線上戲劇《等待戈多》週日直播,疫情時期看感觸更深

受疫情影響,全球劇場與演出行業幾乎全面停擺,當傳統意義的舞臺暫時性缺失,戲劇如何演出?戲劇人該如何表達?由廣州大劇院聯合騰訊視頻藝術頻道,攜手新浪潮戲劇導演王翀,共同推出的首部線上戲劇《等待戈多》公益演出,4月5日、6日20:00在騰訊視頻藝術頻道開啟全網公益直播。

线上戏剧《等待戈多》周日直播,疫情时期看感触更深

該劇將邀請來自武漢、北京、大同等地的演員,挑戰戲劇創作新模式,打破傳統戲劇的空間限制和疫情帶來的地域隔閡和心理隔,為戲劇藝術做出全新的探索與實驗。

疫情時期更易感受“等待”意義

這是全國演出行業復工後推出的首個新制作,力求用藝術重建社會信心,為行業復甦注入有效的“強心劑”。經典荒誕戲劇《等待戈多》從1953年第一次被搬上舞臺至今,始終煥發著持續不斷的生命力,激發著創作者和觀者無盡的想像與討論。導演王翀表示:“戲劇作為一門古老的綜合藝術,也需要不斷地進化,才能適應時代、引領時代、昭示未來。我希望藉此機會回應世界的危機和戲劇藝術的危機。等待戈多,不意味著坐以待斃。疫情時期的特殊感受,讓人們對於‘等待’有了新的理解,這給了線上戲劇《等待戈多》一種根脈與積累。”因此,比起平時在劇場裡看的《等待戈多》,疫情期間在線觀看《等待戈多》,會讓觀眾更容易感受到劇中人物的狀態和情緒和“等待”的意義。

在無法走進劇場的日子裡,很多戲迷會選擇到網上觀看戲劇錄像,以解思念劇場之苦。但王翀認為:“戲劇的錄像並非戲劇本身,而是對戲劇的一種記錄,對戲劇的一種回放。”這也是王翀堅持要做線上戲劇《等待戈多》的理由,。“現場的、即時的作品,才是真正的戲劇。”

人員隔離、劇場關閉,舞臺缺失,讓很多戲劇創作者慨嘆無戲可做。但在王翀看來:“戲劇人的思維不應該還停留在只能發生在劇場裡。”。王翀近年來的作品已經做出了許多對劇場外空間的探索:《茶館2.0》在中學教室裡演出,《我們從何處來,我們是誰,我們向何處去2.0》在公共空間演出,而在移動互聯時代,“空間”的概念更是擴展到了線上空間和虛擬空間。

創作靈感來自視頻會議

做“線上戲劇”的靈感,來自王翀曾經接觸過的多人視頻聊天,那是一場澳大利亞的線上會議,“原本需要圍桌而坐的幾十個人,竟然同時出現在同一個屏幕當中七嘴八舌。”這令他感受到了一種“後現代”的衝擊:人們使用線上技術進行遠距離溝通已成為常態。“對於我們最親近、最應當伴隨身邊的人,我們卻在用視頻交流。”疫情期間,居家隔離的生活更放大了這種“線上媒介”的存在感。這些時代的變化,戳中了戲劇人敏感的神經。

“線上戲劇其實一次性解決了好幾個層次的問題。”,王翀解釋,“首先,這是戲劇自身對當下時代的回應,由線下轉至線上,戲劇完成了進化,加入了數字化社會;再者,線上戲劇解決了備受疫情衝擊的戲劇人‘無戲可做’的問題——戲劇依然鮮活地上演,甚至在武漢上演;最後,落到演出與觀眾本身:演員可以在武漢演戲,三個城市的演員‘同臺’演出,觀眾可以安全看戲,並且看著戲劇隨著時間展開,而非錄像——這些所有美妙的,神奇的層次,其實都是線上戲劇帶來的。”

除了演戲還負責自拍

“從創作、選角到排練、正式演出,整個過程完全在線上進行,沒有線下接觸,這對於傳統戲劇而言,是一次徹頭徹尾的打破與顛覆。主創團隊、演員團隊、製作團隊,橫跨北京、武漢、廣州、大同4個城市聯合作業,很多團隊成員從來沒有見過面,整個項目僅憑線上交流就完成了合作。”王翀介紹,不碰面的製作策劃、不見面的排演交流、不露面的觀眾觀演,這並非常見的網絡直播,而是利用互聯網線上技術進行實時“舞臺調度”,處於不同城市的主創、主演、觀眾跨越空間桎梏,感受戲劇的真實與鮮活,還原戲劇現場感、及時性,開創嶄新的戲劇新模式。

“這個戲的演員必須有巨大的創造力和想象力。”演員李嘉龍、馬卓君、崔永平和李帛陽分別在線上戲劇《等待戈多》中飾演劇中角色。其中李帛陽身處疫情“震中”的武漢,他的加盟別具深意。由於線上戲劇的特性,演員不處於同一個空間,而是來自三座城市:北京、武漢、大同;生活空間成為演出空間,日常的每一個角落,都有可能成為戲中場景。這對演員提出了新的要求——要兼顧處理鏡頭與空間的關係。除了要演戲之外,演員還需要去置景、去調整攝像機位進行自我拍攝……原本由多個工種分擔的職責,現在需要演員在各自的場景中獨立完成。演員更全面地成為了創作主體,在保證戲劇即時性的同時,實現了“舞臺調度”。

線上戲劇《等待戈多》的開創性不僅體現在劇目內容呈現上,同時也體現在製作的方方面面。線上戲劇《等待戈多》製作人、廣州大劇院副總經理梁麗珍說:“整個作品從項目策劃、劇本研讀、演員面試、幕後製作、排練碰撞、到演出呈現,全程都是通過線上協作完成的。”

本劇創作不僅致力於探索疫情期間的藝術可能性,同時開啟了對戲劇本身的思考。在深入探索作品縱向表達之餘,內容製作及項目運作模式也同時突破區域限制及劇場觀眾範圍,延展到互聯網受眾,用最前沿的方式,為觀眾提供一場與戲劇前所未有的對話,希望在戲劇最黯淡的日子裡,共同探索戲劇的未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