重症胰腺炎,死亡率40-60%。

凌晨4點,大爺在急診室,目睹了人生中最恐怖的時候。身邊都是80、90歲的老頭老太太,有的插著管,咿咿呀呀的低聲沉吟;有的因為插管噴血,家屬和醫生理論。

不是插著管,就是在插管的過程中。

大爺說,第一次,他忍受不住了,打電話向老媽求助,一定要轉進病房,不要在急診室待著了,自己還沒死就被嚇死了。

結果第二天,母上大人動用了一切的人力物力財力,還沒等轉到病房,醫生來了,看了看診斷結果和檢測儀,說的也比較直接:“這個人快不行了,直接推進ICU,家屬呢過來簽字?”

病房沒住上,人直接進了ICU。

好在,三五天之後,大爺憑藉著250斤的體重,抗了過去,轉到了普通病房。

大爺說,那家醫院,那個ICU,那個病床,就是他爺爺去世當年住過的。

歷史驚人的巧合,過後細思極恐。

20多天的年假,一眨眼的功夫,都休息完了。

第二次ICU,是在大爺休了20多天後,回到公司,為了答謝同事老闆的照顧牽掛,請大家吃了一次火鍋。

大爺這個人,別的不好,就好吃。說到吃,大爺可是一等一的在行,不僅愛吃, 做飯也是頂呱呱。

據說上一個實習生,實習6個月,胖了30斤。

我不禁瑟瑟發抖。

那次大爺在吃火鍋的時候,一個沒忍住,吃了兩口涮菜,畢竟一個剛剛進完ICU還沒有完全痊癒的人,需要忌口。

正是這兩口涮菜,又把大爺送進了ICU,住院期間,他的主治醫生還讓大爺幫忙介紹對象,學醫的苦,沒想到這麼苦,找對象也得靠自己的病人,因為平時接觸最多的就是病人了。

大爺也是盡心盡力,畢竟是主治醫師,自己的小命兒掌握在別人手中,別說給介紹個對象了,分分鐘安排上。

第三次ICU,大爺這時候已經吃了3個月的清水煮菜加麵條了,為了手術做好充足準備。

大爺平時最喜歡帶我們去各種的店,什麼江邊城外烤魚、衚衕裡烤肉、正宗新疆大串、川成元麻辣香鍋、重慶老灶火鍋、正宗北京炸醬麵…..還有很多很多,記不住名字了。

雖然大爺自己不能吃,但是每天看著我們吃,也幸福感爆棚。

大爺經歷了前兩次ICU後,這次乖乖的忍住了。等到9月末就可以把膽兒割了,就可以正常吃飯了。

這次也是大爺第三次進ICU,據說當時手術一切順利,但是手術完過後的某天暈倒了三次,平時精神頭那麼足的人兒,一天內暈倒了三次。

美爺說,還好桃子姐特別能吃,平時也沒白吃。

這次緊急情況中,桃子姐靠著單薄有力的身軀撐起了大爺160斤的體重,對了這個時候大爺已經瘦到了160斤。

這次,大爺又進了ICU,據說是因為醫生割膽兒的時候,一個不小心,多割了點兒,導致大出血。

大爺後來和我們說,這年頭手術,買一刀還能贈一刀,這波咱也不虧啊。

大爺還說,他醒了之後的第一件事情,就是把遺書撕了,想想當初自己寫的話,就麻酥酥的,絕對不能讓別人看見。

大爺最後說,進了幾次ICU後,知道了要對自己父母好一些,有空多陪陪父母;還有呢,一定要對自己老婆好,因為最後的放棄搶救同意書,只有你的老婆可以簽字。


進了三次ICU的產品經理

人生態度


正逢大爺第三次ICU恢復期時,和美爺一起吃飯,美爺一點一滴的工作經歷,讓我明白了,每個人都不容易,凡事能走到今天,都是機緣巧合。

並沒有誰一開始就知道自己要做什麼,遇見誰,做了什麼事情,都是努力加巧合。

那天美爺還說了一句,大爺這人,剛剛認識他的時候,他會告訴你人性最陰暗的部分,你會覺得他這個人怎麼把人想的那麼壞,過了N年後,你會發現,哈哈哈哈哈,人性確實就是這TM陰暗樣子。

聽到這些話,至少還沒步入職場的現在是不想認同的。

與其說不想認同,倒不如說不願意去接受,我不希望自己遇見這樣的事兒,經歷這樣的事兒,能在溫室裡成長,周圍都是生活的美好,遇見的都是美好的人兒,一起努力奮鬥,又有誰願意去經歷人性的考驗。

後來又想,可能不是我不想認同,而是害怕,害怕自己會遇到同樣的事情,恰好又無力去改變,到那時候,真應了大爺幸災樂禍的“預言”。

大爺會和我們說很多人生的經驗,對於我這種共情特質敏感的人,每每說到人生的變數問題,都會難過好一陣子。

美爺說,大爺之前的實習生,有的家裡有兩座山,有的這輩子不工作都不用愁吃穿,可是你和小白是很特別的。

相比之下,是很“特別”,囧。

大爺這樣在京城不知道有幾套房,房租都給父母,憑藉自己的能力,創業,買下了人生的第一套房,又買了自己的第一輛車。從始至終,沒有問家裡要過一分。

為了生存,一個人冬天呆過機房、創業連軸轉了無數個日夜,進了第三次ICU後,出院不到一週,還心繫公司的產品線的PM。

每當大爺說到:像我這樣的人,都還在努力,你們年紀輕輕,憑什麼不努力?(此處省略N字,大爺是個話嘮)

心裡知道,大爺只想讓我們走的更順一些,想要我們在年輕的時候逼自己一把。

可是每每聽到這些話,我就會很焦慮,很焦慮,很焦慮。

後來我思索了,什麼都沒在做,而只是想應該怎麼做的過程中,是最焦慮的。

突然想到了《無問西東》裡面的一段話:

看到和聽到的,經常令你們沮喪,世俗是這樣強大,強大到生不出改變它們的念頭。

可是如果有機會提前瞭解了你們的人生,知道青春也不過只有這些日子,不知你們是否還會在意的事情,比如佔有多少,才更榮耀,擁有什麼,才能被愛。

等你們長大,你們因綠芽冒出土地而喜悅,會對出生的朝陽歡呼雀躍,也會給別人善意和溫暖,但是卻會在讚美別的生命的同時,常常,甚至永遠忘了自己的珍貴。

願你在被打擊的時,記起你的珍貴,抵抗惡意;願你在迷茫時,堅信你的珍貴,愛你所愛,行你所行,聽從你心,無問西東。

你別怕,我就是那個給你託底的人,我會跟你一起往下掉。不管掉得有多深,我都會在下面給你託著。我最怕的是,掉的時候你把我推開,不讓我給你託著。


洋洋灑灑幾十年。

我還不知道,如何更好的訴說一個人的一生。

一生太長,長到不知道應該從何說起。

一生又太短,短到不知道應該說些什麼。

最後,希望那些想要做PM的人,想想是不是真的熱愛產品。

比如,進了三次ICU,依然一腔熱血,熱愛產品的人真的不多見。

大爺說,每次他面試其他應聘者的時候,總會問對方的一個問題是:“你愛聽搖滾嗎?”


本故事絕對真實原創,如有雷同,絕不可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