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有的日本人會說日本的發源地在雲南?

看猴專區


有的日本人認為自己的祖先來自我國雲南?乍一聽這個說法,大家是不是都覺得是個國際玩笑?

畢竟雲南和日本之間隔著千山萬水,茫茫大海,可以說是八竿子打不著的關係。但實際上這個說法還真的有一點道理。


(古代日本人)

最早提出來日本人起源於雲南的,是個日本的教授,名字叫做鳥越憲三郎。

此人究竟是專家還是“磚家”,我們搞不清楚,但他在1979年時大膽地提出想法,認為日本人來自中國雲南。為了證明自己的猜想,他還進行了實地考察。

不過,考察的對象不是雲南人,而是南下泰國的原雲南少數民族。


(少數民族)

在考察中,鳥越發現這個少數民族的小孩都有胎斑,而日本人也恰好有類似的胎斑。

而且,在西日本九州、本州等地區,許多人的血型為A型,這也和雲南的情況相似。因此,他推斷日本人應當是來自中國雲南的少數民族。

但是,雲南少數民族那麼多,日本人究竟來自哪一支?實在是眾說紛紜。

目前,流行的說法有三種。

第一,“彝族說”,彝族人有個火把節,日本人也有個類似的孟蘭盆節,而且巧就巧在兩者都是同一天。這是不是說明兩族之間有淵源呢?


第二個說法是“哈尼族說”,支持這一說法的人認為,哈尼族與日本人也有很多相似點,比如兩族都崇拜“穀神”,而且視櫻桃樹、櫻桃花為神花;都信仰“萬物有靈”的觀念等等。

最後一種說法就是鳥越教授根據胎斑提出的“傣族說”。 就算是有相似之處,可古代的雲南人是怎麼到日本去的呢?

這就要說到秦始皇時期。據說,始皇帝為了追求長生不老之術,派遣徐福東渡日本,尋找長生不老之術。

徐福帶上了三千童男童女,便一去不回。不少人認為,徐福一行人到達了日本,並且在日本定居了下來,成為日本人的祖先。


(徐福東渡)

而徐福帶去的三千童男童女,幾乎都是雲南地區的人。當時,始皇帝征服了西南地區的少數民族,這些少數民族便獻上了三千童男童女,隨著徐福一同尋找仙藥。

假如這一行人真的到達了日本,那麼日本人的祖先確實可能來自於雲南。

但是,這些說法都沒有有力的證據支撐,只能說是猜測罷了。就連徐福此人是否存在,歷史上都有爭議。也沒有人能證明,徐福確實到達了日本。

況且,早在徐福東渡之前,日本就已經有居民了。光從外在特徵,節日習俗來看,就認為日本人起源於雲南,也太草率了一些。

眾所周知,日本的文化深受中國文化影響,有相似之處也十分正常。 總之,這些“磚家”的話,大家當做笑話來看就好,不必當真。

關於日本人的祖先,一直都有爭議,目前還沒有一個確切的說法,但日本人肯定是多民族混血而成的,而非單一的民族。日本人來自雲南這一說法,是站不住腳的。

歪眼小史工作室


剛日讀史


咱們文化源遠流長,文明起源十分清楚,而一衣帶水的日本卻暈暈乎乎,不知道從哪裡來。

不然真像《古事記》記載,日本祖先是天照大神和大鳥野合的,後來考證大鳥應該是鸕鷀,為了紀念大鳥建的宮殿叫斑鳩宮。

圖為日本法隆寺,建於607年,舊稱斑鳩宮。

我是十分相信此記載的,可日本人不信,滿世界考證,特別是在中國翻地查找,在上個世紀有類學派得出結論,日本人起源於中國雲南,並擺出了種種理由。

首先日本人提出了“照葉樹林文化”,大意是從喜馬拉雅山脈到日本西部屬於亞熱溼潤地帶,都生長著照葉樹林,因此這一帶孕育出的文化,在史前是相同的。

這裡麵包括農耕火種,種植水稻等等生活習性,我們建國後,在雲南地區還有20多個民族還處於原始社會階段,這些後進的民族裡保留了很多所謂照葉樹林文化,日本學者認為有很多要素是相同的。

比如宗教信仰,哈尼族有神樹崇拜,日本也有叢林守護神;拉祜族有刻紋咒符、鬼眼等咒具,日本神社鳥居也有類似的咒具。

哈尼族、拉祜族有鳥崇拜,滄源壁畫上都是鳥,日本前面也說了,起源就是大鳥,日本神社都被稱為鳥居。

農耕,克倫族在播種時,有求雨儀式、殺牲、祭祀、穀神等,日本也有水祭、插秧祭、收穫神嘗祭等;撒尼族有插秧歌,日本廣島至今保留著大花插秧的歌曲。

圖為大批日本人來中國祭祖。

服飾,哈尼族、克倫族等至今還有貫頭衣的穿著,日本的墓葬也有出土類似的貫頭衣;雲南石寨有滇國時期的披肩壁畫,日本至今神祭時也要披肩。

食物,雲南地區很多發酵食物、釀酒、茶、糯品等,這些日本都有典型,發酵豆醬、清酒的釀法相同、雲南日本同有的發酵茶。

圖為2014年,日本一家族赴福州祭祖。

能找出來的相同之處太多,就不一一列舉,反正持日本先祖是雲南人觀點的這類人,認為日本先祖是大陸的鳥越氏,當年攜帶稻種農業文明渡海到達北九州登陸。我想說,滇文化的特性,中華大地都有,倭文化就是受中華文化影響發展的,有類同性不足為奇,也什麼不可思議的。


圖文繪歷史


1979年,日本大阪教育大學人類學名譽教授鳥越憲三郎最早發表新說:“日本人的發源地在中國雲南省”。

1982年,鳥越憲三郎與佐佐木高明、渡部忠世等一批日本學者,再次深入滇南的西雙版納密林中,進行實地社會考察。

1984年2月23日,鳥越憲三郎宣佈研究結果,初步將日本的發源地界定在雲南的彝族、哈尼族、傣族地區。主要有以下三大理由:

  • 理由一:雲南西雙版納地區傣族的嬰兒臀部有青色胎斑,而很多日本人也有這一痕跡;

  • 理由二:雲南石林、楚雄等地彝族每年過“火把節”的形式,同日本的“孟蘭盆節”相似,並且日本紀伊半島的神戶、京都、大阪及奈良等地區,在同一天也舉行“火把節”;

  • 理由三:日本人崇拜的“天照大神”和哈尼族崇拜的“阿匹梅煙”都是女性,而且都有植物信仰崇拜,即:日本人崇拜“穀神”,並奉櫻花為國花;哈尼族同樣也崇拜“穀神”,並視櫻桃樹、櫻桃花為神花。

但是,在日本業界還有一種說法,大和民族究竟形成於何時,來自何方?只存在於渺茫的史詩和紛紜的傳說中,而真正的面紗卻是至今未曾打開。

顯然,關於日本人說的日本的發源地在雲南的說法,是值得商榷的。

一是關於傣族“嬰兒臀部有青色胎斑”這一人體特徵的說法存疑。

因為,若以人體特徵而論,日本專家曾有過這樣的研究結果:日本35%的祖先為印度安達曼人,俗稱“矮黑人”,都有“D2”基因,為歐亞大陸最早原住民之一;35%祖先為生活在中國東北的扶余部落(原本為炎帝部落的一支);20%祖先為典型華夏漢人。

相對而言,關於日本人說的日本的發源地在雲南的說法,似乎還不如上面的結論更有說服力。

二是關於日本“孟蘭盆節”與彝族“火把節”的習俗相似的說法存疑。

因為,中國除了彝族有“火把節”習俗外,還有白族、納西族、基諾族、拉祜族、普米族、哈尼族等少數民族,都對“火把節”有著深厚的民俗文化內涵。因此,“火把節”又被稱為“東方的狂歡節”。

若按照鳥越憲三郎等人的說法,似乎以上這些少數民族都與日本人的發源存在一定的淵源。

三是關於日本人和哈尼族人都有“植物信仰崇拜”的習俗說法存疑。

因為,在中國的廈門、山西民間等地區,也有植物崇拜,如:廈門人崇拜榕樹公和樟樹公等,山西民間信仰老樹上的“引魂幡”等。

同時,在中國的景頗族、佤族等少數民族中也存在植物崇拜,如:不準驚走“谷魂”的許多禁忌都是這種信仰的表現。

此外,動植物崇拜還是古埃及和宗教的重要內容。

難道說,這些地方的人都和日本的發源地有一定的淵源嗎?

因此,關於日本人說日本的發源地在雲南的說法,是存疑的。今後,還需在不斷的研究與求證中,來尋求更有說服力的證據。不過,有些日本人這種將我們從北到南全面研究的精神,卻又容易讓人多心。


祥子談歷史


日本確實源自於雲南地區。


看上圖:約6.5萬年前,一批智人走出非洲。一支穿過中東印度到達中國西南,下圖中黃色部分。約5萬年前,此支智人各自發展:

中原祖先這一支向北去分佈各地,再分解為四部,一是華夏族,二是古羌(包括藏族、羌族,與華夏族約1.5萬年前分離),三是匈奴、東胡等部,也就是鮮卑、契丹、蒙古、女真等部(約1.8萬年前分離)。四是向西北最終到達北歐的芬蘭人(約1.3萬年前)。

南下這一支,又分為兩部分,一支向東,最終形成古越人。二是向南沿著中南半島,去向兩個地方,一是印尼等東南亞地區,一是向北沿著菲律賓、臺灣去向日本。


這一支大約1.6萬年前到達日本,就是所謂日本的繩文人,包涵一些黑人血統,在5000年之前的日本佔據統治地位。

今日日本人中,繩文人整體基因超過10%,和族不足10%,阿依努人超過70%,琉球人則超過30%。



🍒日本人口主體彌生人

約5000年前至1500年前逐步遷移日本,今日數據分析他們應是朝鮮後裔。朝鮮人是東胡部落與殷商後裔,混合周邊形成的。這些人遷移日本,因具備更強的經濟科技水平,擊敗繩文人成為統治民族。

自秦至清代,始終有部分漢族人或者自遼東朝鮮,或者自臺灣琉球去向日本。也因此,現代日本人中,九州地區具備不同程度的中國血統超過40%,但日本整體則約12~15%。


所以,從日本人基因主體的三部分來說,都能追溯至5萬年前的雲南地區。


四川達州


中國有一個少數民族崇拜太陽,認為太陽是萬物之靈,這就是哈尼族。而日本的國旗就是一個太陽,這其中有什麼千絲萬縷的聯繫呢?

哈尼族

哈尼族,民族語言為哈尼語,屬漢藏語系藏緬語族彝語支,主要分佈於中國雲南元江和瀾滄江之間,聚居於紅河、江城、墨江及新平、鎮沅等縣,和泰國、緬甸、老撾、越南的北部山區。據第六次人口普查(2010年)顯示,中國境內的哈尼族總人口數為1660932人。

而其中雲南墨江是全國唯一的哈尼族自治縣,即使在今天,仍然傳承了眾多的傳統民族風俗文化。例如一年一度的哈尼太陽節,屆時,數以萬計的墨江族人會走上街頭進行“抹黑臉”的文化活動,代表一種對對方的祝福,類似於傣族的潑水節。

除此以外,哈尼族人對“火”的崇拜也是一種文化傳承。每年夏至節時,太陽如約而至來到位於北迴歸線的墨江上空,哈尼族認為這是太陽神的眷顧,於是舉辦隆重的夏至節活動,進行聖火傳遞儀式,並圍著聖火點燃的篝火載歌載舞。

請記住這個“太陽+火”的崇拜,就是這兩點讓一個日本人類起源專家對哈尼族人感興趣,從而來到中國雲南地區,發現了一個有意思的關聯:日本的祖先可能源於中國雲南地區。

鳥越憲三郎

鳥越憲三郎是日本大阪教育大學的人類起源專家,作為一直從事研究日本人起源的教授,鳥越憲三郎曾親赴中國和東南亞等國,試圖尋找日本人起源的佐證。

但目前,他最為出名的論調就是日本和中國雲南可能存在著種族起源的聯繫。他來到中國雲南地區發現了三件事:

1、哈尼族人崇拜太陽:而日本人很多地區對太陽神的崇拜不亞於哈尼族人;

2、哈尼族人崇拜火:而日本有一些地方也會在同一天舉行火把節;

3、哈尼族人身上存在特殊的胎斑:這些胎斑主要來自於嬰兒的臀部,隨著年齡的增長會消失或者變淡,而日本九州島中這種現象也非常普遍。

鳥越憲三郎語出驚人的認為中國雲南的部分族人可能是日本人的祖先,可是並不被人所看重,這三點“相似”的特點,在很多地方也都以各種形式存在著,而太陽神在中國神話或者西方神話中都有涉及。對於火的崇拜幾乎是任何一個人類種族起源所必經的歷程,畢竟使用火是人類真正走向文明的第一步。

人類文明往死了算不過數千年,而數千年之前的亞洲板塊變化不大,而日本作為一個孤島,獨立在海中間,自己產生文化的概率不大,這是世人都認可的。而日本地圖南北狹長,北從朝鮮,南從江蘇,而朝鮮入倭是最近也最保險的一條路,因此很多人認為徐福東渡是經由此處入日本。

因此雲南是日本人的祖先,這其中變數太多,令人難以信服。不過日本經過科學證明,論證了現代日本人傳承了繩文人10%的DNA。

其實可以說,日本文化是源於中國文化,而潑水節、火把節、民族圖騰等都屬於文化範疇,可以說是同文。至於說到日本人的起源,則可能源於上萬年或上幾萬年的種族遷移,就不好定論了。不能粗暴的說日本人的發源地在中國雲南。


史味人生


日本人的發源地在何處?這個問題一直困擾著日本學界,在浩瀚的歷史長河中早已難尋真跡。但不可否認的是,日本先民是在某個歷史期由島外遷移而來。

長期以來,關於日本人起源問題,學界一直是眾說紛紜。但不論哪方觀點,都有一個共通點,那就是跟我國都有千絲萬縷之聯繫,甚至有人當課題來研究。

關於“徐福東渡”的故事,很多人都耳熟能詳。日本有不少關於徐福的文獻記載和文化遺蹟,每年也有紀念活動。但徐福是否真正渡到日本,還有待考證。

關於日本人的祖先來源,還有一種板塊移動學說。學界有人提出,日本列島曾和我國陸地相連,在未分離之前,中原人可能通過狩獵活動遷徙到日本列島。

這種說法只是一個猜測,目前並沒有相關證據來支持。在眾多的日本人起源說法中,最為流行的是日本教授提出的“日本人發源地在中國雲南省”的說法。

在41年前的1979年,日本大阪教育大學的人類學教授鳥越憲三郎,提出了一個大膽的假說,他認為日本列島興起於中國雲南,這一假說風靡整個八十年代。

為驗證鳥越教授的說法,一批日本學者在三年後來到滇南進行考察,這裡面就包括假說的提出者鳥越本人。這批學者從西雙版納一直考察到泰國山嶽地帶。

兩年後的1984年,鳥越對外宣佈了他的考察成果。他發現這一地區的所有嬰兒臀部都長有胎斑,這與日本人在體質上有共通性,這被算作假說的一個旁證。

在之後的幾年,鳥越多次帶領學者考察雲南。日本電視臺拍攝的日本人起源紀錄片,將日本人起源於雲南的假說推向高潮。我國學者也對此產生濃厚興趣。

到了20世紀80年代末,鳥越的假說被演繹出彝族、哈尼族、傣族之說。

那麼,這些說法都有哪些依據?

首先看雲南“彝族說”,據鳥越等人實地考證,雲南石林一帶彝族支系撒尼人的“火把節”,與日本紀伊半島“孟蘭盆節”很相似,都在同天大規模舉行。

紀伊半島是我國傳統文化最為集中的地方,據說這些文化都是從長江沿岸傳到日本的九州島,再經本州到達紀伊半島。其它的還有賽龍舟和打鞦韆等習俗。

除此之外,就是從羌戎民族的悠久歷史方面來論證,都與日本沒有直接的聯繫。這一假說的主要旁證就是“火把節”,但從證據角度來講,還是有些單薄。

其次看雲南“哈尼族說”,這個假說是日本學者最先提出的,也是流傳最廣的。其最主要的證據,就是哈尼族與日本民族都崇信“萬物有靈”的古老觀念。

日本人崇信“日神”,哈尼族人崇信“阿匹梅煙”,也就是日神。另外,兩個民族都崇拜生養之神“穀神”。櫻花為日本國花,而櫻桃紅則為哈尼族神花。

還有,哈尼族將龍樹奉為神聖,每年還要舉行“祭龍”活動。龍樹其實就是我們熟知的大葉萬年青,是一種落葉喬木。而日本每年也有類似的祭花樹活動。

與“彝族說”一樣,相類似的原始信仰,也很難構成假說的有力證據,只能說是存在某種相似性,把這些類似的文化說成是起源證據,多少有些牽強附會。

最後再看雲南“傣族說”,這個假說是鳥越等人根據史料記載及文化習俗提出的。其主要證據就是前文中曾提到的“胎斑”,這種青色胎斑被稱為雲南斑。

如果僅從胎斑顏色來論證,很難讓人信服。於是鳥越引入了血型說,他認為日本很多人是A血型,與雲南和泰國的傣族人血型相同,這也是蒙古人種特性。

另外,鳥越還發現日本存在西雙版納傣族的建築樣式,而日本平安時代的倒插門婚俗也與西雙版納的婚俗有類似之處。這些都被鳥越認為是假說旁證之一。

眾觀這三種說法,很難找到一錘定音的證據。日本學者列舉的這些“證據”,以現今的眼光來看,可能只是一些巧合而已,將其說成“證據”還比較牽強。

也有人認為,鳥越深陷一國民宿中而不能自拔,其出發點並非是尋找民族起源,而是在研究文化現象。鳥越的假說一度受人追捧,但也遭到不少學者質疑。

那麼,日本人到底起源於何處?從基因學說來講,日本人祖先的基因呈多元化之態,但大部分都是O/D型染色體。而這兩種染色體主要是繩文人和彌生人。

日本人通過對繩文人的基因研究,得出繩文人的身高和麵部特徵,最終推測出繩文人與中原人存在某些淵源,但並不能因此得出日本人就起源於中國雲南。

總之,關於日本人的起源問題,目前並沒有定論。“日本人發源於中國雲南”之說,目前來看只能是日本學者的一種假說,是否如此,還有待於科學論證。


野史也是史


這一看就是國內網民的意淫。

日本人怎麼可能會說這種話?

事實上,按照科學論斷,全世界人類都起源於非洲,可你見有幾個中國網民親口承認過這個科學事實?

日本人承認的祖先是:繩文人(Jomon)和彌生人(Yayoi),他們都和雲南沒有半毛錢關係。

繩文人:

在公元前16000年左右,從東南亞遷徙到日本的古人類。

由於這批移民非常擅長製作繩文圖案的陶器,所以被後代的考古學家稱作繩文人。

彌生人:

來自於東北亞,時間上要比繩文人晚很多。他們是在距今3000年前,通過朝鮮半島渡海來到了日本列島。


下面這張地圖,就是繩文人、彌生人的遷徙路徑。很明顯,都和題目所謂的雲南沒有關係。

按照日本科學家的研究:繩文人和彌生人這兩個移民集團,通過互相融合的方式,形成了現代的日本民族。

換言之,不要隨便去意淫人家是中國人的後代。

當然,還有一種說法是日本人是徐福的後代,但這種說法同樣是後人編造的,沒有絲毫根據。

徐福是秦始皇時代的人,秦始皇的生卒年為公元前259年-前210年,距今有2200年左右,這個時候日本列島早就有人類活動的跡象了。

更何況,沒有任何證據證明:徐福曾經到過日本。

總而言之,日本人的來歷是很明確的。


HuiNanHistory


【文 / 楚南青史君】

日本人發源地可能是中國雲南的這個觀點是日本學者鳥越憲三郎,在上世紀70年代末提出。觀點一經提出,立馬讓日本學界沸騰了起來,大批日本學者前往雲南實地考察。隨著時間的推移,這種觀點逐漸冷門下來。畢竟,在日本這個有濃厚地域神話故事的過渡,一般性的觀點有沒有直接 的證據,很難直接被日本國民接受。

這種觀點的直擊我國雲南少數民族彝族、哈尼族、傣族等。其歷史淵源就是秦始皇派遣徐福東渡扶桑,求取長生不老之仙藥。徐福一行人攜500童男童女,跋涉重洋,一去不歸。

關於日本人與徐福帶領的500童男童女有何關係,尚未考證。但是現如今的日本民間卻有很多習俗與彝族、哈尼族、傣族相似。

比如日本的“盂蘭盆節”(鬼節)中尚火的精神就與彝族的火把節很有淵源。

在日本的神話故事中,太陽女神充當著中國“神農”的作用,帶給人們糧食。太陽女神交給日本人民的糧食為稻穀,而中國雲南哈尼族也將稻穀作為有靈魂的作物,用來拜祭。

不論是一時的心血來潮,還是長年累月的科學考察,雲南或是日本人起源的說法確實存在過。正所謂“存在即合理”。這些有待考證的歷史事件應該交還給史學家與考古學家,而不是由筆者在這裡猜度。

其實,不僅僅是日本,東亞幾國都在很長一段時間內覆蓋在中華文明圈內,其中不免有很多習俗相近。鳥越憲三郎是捕風捉影還是證據確鑿,現已無法得知,不過看這議題無疾而終,估計是沒有得到準確的答案。

關於日本的祖先,現在最權威的解釋為“土生土長”。日本人歷史大約可以追溯到3萬年前至10萬年前。隨著氏族部落興起,公社的逐漸形成,公元前12000年左右,日本進入沖繩文明時期。公元前660年,神武天皇建立日本國,日本國家制度正式形成。

在日本彌生時代(前300年-公元250年),日本湧入大量“渡來人”,“渡來人”就是對朝鮮、中國等亞洲大陸移民的稱呼。他們為日本帶去了先進的生產技術,如製陶、鍛鐵、紡織等,加速了日本生產力發展。此時正好對應著中國戰國末期到秦朝時期,東渡扶桑的徐福很可能就是“渡來人”中的一支。

結束語:總而言之,現如今沒有任何證據可以直接證明中國雲南就是日本人的發祥地,但是不可否認的是,中華文明已經深深的滲入日本人的骨子中。


楚南青史君


對於這個問題我可能有一點點發言權,鄙人老家就在雲南,我們那裡恰好是哈尼族自治州,小時候曾聽到過日本人來源於哈尼族的玩笑話,我不會講哈尼語,但哈尼語的一些發音聽上去還真的和日語有點相似。

“日本人發源於雲南”這個關點還真不是中國人講的,是他們自己提出的,而且,很多日本人還非常積極地從地理、歷史、民族學等多個方面進行探討和論證,大家可以來評評看他們說的是否有道理:


一、照葉樹林文化論

日本民族學者佐佐木高明提出:從喜馬拉雅山脈南麓經雲南、江南直到日本西部,這一帶為東亞暖溫帶,也稱為照葉樹林帶,這一地區的文化也因此被稱為“照葉樹林文化”。

這一地區居住的人具有很多文化習俗上的共同點,比如用水漂法除去野生薯類的澀味,茶葉加工、製作漆器,釀造豆醬、豆豉等,甚至上古神話,包括洪水神話上都很相似。


佐佐木還指出,雲南及周邊地區,應該是整個文化中心的發源地,這片地區西起阿薩姆東至湖南,成半月形,從而佐佐木又提出了東亞半月弧的概念。


二、稻作起源說

日本的渡部忠世在《稻米之路》裡指出雲南南部是亞洲稻作文化的起源地之一,並且在公元前7、8世紀,自西向東傳到日本(對此,佐佐木高明也表示認同)。

渡部曾到西雙版納進行田野調查,他發現一個叫罕帕寨的哈尼族村裡有一種“且谷”,經分析後認為它是印度種與日本種的中間種,從而為其稻作起源說提供了進一步支持。


持有此觀點的日本學者,甚至說到雲南考察時,會產生一種回到故鄉的親切感。


三、民族起源說

日本的鳥越憲三郎以及森田勇造等人認為:倭人原住在江南,而江南人從雲南遷徙而來,如此,雲南即為倭人的故鄉及文化起源地。


森田還對景洪進行考察,從其風俗、飲食等方面比較後,得出結論:

“具有古代日本全部物質文化的地方就是雲南,景洪確實像是倭人的故鄉。”


另外,他們還對比了雲南與日本古代的稻作方式以及幹欄式歇山建築,發現兩者有著極大的相似性;並且提出,古滇國的“滇王之印”與“漢委倭奴國王”的金印一樣,印鈕完全一致,都為蛇鈕,所以,他們認為,當時中原王朝是把倭人與滇人當作相同或相似的民族看待的。

此外,石寨山出土的貯貝器中,有一群婦女的裝扮與倭人服飾非常相似,所以鳥越憲等人認為滇人與倭人必定有某種聯繫。


綜上就是日本人認為自己起源於雲南的主要原因。他們各自論證的出發點不同,卻殊途同歸,由於篇幅有限,不能一一列舉,但據統計,日本學者共統計出雲南與日本文化習俗等方面共7大類23項的相似之處。


雖然也有不少問題與不足,但也能自圓其說,也許,在一定程度上是真的呢?畢竟,從地理學角度來看,日本作為一個孤島,最早的人類應該是從亞洲大陸遷徙過去的,其中一部分來自雲南也說不定。


阿中說文史


說出來,你可能不信,雲南麗江附近的彝族人,天生能聽懂部分日語詞彙,也能理解意思,因為日語中的一些詞彙的發音居然和彝族話的發音相似。而且日語主次詞序和彝話的排序相似。更有考證說當初秦始皇派遣的尋藥的童男女是從剛被秦朝征服的雲南部落中徵調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