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中草药的有机物成分萃取提纯制药,算中药还是西药呢?为什么?

易红青


中草药提取有效成分来用药那些不叫中药,第一中医用药是讲药的性,比如色香味轻重沉浮,这些都是中医用中药的方法,另外还要知道药物在什么地方气候怎么样,观察动物吃的草药来治疗疾病,动物对药物矿物来治疗疾病没有退化,而人类是退化的所以通过观察动物食用药物来观察药性,这是中医长期实践的结果,但中医不但是经验医学还是理论医学,所有的根都在易经中,包括文字一系列文化都离不开易经,中医包括理论和实践的一门强大医学。现在西医找成分学说是西医自己自创的并不是绝对的科学,存在很多问题,中医没有必要跟着西医那套,只有你认知了才能相应做出符合中医药方法来辨别药材的使用。


雷音


中药成分萃取是有的,但无非是工业用途,颗粒剂配方用药,颗粒剂使用有很大局限性。其组方效果不好说,多半是验方使用!就提一个药物:浮小麦,来你给萃取一下?估计有效成分是啥你都搞不清,中药有取性,味,色等不同用药原则,并不是所有药都能确定有效成分的。


网络小说事务局


黄连素也叫盐酸小檗碱,是从黄连、黄柏、三颗针等植物中沉淀浓缩提取出的有效成分,整个过程都是使用的物理方法,是中药。

青蒿素有效成分的提取方法是以萃取原理为基础,主要有乙醚浸提法和溶剂汽油浸提法,提取有效成分是化学反应的过程,是西药。


寻人参果者


把动植物有效成分利用现代科技技术提取出来

单狂使用(非中药药方制剂)严格讲不应该算中医

中药和西药最大最本质的区别就是:

西药是提取高纯度的有效成分使用

中药则是根据中药的偏性纠人体病症之偏

调节人体阴阳、五行(五脏六腑)之相对平衡

察体质、病症、中药的寒凉温热改善人体的内在环境

根据中药药性的升降沉浮调节人体气机之顺畅

根据中药的主要药用特点补充人体必须的营养物质和药用物质

综合考虑后才有中医药方的组成

这才是真正的中医基本架构缺一不可

所以说

利用现代科技技术提取中草药的有效成分单独使用

但他必竞失去了中医疗法的根本

中医使用的中药涵盖了地球上大自然所有的物种

你总不能说我用过的就都是我的别人都不能用

如果用了就必须归功于我吧!

不过现在中医现代化就是利用现代科学技术精炼提取法进行制剂

并且现在的绝大部分中医治病的思路也同西医一样了

头痛医头脚痛医脚

不深研中医医理生理病理和药理

死记硬背死搬硬套前人的经方验方治病

失去了自我

因此

中医历史上80%成名成家的中医大家

都是人过中年后半路自学中医成才的

如果民间中医、自学中医不能在社会上行医

中医最终会走向没落


余贯三大道至简学中医


中医药的发展,不能自已捆住自己手脚。原来的要继承,现代的要探索。把中草药的有机物成份提取,这也应是一个探索方向。可能组合后与原方有变化,这也正常。仍然是中药,本质上没有变化。


黃巍山


肯定会算西药了。就好像我们把猕猴桃里的维生素C提速了,你说这个维生素C片和猕猴桃还有关系吗?他能代表猕猴桃吗?


汉水之滨


回答不了,西医思维估计难太多。就随便说几个简单的。1:甘草,生用效果跟灸甘草药性药理药效完全不一样。2陈皮,制过跟没制过的也不一样。3鸡内金,生粉和熟粉效果不同。4人参,生晒,蒸过,炮制过那个乱来?更不要说几味中药合煎后,直接目前就西医就没辙。发个图给你看看。




云南熊猫宝宝


一般把中草药萃取提纯以后用药叫中成药。

再说了中药和西药的区别并不在这。

按诊疗来说,中医治本,西医治标。

中医治面,西医治点。

中医作用慢,西医效果快

中医的理论基础是整体观念和辨证施治

西医的是精准,靶向施治

中药的定义是以中国传统医药理论指导采集、炮制、制剂统称为中药。也就是说中药就是指在中医理论指导下,用于预防、治疗、诊断疾病并具有康复与保健作用的物质。

我觉得你用的就是中国传统草药,那应该算中药吧[呲牙]


漓江哥哥520


不公不母,非中非西,杂交都算不上[打脸][打脸][打脸]


继承中医精髓


这要具体药物具体分析,得看是否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制剂或使用。例如藿香正气系列中成药中有广藿香和紫苏叶两位芳香药物,在制药时使用的是提取的广藿香油和紫苏叶油,然后再和其他中药一起制成相应剂型,这时候,它还属于中药范畴,还是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使用。再比如银杏叶提取物片(金纳多)有效成分为银杏黄酮苷,它属于进口药品(西药),而银杏叶片(依康宁)有效成分为银杏叶提取物,需要在中医理论下使用,属于中成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