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史記》:口為禍福之門,“馮唐易老”是因為不會聊天誤了一生


一、引子

古話說“口是禍福之門”,您留意就明白,福禍兩個字,哪一個都少不了這張嘴。

“馮唐易老,李廣難封”,之所以廣為人知,因為王勃的千古名作《滕王閣序》;更因為對懷才不遇的憤懣與無奈。

馮唐確實是懷才的,但不遇卻是他自己不會聊天惹的禍。

讀史使人明智。品讀馮唐的故事,減少可能的錯誤、增加自己的幸福,一起來吧!

讀《史記》:口為禍福之門,“馮唐易老”是因為不會聊天誤了一生

‘馮唐易老’的主人公馮唐

二、歷史告訴我們

1、握著一把好牌的馮唐

馮唐不是苦逼的草根,是妥妥的握著一把好牌的官三代。

馮唐出生於漢文帝時期的官宦世家,

父親任過代國丞相,爺爺當過趙國將軍,

自小就受到良好家風的薰陶,很有才華,

且為人正直,以孝行聞名於當世。

馮唐的親戚朋友、鄰居都很看好他,認為馮唐將來的前途必定一片光明。

年輕時,馮唐果然不負重望,官拜中郎署長,

也就是統率皇宮侍衛,直接為漢文帝保駕護航。

家庭背景不錯、社會聲譽極好、大量忠粉很鐵,

年紀輕輕就為最高統治者直接服務,

老闆分別是漢文帝、漢景帝、漢武帝,祖孫三代全是頂呱呱的明君英主。

這是多麼得天獨厚的條件啊!

然而,馮唐的職業生涯是這樣的:

文帝時期,“為車騎都尉(五品),主中尉及郡國車士。

景帝時,以唐為楚相,免。

武帝立,求賢良,舉馮唐。唐時年九十餘,不能復為官”。

中國歷史上三位了不起的君主集中出現在他的生命裡,他很長壽,而且有機會,

卻最終成為懷才不遇的代表,短板確實出在溝通。

看一看他和漢文帝聊天的記錄,就知道不會聊天多耽誤事了!


讀《史記》:口為禍福之門,“馮唐易老”是因為不會聊天誤了一生

一代明君漢文帝

2、不會聊天誤了他一生

在最關鍵的中年時期,漢文帝曾遞給馮唐一次橄欖枝。

他特意在中郎署找馮唐拉家常,確實是大利好啊。

君臣之間的寒暄之後,聊及了天下大事,

漢文帝說,他很欣賞趙國的名將李齊。

馮唐接過話,直挺挺地頂回:李齊,哪裡比得上廉頗、李牧,他們才是真正的將才。

漢文帝涵養好,平靜地反問,何以見得呢?

馮唐率真地又道:先祖在趙國時瞭解廉頗、李牧有非凡的才能;家父在代國時熟悉李齊,知道他不過如此,根本比不上廉頗、李牧。

漢文帝見馮唐如此說,因思賢心切,遂激動地拍著大腿大呼:朕恨不能得到廉頗、李牧這樣的大將,不然何患匈奴!

特不會聊天的馮唐又傻傻地槓了過來:陛下,即使得到廉牧、李牧這樣的大將,你也不見得用喲。

漢文帝讓馮唐一席話生生給噎住了,當眾下不了臺,再也掛不住臉面,甩袖子走人!

在尊卑秩序森嚴的封建時代,一個侍衛長面對拿著橄欖枝走進自己辦公室的皇帝,居然如此生猛,萬幸漢文帝脾氣好,不是昏君,儘管當時確實很生氣,但也沒說什麼,更沒有處理馮唐。

面對皇帝尚且如此,跟其他人就可想而知了。

當溝通無法順暢進行時,工作能夠開心、順暢地開展嗎?

此時再看馮唐平淡的職業生涯,您還會感到奇怪嗎?


讀《史記》:口為禍福之門,“馮唐易老”是因為不會聊天誤了一生

孔夫子告訴兒子:“不學禮,無以立”

二、讀史使人明智

1、禮敬別人是在莊嚴自己

孔老夫子教育兒子“不學禮,無以立”。

五經之一的《禮記》,開篇第一句是:“曲禮曰:毋不敬”。

因為禮是人和人之間最好的距離。

對人禮敬,其實是自重、是在莊嚴自己。

人若懂得禮敬,世人自會把他舉過頭頂。


讀《史記》:口為禍福之門,“馮唐易老”是因為不會聊天誤了一生

中華書局版《禮記》

2、澳籍跑步女送的公益課

反之,則是耽誤自己,甚至自取其辱。

澳籍跑步女就是一個不懂禮敬的反面典型:

一是無視規定:本應居家隔離的她,我行我素,外出跑步;

二是不守規矩:本應戴口罩的她,卻拒絕戴口罩;

三是無禮取鬧:面對防疫工作人員的勸阻,情緒激動,拒不配合,大喊“走開”“救命”“騷擾”。

是無禮不敬讓她一錯再錯,自以為是,目中無人,落得個被公司辭退,被限期離境的下場。


讀《史記》:口為禍福之門,“馮唐易老”是因為不會聊天誤了一生

無義無禮 無理取鬧的跑步女

感謝馮唐老先生和明君漢文帝,他們兩位一起為我們演示了“禮敬”。

感謝太史公司馬遷老先生,把馮唐的故事記錄下來,讓千載之後的我們汲取營養。


結語

有才華有志向的人,在有限的生命歷程裡,

要懂得珍惜時間、珍重機會。

為人處世,學會禮敬,

要注重說話的藝術,要講究智慧。

氣量要大,格局要好,定位要準。

若任性放縱,哪怕基礎再厚,條件再好,能力再強,

也會遭遇人生的"滑鐵盧",很難實現預期目標甚或遠大理想。


讀《史記》:口為禍福之門,“馮唐易老”是因為不會聊天誤了一生

以人為鏡子,可以明得失


您有收穫,請分享給親友,大家可以共同受益;

您有建議,請留言給我們,便於推出更多優質原創。


請您多讀好書,分享經典的智慧,感受文化的魅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