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貨成了淘金通道:羅永浩首播三小時破億!薇婭直播賣火箭

昨晚是中國直播界

最"血雨腥風"的一夜

締造了2020年中國電商史上

魔幻的一夜

說到直播

不得不提的還有李佳琦!

不過昨天晚上

李佳琦發微博稱

"今晚不直播"

直播競爭加劇

帶貨成了淘金通道:羅永浩首播三小時破億!薇婭直播賣火箭


羅永浩帶貨首秀:不賺你們的錢

從20:00開始,羅永浩的直播間就一直牢牢霸佔著抖音直播的小時榜,並遠遠甩開第二名。

累計4800萬人圍觀,1.1億銷售額,抖音音浪收入超過360萬元,創下了抖音平臺目前已知的最高帶貨紀錄。


帶貨成了淘金通道:羅永浩首播三小時破億!薇婭直播賣火箭


老羅首秀交出了一份驚人的成績單:50000支小米巨能寫中性筆全部售罄;45000 張奈雪的茶定製100元心意卡已全部售罄;100000盒信良記小龍蝦已全部售罄……


一分鐘回顧羅永浩進軍直播電商全過程:

3月19日,羅永浩在其微博、微信表示,“我決定做電商直播了”,正式宣佈進軍電商。隨後,從抖音的6000萬到阿里的8000萬,關於哪家平臺將簽約羅永浩的爆料輪番刷屏。

3月26日,羅永浩官宣“中國第一代網紅將在抖音示範直播帶貨”,並稱“不賺錢,交個朋友”。

從宣佈進軍電商直播到官宣牽手抖音,再到完成首場帶貨直播,羅永浩用了短短12天。

但在這12天內,這個自稱“中國第一代網紅”的人便成為了各大媒體的頭條人物,熱度持續上升。

十年前,羅永浩曾說“賺到1000萬就退休享受生活去”。於是,他在接下來的十年間,不斷創業,不斷更換賽道,卻又不斷的失敗。

然而,就是這樣一位“連自家錘子手機都賣不出去”的羅永浩,為何還會收到抖音的橄欖枝?


直播賣貨史詩般一夜:

薇婭賣火箭,辛巴徒弟要“幹倒”羅永浩

老羅出手,轟轟烈烈,直播界“一哥”“一姐”似乎也感受到了壓力。

今晚同一時間,網紅“一姐”薇婭也在直播間直播賣火箭,售價4000萬。儘管老羅有直播帶貨首秀這一噱頭,但仍不敵薇婭的熱度,截至今晚9點,羅永浩直播間觀看人數為228萬,薇婭直播間觀看人數為705萬。

帶貨成了淘金通道:羅永浩首播三小時破億!薇婭直播賣火箭

據介紹,此次“上架”的火箭型號是快舟一號甲固體運載火箭,該火箭由湖北企業航天科工火箭技術有限公司研製,是一款成熟的小型固體運載火箭,此前已成功完成8次商業發射。

此外,快手的頭部網紅主播辛有志也有所動作,派出最得意的徒弟應戰。

辛有志在快手上的銷售戰績比起薇婭不遑多讓,旗下還擁有自主品牌“辛有志嚴選”。他最為人熟知的還是2019年的婚禮——特意舉辦了一場“從辛出發”演唱會,耗資近7000萬,邀請到了成龍,王力宏鄧紫棋、周傳雄、迪克牛仔、光良、張柏芝等眾多一線明星,順帶賣貨1.3個億。

面對挑釁,羅永浩在微博中罕見溫柔地回應:中國消費品零售市場一年40萬億,自己和其他幾位帶貨網紅目標人群並沒有什麼交集,“大家好好賣東西,賣好東西就是了”。

2020,第一場狂歡盛宴:

薇婭5小時7000萬,李佳琦27天近10億

這一夜轟動的“三國殺”背後,是直播電商火爆現狀的真實寫照。

作為電商直播的先驅者,淘寶直播於2016年正式上線,2年後,2018年淘寶直播就實現了從百萬到千億的跨越,同比增速近400%。

抖音和快手也在這一年加速佈局。


萬萬沒想到,一場突如其來的疫情,徹底引爆了直播賣貨。數據顯示,2月超100萬人來開淘寶店,新開直播的商家數環比勁增719%,而商家訂單總量平均每週都以20%的速度增長,成交金額比去年翻倍。與之相對應,各行各業都在“搶”直播生意,就連平日裡運籌帷幄的CEO和高管們也下海開始了直播賣貨生涯。

直播賣貨的暴富神話實在太誘人。僅2月5日-3月2日,帶貨一哥李佳琦直播間總銷售額達9.57億元;而與之齊名的薇婭則創下5個小時內幫一家零粉絲新店砍下7000萬銷售額的記錄,光提成就能在杭州買套房。


如今,直播電商儼然一派紅海之勢,帶貨網紅的競爭對手,已經不是另一個帶貨主播了。前淘寶直播運營負責人趙圓圓曾表示,淘寶90%以上的直播都是商家自播,達人只佔到10%,全民直播時代已然到來。

李佳琦,薇婭,辛有志之類不能代表行業的實際難度,這個行業裡面,網紅是最不值錢的,真正的競爭力,都在背後的團隊能力和資源,它需要:

一個非常龐大的團隊,並且要求非常專業。

從招商,到選品,到定價,到活動規劃,到直播,到退貨率管控,到結算,到售後問題,到宣傳PR吸引廠商。直播賣貨是一整套的產品線,直播只是其中之一。

一個成熟的團隊,絕大多數情況下都不依賴主播,而是主播的其它能力。如:薇婭和她老公本身就是頂級運營人才,巔峰時已經財務自由;李佳琦沒做直播之前在當地商場就極為出名,被各大專櫃搶著挖人;辛有志背後有大量的代工廠,快手上很多主播賣的都是他生產的貨等等。

因此,一個能屹立不倒的網紅,背後都是一個更加優秀高效的公司。




▍來源:新聞晨報、新浪財經、Techweb、每日經濟新聞、創業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