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中草藥的有機物成分萃取提純製藥,算中藥還是西藥呢?為什麼?

易紅青


中草藥提取有效成分來用藥那些不叫中藥,第一中醫用藥是講藥的性,比如色香味輕重沉浮,這些都是中醫用中藥的方法,另外還要知道藥物在什麼地方氣候怎麼樣,觀察動物吃的草藥來治療疾病,動物對藥物礦物來治療疾病沒有退化,而人類是退化的所以通過觀察動物食用藥物來觀察藥性,這是中醫長期實踐的結果,但中醫不但是經驗醫學還是理論醫學,所有的根都在易經中,包括文字一系列文化都離不開易經,中醫包括理論和實踐的一門強大醫學。現在西醫找成分學說是西醫自己自創的並不是絕對的科學,存在很多問題,中醫沒有必要跟著西醫那套,只有你認知了才能相應做出符合中醫藥方法來辨別藥材的使用。


雷音


中藥成分萃取是有的,但無非是工業用途,顆粒劑配方用藥,顆粒劑使用有很大侷限性。其組方效果不好說,多半是驗方使用!就提一個藥物:浮小麥,來你給萃取一下?估計有效成分是啥你都搞不清,中藥有取性,味,色等不同用藥原則,並不是所有藥都能確定有效成分的。


網絡小說事務局


黃連素也叫鹽酸小檗鹼,是從黃連、黃柏、三顆針等植物中沉澱濃縮提取出的有效成分,整個過程都是使用的物理方法,是中藥。

青蒿素有效成分的提取方法是以萃取原理為基礎,主要有乙醚浸提法和溶劑汽油浸提法,提取有效成分是化學反應的過程,是西藥。


尋人參果者


把動植物有效成分利用現代科技技術提取出來

單狂使用(非中藥藥方製劑)嚴格講不應該算中醫

中藥和西藥最大最本質的區別就是:

西藥是提取高純度的有效成分使用

中藥則是根據中藥的偏性糾人體病症之偏

調節人體陰陽、五行(五臟六腑)之相對平衡

察體質、病症、中藥的寒涼溫熱改善人體的內在環境

根據中藥藥性的升降沉浮調節人體氣機之順暢

根據中藥的主要藥用特點補充人體必須的營養物質和藥用物質

綜合考慮後才有中醫藥方的組成

這才是真正的中醫基本架構缺一不可

所以說

利用現代科技技術提取中草藥的有效成分單獨使用

但他必競失去了中醫療法的根本

中醫使用的中藥涵蓋了地球上大自然所有的物種

你總不能說我用過的就都是我的別人都不能用

如果用了就必須歸功於我吧!

不過現在中醫現代化就是利用現代科學技術精煉提取法進行製劑

並且現在的絕大部分中醫治病的思路也同西醫一樣了

頭痛醫頭腳痛醫腳

不深研中醫醫理生理病理和藥理

死記硬背死搬硬套前人的經方驗方治病

失去了自我

因此

中醫歷史上80%成名成家的中醫大家

都是人過中年後半路自學中醫成才的

如果民間中醫、自學中醫不能在社會上行醫

中醫最終會走向沒落


餘貫三大道至簡學中醫


中醫藥的發展,不能自已捆住自己手腳。原來的要繼承,現代的要探索。把中草藥的有機物成份提取,這也應是一個探索方向。可能組合後與原方有變化,這也正常。仍然是中藥,本質上沒有變化。


黃巍山


肯定會算西藥了。就好像我們把獼猴桃裡的維生素C提速了,你說這個維生素C片和獼猴桃還有關係嗎?他能代表獼猴桃嗎?


漢水之濱


回答不了,西醫思維估計難太多。就隨便說幾個簡單的。1:甘草,生用效果跟灸甘草藥性藥理藥效完全不一樣。2陳皮,制過跟沒制過的也不一樣。3雞內金,生粉和熟粉效果不同。4人參,生曬,蒸過,炮製過那個亂來?更不要說幾味中藥合煎後,直接目前就西醫就沒轍。發個圖給你看看。




雲南熊貓寶寶


一般把中草藥萃取提純以後用藥叫中成藥。

再說了中藥和西藥的區別並不在這。

按診療來說,中醫治本,西醫治標。

中醫治面,西醫治點。

中醫作用慢,西醫效果快

中醫的理論基礎是整體觀念和辨證施治

西醫的是精準,靶向施治

中藥的定義是以中國傳統醫藥理論指導採集、炮製、製劑統稱為中藥。也就是說中藥就是指在中醫理論指導下,用於預防、治療、診斷疾病並具有康復與保健作用的物質。

我覺得你用的就是中國傳統草藥,那應該算中藥吧[呲牙]


灕江哥哥520


不公不母,非中非西,雜交都算不上[打臉][打臉][打臉]


繼承中醫精髓


這要具體藥物具體分析,得看是否在中醫藥理論指導下製劑或使用。例如藿香正氣系列中成藥中有廣藿香和紫蘇葉兩位芳香藥物,在製藥時使用的是提取的廣藿香油和紫蘇葉油,然後再和其他中藥一起製成相應劑型,這時候,它還屬於中藥範疇,還是在中醫藥理論指導下使用。再比如銀杏葉提取物片(金納多)有效成分為銀杏黃酮苷,它屬於進口藥品(西藥),而銀杏葉片(依康寧)有效成分為銀杏葉提取物,需要在中醫理論下使用,屬於中成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