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嘉誠:做生意,真正做大做強的人,往往能做好兩件事,無一例外

做生意,真正做大做強的人,往往能做好兩件事,無一例外;要想不被打垮、擊敗,也需要在競爭中做好這兩件事。這兩件事一件是時刻關注你的競爭對手,另一件就是向你的競爭對手學習。

時刻關注競爭對手,就會有一種緊迫感,就會繃緊神經、早做準備、多做準備,以免被對手打個措手不及;向競爭對手學習,就能確保自己和競爭對手在一個水平線上,至少不會在競爭中被拉下太遠。  

作為華人商界首屈一指的超級大商人,李嘉誠在競爭中的兩大看家本領,就是時刻關注競爭對手和向競爭對手學習這兩件事。比如,李嘉誠在生意場上的第一個大的轉折點,就是得益於這兩件事。

李嘉誠:做生意,真正做大做強的人,往往能做好兩件事,無一例外

1956年末,時刻關注競爭對手的李嘉誠,從報紙上注意到一則消息,內容與意大利塑膠花產品的最新生產工藝有關。1957年春天,李嘉誠為了詳細瞭解塑膠花產品先進的生產工藝,選擇親身趕往意大,去進行實地考察。

到了意大利後,李嘉誠在一間小旅社安頓下來後,就迫不及待地去尋訪那家在世界開風氣之先的塑膠公司的地址。經過兩天的奔波,李嘉誠風塵僕僕地來到該公司門口,然後,他一下子停了下來。

李嘉誠知道,任何一個廠家對於新產品的技術都是嚴格保密的。自己也許可以名正言順購買技術專利,但是這樣做的侷限性很大。一來,他的長江廠當時還是小本經營,絕對付不起昂貴的專利費;二來,廠家也不會輕易出售專利。

情急之中,李嘉誠想到一個絕妙的辦法,那就是進入這家工廠工作,向競爭對手偷師學藝。當時,這家公司的塑肢廠因為缺人手,常年招聘工人,李嘉誠前去報名,順利地進入工廠,雖然工作只是在車間打雜,複雜處理一些廢品和垃圾,但這卻正合李嘉誠的心意。在工作期間,李嘉誠可以推著小車在廠區各個車間來回走動,對整個生產流程都能有所觀察。李嘉誠沒有錯過任何機會,上班一邊觀察一邊記在心中,一下班回家,就趕緊將觀察到的東西記錄下來。

李嘉誠:做生意,真正做大做強的人,往往能做好兩件事,無一例外

沒多久,李嘉誠就基本掌握了整個生產流程。不過,屬於保密性質的核心技術環節,他還是無從得知。在深思熟慮後,李嘉誠想到一個好主意,在下班後,他邀請新認識的同事到城裡的中國餐館吃飯,這些同事基本上都是某一工藝環節的技術工人。李嘉誠用流利的英語向他們旁敲側擊,請教有關技術,藉口是自己想要成為技術工。通過這樣的手段,李嘉誠大致上悟出了製作塑膠花產品的技術要領。

幾個月之後,李嘉誠辭職,離開意大利,返回香港,隨身攜帶著幾大箱的塑膠花樣品和一手資料,據此,李嘉誠在香港先人一步研製出最先進的塑膠花產品,一舉填補了市場空白。

按經營的常理說,物以稀為貴,像這種新產品應該賣高價。不過,李嘉誠目光敏銳,認為塑膠花的製作工藝並不複雜,否則,自己也不會只花幾個月時間,就將其掌握在手。所以,長江廠的塑膠花一旦推向市場,用不了多久,就會有大量模仿品上市。在這一前提下,倒不如在佔據明顯優勢時,在第一時間以適中的價格迅速搶佔市場,一舉打出長江廠的知名度。這樣一來,賣得快,產得多,“以銷促產”,比起“居奇為貴”,更能佔據競爭優勢。

果然如李嘉誠所料,長江廠推出塑膠花產品後,以極快的速度佔領了市場,當其他同行快速跟進時,長江廠已確立了優勢、站穩了腳跟,成為消費者的優先選擇。最終,經此一役,李嘉誠的長江塑膠廠由默默無聞的小廠一下子成為蜚聲香港商界的大廠,李嘉誠也成為鼎鼎大名的“塑膠花大王”。

李嘉誠:做生意,真正做大做強的人,往往能做好兩件事,無一例外

李嘉誠的這次成功固然與他獨到的眼光和富有前瞻性的決策分不開,但如果他不是時刻關注競爭對手,如果不是他積極向競爭對手學習,甚至不惜偷師學藝,那很可能就不會有日後的巨大成功。從李嘉誠的這次經歷我們也不難看出,做生意,要想不被打垮、擊敗,要想真正地做大做強,時刻關注競爭對手和向競爭對手學習的確無比重要,一旦做到了這兩點,就不愁生意做不大做不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